「小時候怎麼不教我」,遇到問題,不要責備父母,學會對自己負責

2020-01-09   夜不能寐的阿狸

隨著心理學的發展,我們常常被告知,所有問題的根源都在童年時代。當某些事情對我們不利時,我們第一件事就是責怪父母:「母親不喜歡我」,「父親從不對我說話」。責備父母很容易,因為這消除了我們的責任。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難道不應該寬恕並開始為我們自己的生活負責嗎?

無人可責

如果您的父母沒有按照您想要的方式愛您,那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愛您。

任何一個家庭,在父母的一生中都會為兒女提供所需的一切:最好的學校,衣服,生病的照顧,家,旅行等。兒女們希望父母有時會擁抱他們,說她愛他們。

但我們的父母認為,桌上的餅乾比親吻和擁抱更重要,給孩子提供教育和家比和孩子心誠交談更重要。

我們需要理解他們,因為他們為自己的一生而奮鬥,並希望給兒女最好的生活,所以他們不是很情緒化嗎?有可能了解想要溫暖的孩子嗎?我們不能責怪任何人,每個人都喜歡按自己所知道的方式行事,就像他們被教導過的一樣。

我們的父母也有父母

我們來看看這個故事,女孩吳霞一生都為她的母親生氣,認為從小媽媽很少抱自己,媽媽不愛自己。

後來,當媽媽過世時,吳霞找到了媽媽的日記。日記中寫道,她的母親,吳霞的祖母,向她灌輸了養育孩子的以下規則:「白天不要抱孩子,否則他們不會長大。只在晚上擁抱他們,以免寵壞他們。」

媽媽寫了晚上如何擁抱吳霞,以免寵壞他,只有這樣,她才不會變得喜怒無常。

我們的父母並不完美,他們的父母並不完美,每個人都可能錯了,這是正常的。

父母總是沉迷於自己的孩子

我一生都超重,直到25歲,我對母親一直感到非常生氣,因為她「沒有控制我的體重」。當我來找她說:「媽媽,我很生氣!我因為你而發胖!」媽媽的回答讓我很震驚:「我從沒認為你很胖。」難道她沒看到我胖成什麼樣了嗎?

然後,我甚至讀了一份研究報告,父母經常對孩子沉迷,以至於他們沒有注意到自己孩子的缺點,在他們心目中自己孩子什麼都是好的。

您的父母可能會因為他們甚至不知道的事情而引起您生氣。

我們可以重新學習

大約在同一時間,我歇斯底里地告訴我母親所有受害者的口號:「你毀了我的一生!」 她說了一個絕妙的話:「在我18歲那年,我對你祖母說過同樣的話:「我不喜歡你養育我的方式!」,母親接著說:「你已經成年了。如果您不喜歡我的撫養方式,你可以重新學習!」

突然我意識到:「我今年25歲,我是成年人。自從我本人能夠控制吃什麼和何時吃東西已有10年了。這十年來,把責任都推給了媽媽。」

因此,如果您超過15歲,那麼您已經是成年人了,您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而且,如果您對育兒有任何投訴,我只能告訴您一件事:「如果您不喜歡某事,請重新學習。」

我們只考慮自己

人們常說孩子們愛每個人,這是謊言。我們必須承認:孩子情緒容易低落,自私,他們不在乎別人想要什麼,他們只知道自己要什麼。

大自然確保我們在生命的最初幾年就愛它們,而且,許多成長中的孩子繼續處於寄生狀態,認為自己的要求被父母冒犯。但是請考慮一下:到目前為止,是否應該有人對您負責?

我們選擇「傷害」自己的方式

有一個這樣的故事,兩個兄弟的父母都是酗酒者,成年後,一個兄弟最終成為了酒鬼,而另一個變得非常成功。當他們倆都被問到為什麼生活如此時,第一個人說:「我別無選擇,我的父母是酒鬼,我一生中只看到這種情況。」 第二個人說:「我別無選擇,我一生中只看到這樣的情況,我不想這樣。」

結果產生於您如何選擇,要麼抱怨我們的一生,要麼由於痛苦而沒有取得任何成就,要麼將最大的痛苦變成最大的勝利。

父母也是受害者

一個窮人應該得到什麼?可憐和同情心。如果您認為父母不好,很可能他們是非常不快樂的人,這很容易驗證。

當您感到非常難過時,您對一切都不滿意,在您看來您不愛任何人;當您心中有幸福時,您會:享受生活,對親人專心,準備發散愛心。

如果您的父母表現不好,這很可能意味著他們經歷了非常殘酷的事件,而您對此一無所知。在這種情況下,您只需要憐憫他們並原諒。

我的朋友總是指責他母親情緒低落,而且他認為正因為如此,他在女性方面遇到了問題。事實證明,母親在童年時代就受到過虐待。

您不知道您的父母經歷了什麼,而且,如果您的母親「不喜歡您」,那僅意味著她的童年時光要糟得多。

如果你還活著,那麼有人會照顧你

我們都知道自然界的一個事實:大多數動物都會很快停止喂食幼崽,並把他們釋放到大自然中。

一個孩子需要多少錢來學習如何獨立生活?一個小孩子可能在每個步驟中都會死亡:由於營養不良,脫水,燒傷,摔倒……在開始的幾年裡,小孩子應該被照顧!

如果您還活著,那就意味著您已經得到照顧。而且,他們關懷了很長時間。您現在還活著,這就是事實。而您繼續想到的有關母親或父親,或者您如何受到冒犯的一切,只是您的故事。

怨恨是不成熟的標誌

最近,我在一次商務會議上,一個人說:「我不與父親溝通,我們已經十年沒有交流了,他做了男人不該做的事。」

這個人給我提供了一個與自我發展有關的聯合項目,這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我不會與不成熟的人一起進行聯合項目。

如果一個人具有長期和嚴重的進攻能力,則表明他還不成熟。一個快樂成熟的人不應該有怨恨的機制。

「總是問自己一個問題,這種思想/經驗有多有效?」 讓我們從實際的角度來處理怨恨問題。「假設您被父母冒犯了。這個怨恨策略在您的生活中有多有效?它會帶給您幸福,榮耀,成就感,成功嗎?你能通過這種怨恨貨幣化嗎?還是您以侮辱為由不採取任何行動?」

您可能在小時候就已經有一些經驗,您在父母的養育方式下成長,您無法改變那個環境,但是只有您選擇如何解釋它以及要在其上貼上哪個標籤:「加」或「減」。也許我們每個人都確實需要離開父母,如果我們不喜歡某些東西,請不要再責怪父母,請開始再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