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違法徵收想要維權,你會嗎?
征地拆遷過程中,老百姓不願意拆遷時,會說「房子是我的,我說了算」,或是「敢硬來,我就告狀」,一般這個時候徵收方會有人講愛去哪裡告告吧,我非拆不可。不同的人會選擇不同的維權方式,到底哪種維權方式更靠譜?今天小編給您分析一下不同維權方式的優劣。
一、不情願的接受徵收方提供的補償方案
在征地拆遷中有很多人要麼不願意拆遷,要麼對政府給出的補償方案不滿意。而即使是這樣,他們也會選擇默默接受,小編認為他們可能是考慮到對方是觀念,自己是民,民鬥不過官;也可能是考慮到維權過程很麻煩,所以不情願的接受了補償方案。
針對這種維權方式,小編想說的是當您對補償方案不滿意時,一定不要委曲求全的簽訂補償協議。小編遇到很多被徵收人簽訂協議後找到小編問補償不合理怎麼辦?這時候小編只能遺憾的告訴他們律師也回天乏術。因此,小編再次提醒您,補償很不合理時不要簽訂協議,有些人一輩子就那麼一套房,拆遷了卻得不到合理的補償,拆遷以後生活會陷入困難。為了讓自己生活的更好,維權不要害怕繁瑣,美好生活是努力創造出來的,不是等來的。
二、「釘子戶」
與默默接受的人相比,有一個群體與他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群人的手段很是強烈,有時還會以命相博,他們當中有的人應為態度強烈取得了較好的結果,有的卻真的釘在了那裡,房子也不適合居住了,錢也沒拿到。
針對此種方式,小編提醒廣大被徵收人您要明確自己維權的目的。針對不同的目的採取不同的手段和方式,但無論何時都不要採取暴力的方式,否則造成自己傷亡或是他人身體受到傷害會引發新的糾紛。
三、找記者
有些人認為民鬥不過官,也沒錢打官司,所以想著找記者曝光。不可否認,新聞媒體對於某些事件的解決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關於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媒體不一定能夠起到想像中的作用,原因主要是:(1)不是所有徵地拆遷都能夠引起媒體的關注;(20有些新聞會被壓下去,難以發不出去。
因此不可否認媒體曝光方式可能發揮的作用,但是最終結果具有不確定性。
三、信訪
「信訪」是更常見的一種維權手段。被徵收人認為信訪成本低、效率高。不可否認信訪確實能夠解決一些問題,但是信訪與媒體曝光一樣,結果具有不確定性,而且信訪會延誤法律程序的啟動,錯過維權的最佳時機。小編就遇到過這樣的被徵收人,一直在上訪,最後上訪的結果是被告知找律師走司法程序,找到小編時訴訟時效已過。
四、複議或訴訟
近年來,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加強,越來越多的被徵收人選擇法律途徑。很多人也通過走法律程序獲得了較好的補償。啟動法律程序的也有最後敗訴,沒有爭取到更好補償的,但是絕大多數人一旦啟動了法律程序都能爭取到一個不錯的結果。
針對這種方式,被徵收人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如果您想要爭取更好的補償,能夠負擔的起請律師,願意承擔訴訟風險的,法律程序是最佳選擇。
以上是征地拆遷中常見的維權手段,被徵收人可以自己權衡選擇哪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