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熱搜上有這麼一條,讓人感慨萬千。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想對這位微博主說,你還是太嫩了,有了娃之後,你不僅不用設置鬧鐘,你會比鬧鐘還準時。這項本領從娃出生開始,你就已經在培養了。
我家老大幾個月大時,特別難帶,每天晚上都要隔兩個小時醒一次,就像鬧鐘一樣,準時哭鬧。我從開始的睜不開眼,被娃的哭聲叫不醒,到後來不等娃哭,肯定會在娃哭之前兩三分鐘醒來。
再看我老公,娃哭聲多大,他的鼾聲就有多大。有好幾次我用腳將他踹醒,他都翻個身,哼一聲,繼續睡。第二天,我向他抱怨,他把昨晚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反過來怪我怎麼不叫醒他,哎!叫醒你有時比哄孩子睡還難啊!
回想一下這麼多年,我唯一一次睡得比較沉,還把我媽嚇壞了。那是在醫院生二寶,我剛生完二寶一天,我躺在病床上睡著了,二寶哭了,聲音很大,我卻沒有醒,媽媽上前來叫我,讓我給二寶喂奶,怎麼叫都叫不醒,把我媽急壞了,使勁搖晃我,我感覺到傷口疼,才醒過來,她說要是再不醒,就找醫生了,嚇我媽一身汗。
那麼,為什麼媽媽不論多麼累,睡得多麼沉,孩子一哭往往都會立馬醒來呢,再看孩子爹,不管地動天搖,我都睡得香甜呢?英國一項研究表明,嬰兒哭聲對成人來說是一種特殊的刺激,能夠提升成人的反應能力(我嚴重懷疑男人成熟得晚)。很多人聽到嬰兒啼哭就會驟然緊張,甚至心率和血壓都會出現波動,尤其是孩子的媽媽,表現的更甚,大概這就是母子連心吧。
研究人員還解釋說,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人們出於照料後代的需要,大腦和身體自然進化出了對嬰兒哭聲有特殊反應的機制。
對於這一點我深信不疑。生了娃之後,我感覺晚上睡覺都是在半睡半醒之間,孩子躺在我身邊,稍微動一下,我大腦立馬醒過來,不用睜開眼,就能準確無誤地給孩子蓋好被子。半夜娃說夢話,喊「媽媽」,我也會立馬醒來,就連老大不和我一個房間睡,我都知道他說了什麼夢話。
有了娃之後,就徹底跟「自然醒」說再見吧,10年沒體會過什麼是自然醒了,時刻有一種枕戈待敵之感,隨時都準備應對娃的各種突髮狀況。
現在我家兩娃,一個讀小學,一個讀幼兒園,經過十年的打磨,我的生物鐘準確程度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不管晚上睡多晚,第二天早晨6:00準時醒來。說來也奇怪,到了周末,我一般要晚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才能醒來。
總之,當媽之後總感覺有一根弦繃著,凡事都圍著孩子轉,學會了爭分奪秒,見縫插針,統籌能力大大提高,啥時候起床,啥時候送娃上學,啥時候買菜,啥時候做飯,啥時候接娃放學,都安排得妥妥的。
寶媽們,你們是這樣嗎?有沒有同款媽媽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npr1nYBF7MU6wDExlS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