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到臘八了,孩子們又能喝到美味的臘八粥了,臘八是進入臘月的第一個節日,別光忙著讓娃喝臘八粥,這些與臘八有關的知識,快來和娃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第一題:臘八節與哪個宗教有關 ( )
A 道教 B 佛教
答案:B
解析:相傳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曾經修苦行多年,導致形體消瘦,餓得頭暈目眩,站不起來。後來,他接受一名牧女供養的乳糜,食用後體力得以恢復,於是就端坐在菩提樹下沉思坐禪,終於在十二月初八這天成道,為了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便在十二月初八這天舉行法會,稱為成道會、成道節、佛成道日、臘八會。
第二題:十二月初八稱為臘八節,臘八節的淵源應為上古時代的( )
A 臘祭 B 蠟(zha 四聲)祭
答案:B
解析:我國自古重視農業,每當農業生產獲得豐收時,古代便認為是天地萬物諸神庇護的結果,要舉行盛大的報謝典禮,稱為大蜡,蜡祭結束後,用新產的黍糜做成粥,大家一起聚餐,來歡度這個節日。
第三題:「蜡祭」與「臘祭」為不同的兩個概念,請問哪一個是用來對祖先和門、戶、土、灶、路「五神」的年末祭典?()
A 臘祭 B 蜡祭
答案:A
臘祭是對祖先和門、戶、土、灶、路「五神」的年末祭典,蜡祭是對先嗇(神農炎帝)、司嗇(農神后稷)、農(田地)、郵表畷 (田間疆界)、水庸(灌溉的水渠)、貓虎(貓食老鼠,虎吃野豬,使莊稼免受糟蹋)、坊(堤坊)、昆蟲(對農事有益的昆蟲)八位農神的祭祀,以慶祝五穀豐登、報答諸位農神的恩賜。
第四題:最初的蜡祭,包括什麼()
A慶祝農業豐收 B祭祀祖宗 c 兩者都有
答案:C
最初的蜡祭除了要舉行慶祝豐收的報謝典禮,還包括祭祀祖宗在內,後來以祭祀為主,就成為了臘祭。
第五題:農諺「過了臘八,長一杈把」中「杈把」指的是啥?選出正確的答案(多選)
A 杈把是某些地方對桑樹杈的特有稱呼
B 杈把是某些地方對楊樹杈的特有稱呼
C「杈把」一說則暗喻的是臘八節日後白天時間逐漸變長的程度。
D「杈把」的三齒,就宛如鐘錶上用來指示時、分、秒的三個指針。
答案:A C D
在過去,機械化水平不高,農民打場晾曬未脫粒的糧食作物,就會用到用桑樹做成的勞動工具——桑杈,杈把就是某些地方對桑杈的特有稱呼。
在農諺中,「杈把」是指臘八節後白天時間逐漸變長的程度。「杈把」上有三個齒,這三個齒就宛如鐘錶上用來指示時、分、秒的三個指針。
以上這些冷知識是不是很有趣呢?和孩子講一講,不僅長知識,也增加了節日的氣氛,讓節日更有儀式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8WRFHcBDlXMa8eq5QW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