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三道街與亞泰大街交會處的下坡地勢。
東三道街是長春城的一條老街。據《長春縣誌》記載,東三道街,西由大街起,東至東門止,長約三里許。東西三道街始建於清道光五年(1825年),是長春城由南向北開闢的第三條街,故稱三道街,是南大街與北大街的分界線。
曾經的東三道街東部是個彎道
長春老城的東三道街非常繁華,沿街店鋪眾多,據記載,有名的字號有萬德棧、廣盛店、福來店、東廣順等。除店鋪外,東三道街上還有賣菜市場,據《長春縣誌》講,每到清早或上午的開市時間,這裡「車載肩挑,路為之塞」。由此可見當時的繁盛。
從1911年到1936年的長春歷史地圖上可以看到,當時的東三道街分為東西兩部分,西半部街道基本是直的,東半部街道卻彎彎曲曲。東三道街作為老城的交通要道,在轉彎處一帶,胡同眾多,路南有宿家胡同、天樂胡同,路北有萬福胡同、天利胡同等,交通方便,往來便利。
今天,我們在東三道街一零三中學附近會發現,這裡向東是一個比較大的下坡。原來,這裡曾經的彎道是為了將陡坡放緩,這對當時馬路上行駛的馬車和人力車,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從早期的地圖上可以看到,如果這段路不轉彎而是直行,會遇到城牆和城牆外的水溝。
東三道街胡同的出現和消失
今天的東三道街是一條直路,這是因為1937年,在偽滿新京的城市建設中,拆除了阻礙通往桃源路的東海興飯店和趙家棚鋪,將東三道街取直,與桃源路貫通。原東三道街此時分為三段,其中永長路以東稱東門裡路,永長路以西至三道街的斜路稱東三道街胡同。東三道街改為西起南北大街,東至永長路。可以看出,東三道街胡同是這時出現的。
據《長春市南關區地名志》記載,東三道街胡同起止地點為永長路至東三道街,長141米,寬6米。在1988年的《長春市南關區街路圖》上可以看到,東三道街宿家胡同北口對面有一條小胡同,這就是當時的東三道街胡同。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在東頭道街進入宿家胡同,沿著宿家胡同北行,至東三道街,再向北,可以沿著東三道街胡同至永長路,過了永長路就到了原聲街,再向東北方向,就進入東門裡路了。2000年前後,在亞泰大街修過程建中,東三道街胡同消失了,曾經的胡同位置在今一零三中學所在地。
在曾經的東三道街胡同西側,還有一條小胡同,其南起東三道街,北至天主堂南胡同,就是現在的一零三中學胡同。據《長春市志·城市道路志》記載,這條小胡同始建於1921年,長180米,最初是土路,稱「東三道街小胡同」。在1939年的長春地圖上,它叫「萬福胡同」。儘管隨著城市道路的變遷,周圍許多的道路和胡同都消失了,這條小胡同卻得以保留下來,就是現在的一零三中學胡同。
信息來源:長春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