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黑洞是變長,遠離黑洞時開始收縮,這個天體到底是什麼?

2020-01-31   宇宙印象

核心提示:近日科學家又發現了一處異常,這個天體既像氣體,又像恆星,距離銀河系黑洞不遠。科學家一共在這裡發現了6個天體,懷疑它們可能是雙星,也可能是未成形的恆星。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1095期 銀河系中心及其附近可不是一個好玩的地方,因為這裡充滿了複雜的引力,導致各種異象時常發生。銀河系中心則是一個質量為太陽400萬倍的黑洞,在黑洞引力控制下,數千億恆星都圍繞它運行,在黑洞周圍,更是一個極為複雜的時空。科學家對這裡時空的調查也一直非常有興趣,近日科學家又發現了一處異常,這個天體既像氣體,又像恆星,距離銀河系黑洞不遠,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科學家指出,從射電望遠鏡圖像上看,這個天體非常緊湊或者說是緻密的,軌道在最靠近黑洞的時候會延伸,大約數百年繞著黑洞公轉一次。




銀河系周圍第一個不尋常物體在2005年被發現,科學家將其命名為G1天體,到了2012年,德國科學家又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天體,並將其命名為G2天體,2014年的時候G2非常靠近黑洞,周圍出現了異常濃厚的氣體和塵埃。

G2靠近黑洞的時候被拉長了,這暗示G2上的物質被撕了下來,當該天體遠離黑洞而去的時候,又變成了一個緊湊的天體。如果說這是氣體雲,似乎也有一點像,氣體雲可以改變出各種形狀,但G2遠離黑洞的時候,又變成了緊湊的結構,這說明其有一個內核狀的結構,具有一定的引力特徵。頭條獨家宇宙印象認為,G2有可能是一個未成形的恆星,其周圍仍然有大量的氣體,但又有基本結構,所以在靠近和遠離黑洞時表現出不同的情況。對科學家而言,看到有物體落入黑洞簡直是非常興奮,似乎像看熱鬧一樣,被黑洞吞噬的物質會加熱,然後釋放出大量的輻射。



除了G1和G2外,科學家還發現了G3至G6四個天體,而且還確定了它們的軌道,發現G1和G2有相似的軌道,但是其他四個物體的軌道非常不一致。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六個天體都可能是雙星系統,在黑洞引力的「撮合」下,它們開始了合併之旅。不過這種合併是非常漫長的,可能要100萬年才能實現。雙星系統也能夠解釋G2靠近黑洞和遠離黑洞時的表現,但這僅僅是一種推測而已。

2019年9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報告指出,銀河系黑洞又開始進食了,G2上的一部分物質被拉伸,被黑洞給吞噬了。目前關於G2的情況還不非常確定,可能是雙星,也可能是氣體雲,也可能是未成形的恆星。與銀河系中心相比,地球位於獵戶懸臂上,這裡相當於郊區,距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因此我們這裡的恆星密度很低。銀河系中心恆星密度非常高,是太陽系附近恆星密度的10億倍,不難想像,銀河系中心附近的引力是多麼恐怖。



不過這裡也是驗證愛因斯坦理論的絕佳區域,至少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多次在銀河系周圍驗證相對論都是成功的,這也是說明了愛因斯坦理論是正確的,同時也暗示我們所掌握的物理學理論在宇宙中也是通用的。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