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類星體所在的星系已經被宣判死亡,不可能還有生命存在,這是一個生命禁區。科學家曾經利用哈勃望遠鏡對13個類星體噴流進行了觀測,發現其主導的星系風速度達到每小時6400萬公里,溫度可達到數十億度超高溫,這是太空中有史以來最快的風了。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1162期 黑洞在宇宙中的角色是個非常有爭議的存在,黑洞讓星系保持一種有序的狀態運行,比如我們的銀河系。銀河系中的黑洞有400萬倍太陽質量,統領著銀河系4000億顆恆星圍繞著其運行,但黑洞也有不可告人的一面,它其實是個「星系殺手」。黑洞「豢養」了大量的恆星在其周圍,在合適的時候會摧毀它們,並不是將恆星吞噬,而是利用強大的星系風摧毀它們。
強大的黑洞是類星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向宇宙噴射強大的熱輻射,以至於我們觀測到的類星體比一般的星系還要亮至少1000倍。類星體擁有強大的能量,這也是超大質量黑洞在背後驅動的結果。宇宙中幾乎每個星系的中心都有超大質量黑洞存在,黑洞吞噬了大量物質,但我們並不能認為是這些物質造就了超大質量黑洞。
黑洞的形成有自己的機制,比如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也有其來源,一旦超大質量黑洞形成,就會釋放出驚人的輻射。在類星體被發現之前,科學家發現它們看上去像恆星,於是給出了類星體這個詞,其實它們僅僅只是看上去像恆星,其實不是恆星,而是一個龐大的黑洞在背後供能,我們看到的是黑洞對準我們的噴流。類星體這個詞甚至有一些誤導的成分,讓讀者認為這可能是與恆星差不多的天體,沒想到只是看上去像恆星,類星體與恆星差了十萬八千里。
類星體也被認為是宇宙中最活躍的天體,被黑洞吸積的物質以接近光速在類星體周圍旋轉,加熱,釋放出強大的光和熱。如果我們把類星體放在銀河系,那麼其強大的輻射會讓地球夜空如同白晝,輻射也會摧毀地球上的生命。由此看出,類星體所在的星系已經被宣判死亡,這個充滿活力的星系其實正在死亡線上掙扎,不可能還有生命存在,這是一個生命禁區。科學家曾經利用哈勃望遠鏡對13個類星體噴流進行了觀測,發現其主導的星系風速度達到每小時6400萬公里,溫度可達到數十億度超高溫,這是太空中有史以來最快的風了。
強勁的星系風會導致類星體所在的星系出現不可逆轉的問題,就像一個氣流海嘯穿過星系,倖存下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強大的星系風也會導致星系內的氣體、塵埃物質流失,每年可丟失數百個太陽質量的物質,這也等於宣告了新生恆星的死亡。新生恆星需要塵埃、氣體,但是星系風摧毀了這些聚集在一起的物質。換個角度看,大質量星系會形成超大質量黑洞,後者主導的星系風會阻止恆星形成,也進一步控制了星系的大小。黑洞與星系其實是個相互制約的對手,黑洞強大了,星系也無法變強,星系變龐大了,黑洞會來制約,形成一種有趣的平衡。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