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總會有冬天,任正非自問:我們該如何應該華為的冬天?

2019-08-28   推麼推文化傳媒

推麼推原創寫手:銅豌豆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一隻狼總是不停地磨自己的牙齒,狐狸看見後說,森林這麼安靜,獵人和獵狗已經回家,老虎也不在附近,沒有任何危險,你幹嘛還這麼費力地磨牙齒呢?

狼回答,如果有一天我被獵人或者老虎追逐,我想磨牙也沒有時間了。平時我把牙磨好,有危險時就能保護好自己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遠見、有憂患意識的人。

1

2004年,任正非準備將華為以100億美金的價格賣給某美國公司。

原本合同已經簽訂,手續也辦完了,美國公司卻因董事會發生變化,新董事長否決了收購。任正非與團隊商議後大家一致決定公司不賣了。

與此同時,任正非卻想到,繼續做就要做到最好,站到世界最高點。為了這個理想,公司遲早要與美國交鋒。為防止美國的技術封鎖和市場封鎖,必須做好一切準備。

為此,任正非找到何庭波,給他2萬人及每年4億美金用於研究晶片,海思部門由此成立。

2019年,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限制美國企業對華為出售技術和零件。而華為花費15年心血研究的海思晶片力挽狂瀾,得以確保公司大部分產品安全。

當今世界國際市場競爭激烈,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很多沒有遠見的企業因為沒有一定的憂患意識,被對手拍死在沙灘上,慘遭淘汰。

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任正非說:「華為總會遇到冬天,準備好棉衣,比不準備要好。」

正是憑著對公司有著長遠的憂患意識,未雨綢繆,任正非才能讓華為順利地度過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暫時沒有了憂慮。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憂患意識是一種使命感。一個企業的領頭人具有一定的憂患意識,把眼光放長遠,高瞻遠矚,運籌於帷幄之中,企業才能走得更長遠。

2

船王包玉剛在70年代初期就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寶座。

由於當時的航運公司都是以石油運輸為主要的業務,1973年至1974年爆發第一次世界性石油危機時,包玉剛預見到石油危機必將再次發生,到時候世界航運業將出現空前大蕭條,他的船運公司也將面臨危機。

因此,他悄悄地把船隻以低價賣給了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英國洋行會德豐,然後將資產轉移到了陸地上,在香江置地打了一場後事聞名的「九龍倉收購戰」。

80年代初期,包玉剛手上的船隻已經從200多艘減少到了40多艘。就在此時,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原油停產,許多航運公司都因此破產,會德豐也在其中。

包玉剛又乘機收購會德豐,最終在這次投資中獲利數千億,被後人津津樂道稱之為「棄舟登陸」策略。

左丘明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俗話說:「人有前後眼,富貴一千年。人無前後眼,辦事咋周全?」

包玉剛正是具有這樣的長遠的憂患意識,才能在爆發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時沒有成為眾多破產航運公司中的一員;

反而憑藉自己的決策不僅讓公司安然度過險期,並在商場成為大贏家。

憂患意識是一種危機感。

有危機感的人能夠在事情尚未發生時,就能預見事情發展的勢態;

在禍亂還沒有顯現時,就能避免危險降臨在自己身上,以便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3

已經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之列的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

「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

自1984年,海爾從一家瀕臨破產的小廠商,一路發展成為全球大型家電的第一品牌。

除了打質量牌,還在於張瑞敏執行決策時總能夠充分的估計競爭對手的實力,將結果往最壞處想,做事時卻向最好的方向努力。

九十年代,家電市場競爭激烈,質量已經成為用戶的基本需求。在競爭力相同的前提條件下,如何贏得競爭優勢,成為當時各個集團同時考慮的問題。

最終,張瑞敏率先推出星級服務體系,憑藉差異化的服務贏得了市場。

為了可持續發展,這些年來張瑞敏大量投資技術創新。

如今,海爾擁有各項專利達2200多項,新產品開發已經具備了超前10年的能力。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為海爾將來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技術支持。

張瑞敏曾說:

「領導者需要完成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預測變化,規劃未來。

與狼共舞,必須自己成為狼,而且變成『超級狼』。

我們不是『居安思危』,而是『居危思進』。

如果你或你的部門沒有了上升的空間,也將失去生存空間。

海爾人只有創業,沒有守業。」

憂患意識是一種創新進取的體現。

人一旦具有銳意進取的精神,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奮發圖強的創新精神,不斷開創新局面,才能走在同行的前面。

4

芸芸眾生如我們,總不能:

僅憑著考前突擊看書,卻想著金榜題名。

大學四年都是打遊戲、渾渾噩噩的混日子,卻妄想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心儀而體面的工作。

工資都是月月光,卻希望家人或自己生病時能有錢看病。

平日裡不注重提升業務能力和自我成長,卻幻想著被辭退的那個人不是自己。

如果想讓自己人生之路少一些波折,就請用一顆憂患的心看長遠些。

願我們能夠從順境中預見危機,從有利中發現不利,做一個有遠見、有一定憂患意識的創新人。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本文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關注推麼推文化傳媒

每天與你真心相遇

投稿郵箱:atu580216@qq.com

商務合作:miaomiao19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