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大補進行時,京東肉類產品解讀+捎帶做法建議

2020-04-08     什麼值得買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SMZDM.COM|作者:哈爾科夫

今年的這個春節漫長假期好歹是過完了,終於踏上了一個相對的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起碼工作還在。 話說這一個多月的假期,家裡冰箱當中的肉,真是實打實的支撐了這一個多月的假期生活。聲明一下,倒不是市場沒有,只不過價格嘛,確實有點高,存貨還是便宜的多。最奇幻的還要說過年前幾天,市面上白菜曾經有賣50多塊錢一顆的,大型商超,頓時震驚。不過後面被問詢,說是精品白菜,儲備白菜更便宜,因為賣完了,所以當天只有五十多塊錢的白菜,好吧,反正我也不吃。 肉更不用說了,同樣不便宜。

雖然現在副食品供應都正常了,但是也說明了一個日常家庭儲備食材,尤其是肉類製品的重要性。其實關於肉的新鮮與冷凍的爭論一直存在。但是有個問題,所謂鮮肉,從肉聯廠出來不也是先入冷庫嗎?凍的時間長短的問題。 這都是捎帶著說的。正題還是有什麼肉或者肉類商品值得買。

今年為數不多正常配送的就是京東了,過年期間還是給我正常送了幾單,除了時效晚一天,只要有庫存的都送到。真正怕的是京東庫存沒貨,這時候我才頓時有了「XX驚呼、XX嚇尿」的感覺,不是別人驚呼,別人嚇尿,而是自己,是真的快嚇尿,俗話說手裡有糧心不慌,在東西買不到,都是缺貨,手裡又沒儲備,有錢花不出去時,才是真的心虛。 依託冰箱裡的庫存,度過了這一陣子的驚呼期,等到京東庫存正常了,又開始繼續買買買。 那麼來說說冰箱裡和今年過年期間買的肉類吧,順便附帶一下做法的小建議

一、豬排類

此豬排非彼豬排,就是排骨,而不是肉排。說道肉排,講個真實存在的歷史。80年代初期,大約是81年開始,波蘭進入了軍管時期,這時候也是冷戰的高潮期,起因之一,也是由於波蘭國內物價飛漲,尤其是波蘭人消耗最大的豬肉類製品的大幅度的漲價,其中就有波蘭人大愛的肉排,各種因素同時出現,於是乎,波蘭進入了戰時狀態軍管時期。所以,肉類製品也屬於戰略物資之一。 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肉類就是儲備肉,常年在冷庫儲備的物資,最大特點就是便宜,此外就是口感不如冷鮮肉。排骨好像也有這種產品的存在。此外就是進口肉製品了。

最近幾年進口的豬肉製品在不斷增多,原因是多方面的,貿易政策因素,另外就是經濟因素。畜牧業工業化規模化的原因,此外就是飼料成本和隱形成本低的原因,在西方畜牧大國,豬肉的成本比較低,起碼比國內低。所以對於資本來說,就有了操作的空間。目前市面上比較容易買到的進口豬肉,大體來源就是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歐洲的德國和西班牙,此外好像還有法國的,這都是我知道的情況。

針對目前情況來說,挑主要的來挨個分析一下。


用的湯骨在家燉的湯。。。包蘿蔔、玉米,蔥段和薑片 ,少加一點豉香型米酒。

歐洲系的德國豬肉製品,最大的優勢恐怕就是歐盟對一些肉類抗生素以及其他藥物的嚴格控制,品質相對更高一些,原則上這是最推薦的肉類來源之一。德國人吃豬肉的歷史在歐洲那也是赫赫有名,巴伐利亞的烤豬肉配合小麥啤酒,美味。我之前吃的捷克的烤豬肉跟南德的烤豬肘一個路數,細節有差別,確實我們家都喜歡。

西班牙也是歐盟數一數二的養豬大國,出口貌似排在世界前五位,伊比利亞火腿知道吧,就是西班牙豬做的。經過多年醇化,可以直接切片生吃的火腿。在世界範圍的名氣恐怕不是國內火腿能比的了的。當然,在國內是比不過金華火腿和宣威火腿的。在價格便宜的時候,可以作為德國豬肉製品的很好替代品。

但是,歐洲進口的豬肉,有個缺點,之前有人說買了肉比較有公豬的那種騷氣,此外有說不放血的。我記得好像那邊養豬不騸豬,豬自身雄性激素的願意,所以公豬的肉顯得比較騷氣。反正是做排骨,做之前,先用熱水和蔥姜淖一下,去去腥味,有米酒也可以加點。然後撈出來,再正經做。

加拿大和美國的豬肉又是另一個來源地,重要的。相對於歐洲的豬肉,價格有時候更便宜,但是缺點也是比較明顯的,因為北美對於瘦肉精規定是可以使用的。正常的按規範操作,是沒有問題的,這個瘦肉精的使用有嚴格規範,屠宰前多少天停止添加,正式屠宰的時候檢測殘留都是正常值,因為經過這麼久代謝,已經把相關物質代謝出豬體內,對人也沒有影響。不過有人總歸覺得有點膈應人 。能正常銷售的進口北美豬肉,都是檢驗合格的,可以放心的買。不合格的都在進口檢驗檢疫的時候給退回去了或者銷毀掉了。

小建議:一般來講,進口豬排骨,推薦買肋排,理由就是肋排一般都是用來紅燒或者糖醋做法,這兩種做法都是會用到不少香料和調味料,就算是歐洲的豬可能有人覺得腥臊,但是呢,經過開水+大料淖,然後正經紅燒又加醬油大料以及料酒烹調,基本上是吃不出什麼腥臊味的,還是個習慣問題。如果非要糾結進口是冷凍的,那麼還是買貴的國產的,但是呢,其實市場裡的也都是冷庫里拉出來的,不可能屠宰完了,經過低溫排酸直接給你拉出來,都是要在冷庫貯存的。

二、牛骨/羊骨

牛羊排也是每次購買的對象之一,但是這個吃法跟豬排又不一樣了。為什麼呢?牛羊排,一般我都是用來燉湯的。尤其是牛骨湯和羊骨湯。京東的上面都有。價格活動價格時候比市場超市便宜的多得多。


牛脊骨,買來燉湯還是比較容易的。切記,第一遍要跟熱水淖一下,去掉血沫和肥油。然後撈出來。

最好用砂鍋燉,這樣才夠味,砂鍋保溫性還比較不錯,也不貴,一個一百以下4L裝的。配料是白蘿蔔、胡蘿蔔、薑片和蔥段。來點紅棗也可以,不過我不吃棗,一般不放的。胡蘿蔔和白蘿蔔切塊,放裡面燉煮,小火慢燉。一般都一兩個小時這麼燉。就是為了喝湯,你要是願意放個人參西洋參我也不反對,但是我只用蘿蔔、胡蘿蔔以及蔥姜。


羊蠍子的做法不太一樣,我們家的做法就是兩種,一種是紅燒羊蠍子,用老抽,配合蔥姜胡椒粉什麼的。但是輕易不這麼做,主要還是用這個燉湯。燉湯前也是用處理牛骨的辦法去一下血沫什麼的。然後再燉清湯,最後燉好後,娶清湯,然後再拿羊肉片汆一下,這就是簡易版的羊肉湯或者汆羊肉了~~

終歸是羊蠍子買的還是少一些。


三、肉串

夏天擼串必備選項之一,碳爐烤箱外加微波爐都可以。不過現在,碳爐子,除非你住高層到樓頂,一般外面不讓你用,抓到就罰錢,城管抓。比較靠譜點的還是自己家裡用電烤箱來烤了。除了沒有碳爐的那種炭烤味道,其他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炭烤的吃多了也並不好。


掃碼領取


原則上首選草原宏寶的烤肉串,沒別的原因,價格便宜的時候30多點的價格,沒有腌制,還是挺好的。可以方便自己條例,不太喜歡已經調製好的,總是感覺不太放心或者說彆扭。有時候草原鴻寶的羊肉串沒貨,其他的無腌制的也可以,就是價格相對貴一點。


此外值得推薦的還是油包肝和羊肋條串。

羊肉餡油包肝那叫個香,缺點就是太油膩,原因就是綿羊的油比較豐厚。但是呢,還是忍不住來兩口,建議搭配生洋蔥來幾串。羊肋條也是一個很少的燒烤食材,我覺得肥瘦程度搭配比一般的羊肉串好,缺點就是貴。

羊肉品質就產地來說,我個人感覺寧夏的灘羊比內蒙的羊要好吃點。以前聽說的說法是,鹽鹼地養出來的羊等於天然排酸,所以肉好吃。

四、羊肉餡

羊肉餡這個現在成了常備,家裡現在豬肉吃的少了,改吃羊肉。尤其是對羊肉餡的需求大了不少,原因就是現在老媽一周10斤面的消耗量,除了烘焙就是包包子包餃子和烙火燒。火燒牛羊豬都有,就是牛羊肉的比例比較多。市場上的羊肉還比較貴,所以基本上都是我從京東購買現成的京東生鮮的羊肉餡,目前為止我只買了兩種,一種是草原紅寶,另一種就是寧夏的。



這兩種哪種好呢?就目前包的羊肉餃子和羊肉火燒來說,都差不多,哪個實惠買哪個就好,前些日子的特價最低優惠到了平均25-28一斤的水平,並且這個肉確實肉質好,沒有亂七八糟給你摻雜在一起攪拌。

為什麼敢信誓旦旦說呢?因為包餃子還是能吃出肉質好壞的。

建議做法,從兩個兩面來講。

包餃子:三種餡料,一種是洋蔥+羊肉,配合少量姜粉和蔥(雖然說羊不姜,牛不韭,但是多少放點),加入料酒,最好加點白鬍椒粉和黑胡椒粉(跟據個人喜好,我們家兩種都加的,實際可以只加一種,一般白鬍椒優先。);第二種是羊肉+大蔥,配合少量姜粉,也要用料酒,胡椒粉同上。第三種是羊肉+胡蘿蔔,蔥和姜粉胡椒粉,料酒調餡。對於料酒,我更喜歡用買了一年多的麥德龍採購的廣東豉香型米酒,千禾的也行,但是更傾向於廣東的,麥德龍便宜的時候一瓶不到6塊。


相對來說,麥德龍便宜,但是對於沒有麥德龍的地區,網上買平均10快一瓶的價格也還是可以的。

五、牛肉餡

牛肉餡買的相對少點,不過還是有,就是做火燒居多,但是餃子少,原因就是因為牛肉餃子本來也不太吃。國內牛肉餡首選國產,其次是澳洲的,至於為什麼不買巴西或者其他南美的,說後面牛排時我會提到。


澳洲牛肉要說肉質沒得說,但是有個最大的缺點,跟冷凍時間沒多大關係,就是牛肉的膻味相對於國產的大一點,這個有可能跟屠宰加工方式或者牛的飼料喂養有關係。反正進口豬味道相對大大體上知道怎麼回事。


科爾沁這個一般來說是首選,我記得最低買過二十多塊錢一斤的活動價。肉質划算不錯,但是呢,幾個批次買的,有一個批次的肉質明顯不如其他一個批次,絞的筋脂肪多了點。所以買的時候還得看運氣,但是總體上大機率是好的肉質。

六、豬肉餡

豬肉餡這是最有發言權的了,我起碼買過四個京東自營的牌子。包括了京東自己的定製版。過年期間的餃子就是靠著這兩種肉餡來包的,順便還做了一盆炸肉丸。京東的這肉餡的好處就是37開,3分肥肉,肥瘦搭配比例非常的好。孩子姥姥的反饋是,肉很乾,沒有什麼水分(這個很好理解了吧 ),最後調餡料的時候還加了不少水。



上了兩個買過的,另外兩個牌子已經下櫃,所以不上了。這倆基本上都屬於37開的,並且肉質很不錯。

包餃子調餡料就不說了,還有一個要說一下,就是用這個肉餡做藕盒。藕盒本地做法其實也挺簡單,就是藕寫著切片,兩片夾肉餡,裹麵糊,下鍋炸。肉餡要搭配蔥花和薑末,還要打個雞蛋,料酒也少不了。

同樣也可以做火燒,只不過,有了羊肉餡和牛肉餡,我們家很少用豬肉餡做火燒了。

總體上,京東自營的豬肉餡品質要比超市裡絞的好太多,起碼肉沒有多餘水分。

七、牛腱子

牛腱子都是過年必備,我之前多次提到過,有印象的估計會相起以前的文章。我大概是買過5個牌子的京東自營牛腱子,基本都是澳洲的,包括了農夫好牛、天譜樂食、恆都等。不過有些下架,有個別牌子毀譽參半,就不說了,就找仨今年過年買的來說。




紐西蘭和澳洲的都不錯,這倆今年過年買的,還是挺不錯的。都是老人做,我不摻和。不過今年對家裡老人做的醬牛毽子提了一下休整意見,為啥沒有做出外面的醬牛肉的味道呢?光有醬油少了醬怎麼能行呢?最後滷製的過程中,聽了我的意見,加了點黃豆醬, 味道還是有所提升的。

如果非要就自己的購買做個排序,first cut 首選,天譜樂食第二,農夫好牛第三,不過就是這三個都值得購買。


八、牛排

這幾天收拾冰箱,又找到一堆牛排,順道送了姨媽家一些,因為表妹一直在艾美莉卡上學,姨父姨媽身體不好,住的近一些,所以有必要幫著表妹照顧一下,尤其是疫情不方便出門採購的情況下,於是乎,搜颳了一堆牛肉牛排給送了過去,省略幾千字的感動,真沒必要,舉手之勞。

就自己找出來的來說,有天譜樂食、kilcoy的居多。當時買的主要還是西冷和上腦這一塊,畢竟自己在家煎牛排,還是喜歡帶點牛脂肪的,口感會比較好。


天普樂食不用多說,酒精考驗的牛排品牌,除了輕食這種邊角料,形狀不規則的(肉質很好,就是形狀因為切割邊角料的緣故,並不統一,一般用來做牛柳)。為什麼說酒精考驗呢?每次吃必然要配進口一番榨,或者值得買里被忽悠,哪怕是被自己忽悠買的紅葡萄酒,不過這個忽悠嘛,不是貶義那種,而是自己真的先買回來那種。


最近便宜點的可能也就托馬斯農場的,肉質差不多的,起碼正經的牌子。就看價格美麗不美麗。


klicoy的起碼買過五次,都是這種包裝的。這也是我最喜歡的牛排牌子,部位就是西冷。每次來貨都是一個保溫包,立面五片,還帶著一包調料,看著像是黑胡椒和香料之類的。


春禾秋牧也是不錯的牌子,就是好價格出現頻率略低,遇到好價格也不要放過。

這四種最中意,如果要按自己主觀選購排序,在價格差不多的時候,kilcoy>天譜樂食>托馬斯農場>春禾秋牧。

回到前面提到的,為什麼牛肉產品不首選南美的,而是澳洲和紐西蘭的。南美的牛在飼養以及檢驗檢疫標準上要比澳洲和紐西蘭的低一些,此外前幾年還禁止進口過,這幾年又解禁了。當然,但凡允許銷售的都是檢驗合格的,買是沒問題,並且南美的牛肉價格要比澳洲的便宜。適合錢不寬裕的,又想享受進口品質牛肉的值友。

牛排的做法,我選擇都是簡單粗暴的做法,直接烹飪,但是要話東,半凍不凍,在菜板上,兩面放廚房紙,吸血水。吸的差不多的,然後上牛排煎鍋,如果沒有專用的,就用底比較平的不粘鍋就好。我發現普通鐵鍋容易糊,就是粘鍋,尤其是帶著血水的。我也不腌制,最後上盤子來點黑椒醬就好。

至於說做幾分熟。我喜歡well done,跟米帝紅脖子一樣這麼重口,畢竟我對自己鄉民的身份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前一個被噴沒文化吃牛排well done的,是小鬼當家裡在酒店客串被小鬼問路的路人甲那位大金毛。(知道說的是誰了吧?) 其實吃這個東西幾分熟,沒必要上綱上線,什麼涉及品味,我就是喜歡well done嘛。但是呢,吃牛排幾分熟,還是有說法的,不能隨便亂說,不然人家真的沒法給你做。3、5、7分,然後就是全熟。不要搞成去了之後,服務員問你要幾分熟,你給人家來個8分、9分,這很尷尬。你說八分熟,服務員不提醒你,要麼他自己也根本不懂,要麼就是人家顧及你的面子,就近原則跟廚師說,你要8分給你做7分、你要9分給你做well done。

寫到這裡吧,又是五千多字,寫多了看的估計也沒什麼耐心,冰箱裡還是有不少別的牌子,我慢慢整理。昨天回我媽家,我爸我媽還一個勁兒夸京東,說東西比超市便宜,還送貨上門,東西壞了退換貨及時。我老爺子也是京東plus會員,天貓淘寶和拼多多也用的溜到,貌似可能也是值得買的註冊會員 ,我記得好像他手機上看到過某個圖標跟值得買極其相似的APP,震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ZWkWnEBrZ4kL1ViAfP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