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的12月12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中國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入了月地轉移軌道,嫦娥五號攜帶2千克月壤正在返回地球的途中。
美國人持續矚目中國嫦娥五號的探月之旅,美國媒體詳細地報道了這一次的新消息,並再次強調了他們希望中國向全球各國分享月壤的觀點。
美國人為何再次強調:中國會分享月壤?
報道稱,中國已經建立了實驗室等待嫦娥五號取回的月壤,將會對這些月壤進行分析,以供對月球的成長歷史以及太陽系的物體歷史做出深刻見解。
中國將在2022年開始建立月球空間站和月球基地,這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太空任務見證了中國在航空技術上的進步。
美國再一次強調,美國和蘇聯此前帶回來了數百公斤的月壤,並同全球其他國家進行了分析,中國有望同其他國家分享這些月壤樣品。
此前有不少分析指出,中國嫦娥五號首次為中國帶回2千克月壤,後續將會有更多,並會在月球上建立基地,這是代表人類文明的進步,同各國分享月壤是大機率會發生的事情,但是否會與美國宇航局分享是一個未知數,因為美國在過去幾十年從未同中國分享過他們的太空探索的成果。
圖為 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
面對美國人的呼籲,是否同美國人分享月壤,在中國社交媒體雖然討論較為熱烈,但是中國官方尚未作出任何回復。
中國人都懶得搭理美國了
不過,稍早前,中國官方公開表示了對俄羅斯、歐洲各機構和科學家的感謝,感謝他們對中國嫦娥五號的探月之旅的祝福。所有人都發現,中國並沒有感謝美國的機構或是科學家。
這似乎顯示,中國人都懶得搭理他們了。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地球,著陸點預定在內蒙古地區。但不少中國人已將目光從嫦娥五號轉移到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中國火星探測器正在去往火星的陸上,火星距離地球是比月球到地球的距離遠了數百大上千倍,需要的時間更多。
圖為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為什麼先發射卻後比美國的探測器抵達火星?
中國在2020年7月23日發射了天問一號探測器,計劃在2021年3月抵達火星軌道,在對火星進行近距離探測兩到三個月之後,5月抵達火星。
2020年發射了火星探測器的並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美國人也在2020年7月30日發射了他們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計劃是2021年2月抵達火星。
細心的或許發現,美國人的毅力號比中國的天問一號要晚發射一周時間,但是要早到火星幾個月。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是中國火星跑得慢嗎?
圖為 毅力號
必須指出的是,不管是火星探測還是月球探測,美國人都是資深玩家,地球上在該領域最領先的國家。天問一號嚴格意義上說是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此前的2011年中國「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在俄羅斯的火箭上發射,因俄羅斯方面技術問題,導致任務失敗。
在探測火星方面中國完全是一個新手,對飛往火星的軌道的設計以及對火星的特性都需要經過摸索才能進行下一步工作,雖然中國科學院已在地球上對天問一號可能遇到的任何狀況都進行了模擬測試,並取得了成功,但是真正飛往火星實現「繞、落、巡」三大任務,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
這也是中國天問一號為什麼比美國的毅力號先發射,但是後抵達火星的原因。相比較美國,擁有豐富的火星探測經驗,他們熟門熟路,後發先到,也算是正常現象。
美國人從不與我們分享,憑什麼我們要同美國分享?
這裡必須要提及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太空探索的技術分享的問題。
美國人重來不會向中國分享他們在探測火星或是月球的技術和成果,因此中國不管是探月還是探測火星都是實實在在的從零開始。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為什麼要同美國人分享月壤已經登月數據?
有些人說,當年美國贈送了中國1克月壤,也算是向中國分享了。
的確是這樣,不過,美國取回了幾百公斤月壤只分享這個1克月壤,是全球分享他們月壤最少的國家,且當初美國人為什麼同中國分享月壤?還不是為了拉攏中國對抗蘇聯嗎?且這1克月壤也是美國人登月很多年以後分享給中國的。
現在,美國不僅在所有尖端科技領域對中國全面封鎖,還打壓中國科技企業,這樣的背景之下,完全沒有必要同美國人談這個分享問題了。(風聞大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kmWZHYB9j7PxaI7W8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