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貝貝豆育兒課堂(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周末去看望剛剛生完二胎的閨蜜,聊著聊著她說了句:「女人真的是太難了,下輩子我一定要做個男人!」大傢伙兒都不明白,兒女雙全的閨蜜為何突然這麼感慨。
原來閨蜜在生大寶的時候,順產遲遲生不下寶寶被迫側切,當時縫合傷口的感受仍然心有餘悸,那種鑽心的疼一輩子都忘不了,雖然當時產後恢複比較快,但在月子裡屁股疼得坐都坐不下,生二胎的時候,就提前告知醫生千萬不要側切,想少受些罪。
結果呢?二胎雖然沒有採用側切,卻給她造成了嚴重的撕裂傷,不僅沒有逃脫縫合的艱難過程,後期恢復時間也變得緩慢難熬,疼痛程度更是觸目驚心。
難道女人生孩子,都是這樣嗎?
我們都知道,剖腹產需要在肚子上挨一刀,卻不知順產也有挨一刀的命運安排,這一刀就是「側切」,行話中更有「十個產婦九個切」的恐怖之說,也就是說順產分娩中,有90%以上的產婦都要經歷側切或撕裂。
為啥順產孕媽十有八九會側切?原因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側切是產婦分娩過程中,人工干預的一種助產方式,有助於幫助胎兒順利分娩,也是對產婦的一種有效保護。
- 可以避免自然撕裂
對於初產婦來講,由於個人身體因素,或者是特殊原因導致產道口在分娩時未能充分擴張,為了確保胎兒能夠順利的娩出,醫護人員會根據產婦的情況進行側切,這樣在分娩過程中避免造成產婦自然撕裂。
- 降低孕媽和胎兒危險
在順產過程中總會遇到些突發性問題,例如胎兒太大分娩困難、產婦宮縮力不足無法支撐分娩,為了保證母嬰的安全,在這些緊急情況下急需結束分娩過程,就要考慮採用側切術。
- 縮短分娩的產程時長
要知道順產分娩的疼痛可高達12級,產婦被宮縮折磨得疼痛難忍,不僅耗費體力,還會影響到胎兒的生命安全,有些時候側切可以加快分娩產程,以此來減輕產婦的疼痛,進一步降低孕媽產子的風險。
相關問題小解疑:
最近網上爆料「側切」是行業的潛規則,為的是能夠提高個人和醫院的收入,那側切是不是多此一舉呢?
事實上,大家對醫院存在一定的誤解,側切一方面是為了更快地讓寶寶出生,減少對產婦的傷害;另一方面,產婦因為沒有側切而造成三級以上的HY裂傷,則會被認定為醫療事故,如果不幸產生醫療糾紛事件,醫護人員就需要承擔所有的責任。
在自然分娩過程中,為避免出現以上兩種情況,醫院人員更會傾向於側切。
產婦:我不想側切,醫生:也不是不行,「自然撕裂」你先了解一下
在上文中曾提到,產婦因為怕側切卻造成了「自然撕裂」,分娩過程中產婦用力過猛或胎兒娩出速度過快,都會直接給產婦造成撕裂傷,根據嚴重程度分為四個等級:
- Ⅰ度:皮膚和產道口粘膜損傷
- Ⅱ度:筋膜和部分肌肉損傷
- Ⅲ度:肛門外括約肌損傷
- Ⅳ度:肛門、直腸、產道完全貫通損傷
如果不使用側切,那造成Ⅰ、Ⅱ度裂傷屬於輕微裂傷,在疼痛程度、縫合過程以及恢復時間上都要優於側切。可如果造成Ⅲ度的撕裂,不僅傷口參差不齊很難縫合,還容易出現大出血的現象;Ⅳ度的裂傷更會引發產婦大便失禁,留下嚴重的後遺症。
除此之外,嚴重的撕裂不利於傷口的恢復,更會影響日常生活,對女人而言留下的不僅僅是傷口,更是一生中難以言喻的傷害。
為什麼側切和自然撕裂這麼恐怖,很多孕媽還是對順產「趨之若鶩」
生孩子對女人來說本就是一場磨難,除了要忍受殘忍的陣痛,還要面對側切和自然撕裂所帶來的傷害,雖然這麼恐怖,但是眾多的孕媽仍然會義無反顧地選擇順產,這其中的緣由離不開這幾點:
1)順產更有助於胎兒的成長
順產不同於剖腹產的是,胎兒在分娩的過程中經過產道的擠壓,血液和氧氣可以更好地在心肺之間快速循環,這樣出生的胎兒呼吸系統會更好些,發生肺炎的情況也會減少,讓寶寶抵抗力更強一些。
2)順產更利於產婦的後期恢復
剖腹產手術需要在醫院待5-7天,而順產的寶媽一般3天就可以出院;說實話剖腹產過後按肚子、下地活動、排氣這一系列的痛不亞於順產的陣痛,尤其一道長長的傷疤更是一輩子無法抹去。
3)順產的危險低於剖腹產
對於順產來說,它屬於自然分娩,符合大自然「瓜熟蒂落」的規則,而剖腹產總歸來說都屬於一場手術,既然是手術就存在危險,相對於自然分娩來講對產婦造成的傷害和危險係數也會相應提升。
討論話題:你順產時側切了嗎?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孕期故事!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