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戰疫實錄丨新婚23天,她告別丈夫來到武漢金銀潭醫院

2020-02-04     今日女報

疫情面前,共克時艱。湖南與湖北自古一家,同江同湖,同舟共濟。為了狙擊病魔,湖南各地的白衣天使馳援湖北,不僅帶去了先進的醫療技術,也帶去了共同擔當的決心和勇氣。

今日立春,今日女報/鳳網融媒體中心將持續推出「一線戰疫實錄」專題,記錄奮戰在湖北抗疫一線「湘妹子」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不管她們是誰的女兒,又是誰的母親,此刻,她們都是寒夜裡的星火,也是抗擊無常世事的脊樑。

春來「疫」去,我們堅信,一切美好終將如約而至——今天,我們跟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血液凈化中心主管護師黃艷清,來看看她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支援期間的故事。

今日女報/鳳網首席記者 李立

「現在不止20多天,已經『滿月』了!」2月3日,剛剛自武漢金銀潭醫院下夜班的黃艷清,認真糾正了今日女報/鳳網記者關於她新婚時間的描述。一個星期前,身為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血液凈化中心主管護師的黃艷清,告別新婚燕爾的丈夫鄒放,和同事們一起馳援武漢。好不容易有了短暫休息時間的她,在接受今日女報/風網記者採訪時說,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過去後,她很想再和丈夫一起,來看看春暖花開的武漢。

差點沒報上名

「武漢疫情發生後,我就給他『打過預防針』,告訴他我可能會上前線。」黃艷清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當時湘雅二醫院還沒有發起支援武漢的倡議,她就跟丈夫聊起過,「我說如果我們單位的醫護人員要去的話,我希望能報名」。

黃艷清記得,當時丈夫聽完,愣了一下,「但他還是表示,會支持我」。

1月26日下午,湘雅二醫院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指令,需要派5個血透護士支援武漢。科室將徵集信息發在微信工作群後,黃艷清馬上報了名。

「差一點報不上。」黃艷清告訴記者,那天上午她把手機遺忘在了家裡,中午時分,丈夫開車陪她回家去拿,打開手機,正好看到科室的招募信息,「再晚一點拿到手機,可能就是別的同事去了」。

確實如黃艷清所言,科室在當天下午13時56分發布的信息,不到20分鐘,人員已經全部招募完畢。

黃艷清說,晚上在家收拾東西時,丈夫鄒放嘴上不說什麼,看上去「很淡定」,但她能感到丈夫很關心自己,「幫著拿這個、提那個」。

1月27日上午,包括黃艷清在內的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5名血液凈化科護士馳援湖北、抗擊疫情,臨行前,前來送別的丈夫鄒放悉心為黃艷清紮起頭髮,抹去妻子眼角的淚水,並緊緊擁抱她。

全家被隔離的二孩媽媽

正月的江城寒意正濃,疫情籠罩下的武漢夜空顯得分外陰冷。

黃艷清和同事被分配在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這裡是收治新型肺炎病人最多的地方。他們每天在這裡負責為病人做血液透析,還一起幫著其他醫護人員照顧病人。黃艷清有時穿著白色的護士服忙裡忙外,有時要穿著黃色防護服,從頭到腳裹得嚴嚴實實去感染區工作……過來工作7天後,黃艷清說,她已逐漸融入這個城市,適應了這裡的工作節奏。

黃艷清告訴今日女報/風網記者,讓她感到最難過的,是前幾天她參與接診的一名女性病人小劉(化名),「小劉剛生完二胎寶寶還不到一個月,除了未滿月的孩子外,一家四口全部被感染,她的公公婆婆是重症患者,丈夫也是輕症」。

「剛剛被送到醫院的時候,她拉著我們的手嚎啕大哭。」看到小劉哭,黃艷清的心也跟著一起發酸,眼淚在眼眶裡打轉。「但這個時候,醫護人員千萬不能哭,因為我們一哭,病人的心態會完全崩潰。我們要比他們更堅強才能去戰鬥,去救治他們。」

因為小劉在武漢的家人都被感染,產後惡露都沒有排乾淨的她,連護理用品都沒有人能送,都是黃艷清利用下班時間幫忙買來,「我和其他的醫護人員一直在安慰和鼓勵她,期待他們一家人早日團聚」。

病房裡的害怕和困難

除了負責監護和處理病人病情以外,黃艷清和同事們還承受著嚴格防護措施給身體帶來的煎熬。長期佩戴護目鏡和口罩,臉上被壓出淤痕是家常便飯;病房不能開空調,走廊的窗戶要開著通風,後半夜的重症加護病房很冷。厚重防護服裡面全是冷凝下來的汗水,再加上外面噴洒的消毒水,偶爾靜下來的時候,整個人都手腳冰涼。

儘管之前在新聞里看到醫務人員被感染的消息,但當黃艷清親眼目睹一名醫生不慎「中招」,住進了金銀潭醫院5樓監護室時,她還是忍不住有些慌亂和心痛,「但是當我去護理這名醫生時,看著這位前輩毫不畏懼的眼神,真是一股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也充滿了鬥志。一個戰士倒下了,還有無數戰士衝鋒在前、迎接挑戰」。

此前,金銀潭醫院的防護物資曾出現短缺。經過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努力,1月31號,醫院新到了一批防護服。聽說這批防護服性能比之前的更好,黃艷清和醫護人員們喜出望外。但當黃艷清穿上新的防護服進入病區後,她突然感覺「憋得慌」。堅持適應了20分鐘左右,這股憋悶的感覺並沒有緩解。她向主管彙報了情況後,主管囑託黃艷清先休息。

坐在走廊上調整的10分鐘里,黃艷清說,她內心非常矛盾,「我很想脫下防護服,但又捨不得,因為一旦脫下,就意味著這件防護服浪費了,我很清楚,目前防護物資是多麼的寶貴」。

最終,黃艷清咬牙堅持了下來,「想到這麼多醫護人員都在共同努力,我這點困難算什麼!」

暖心的人和事更多

比起困難和痛苦,在武漢,暖心的人和事更多。

黃艷清說,很多醫護人員她連名字都不知道,因為大家都帶著口罩甚至穿著嚴嚴實實的防護服,沒辦法一一認識,「但需要幫忙的時候,只要招呼一聲,大家都會過來搭把手」。護士工作最為基礎和具體,也最為繁瑣,「有時候我們做不過來,醫生們也會過來幫忙」。「我們一起來支援武漢的5名同事,大家休息時會視頻開個小會,大家說說這兩天經歷的事,也相互加油鼓勁」。

黃艷清告訴今日女報/風網記者,她們住宿的地方離醫院較遠,每當下班的時候,都要為交通發愁。前幾天,她們幾個來武漢支援的小夥伴被當地一名叫汪勇的愛心志願者拉到了一個用車群里。在這個幾百人的群里,有很多私家車主志願者會公布他們的行程安排,黃艷清和同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上下班時間進行選擇,約定好接送地點即可快速便捷搭乘。

黃艷清還告訴記者,很多像她一樣需要倒班的醫護人員會錯過飯點,有時只能吃著早前送來已經變涼的盒飯。「前幾天,來送飯的志願者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下午他們主動送了一台微波爐,問了我們倒班的人數,還告訴我們,可以提前告知合適的送餐時間,志願者可以及時調整。」黃艷清說,當看到這些暖心事、聽到這些暖心話時,她和不少醫護人員都紅了眼眶。

因為知道妻子上班時無法接聽手機,丈夫鄒放經常給她微信留言,並在休息的時候和妻子視頻,逗她開心,為她減壓,「我下班後他經常和我微信視頻,給我講笑話、唱歌。昨天晚上,他看我臉色和心情不大好,還陪我玩了一下很久沒玩過的遊戲『王者榮耀』」。

武漢這座城市正在經歷著病毒的侵蝕,但是黃艷清並不畏懼,「我們單個的人很弱小,但我們在一起,就有著無盡的溫暖和強大的力量,眾志成城,我們能贏。」她說,她最開心的時候,就是結束了工作出來,看到窗外清晨的陽光慢慢破開黑暗,照拂著搖曳的樹葉。寒風已然沒有那麼刺骨,等候已久的溫暖,正徐徐纏繞在大地上。

編輯:C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7dVEnABgx9BqZZIp7R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