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回應「收粉絲應援金條」,實名投訴網帖引熱議

2020-12-25   恆星英語學習網

原標題:何炅回應「收粉絲應援金條」,實名投訴網帖引熱議

沒想到,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

何炅也翻車了。

他和沈夢辰在去年一檔綜藝《口紅王子》中的花絮,被人翻了出來。

在花絮中,沈夢辰先提到海濤和自己交往時,

就經常 著其他明星後援會送的禮物去過自己家,送給她爸媽獻殷勤。

有時候,禮物都還貼著後援會標記的。

這時,何炅插話調侃到:

「各位後援團的小朋友,你們買那個不幹膠,不要買那麼死的,撕不下來,只能自己用。」

他表示:「我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個保溫杯了,還有我真的沒有那麼愛寫字,那五十多支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何老師呼籲粉絲不要再送禮物了,他真的用不到。

但話音一轉他就誇起了彭昱暢粉絲送他的按摩椅。

這份禮物「實在是太好用了」,於是搬到了湖南台的化妝間,讓大家一起用。

儘管何老師這段話的本意,是想提倡粉絲送禮不要浪費,

但是落在粉絲耳里,豈不是有變相表達喜好的意思?

這個曖昧的態度讓人不禁有些疑惑,

現在的明星對粉絲送禮這個事情,似乎過分習以為常了?

網友們對此憤憤不平,不僅震驚於明星對粉絲心意的「不當回事」,

還被粉絲們的壕給「閃」瞎了眼。

就快樂家族而言,每次節目錄製的時候,都會收到各家明星粉絲送來的應援禮物。

這些禮物包括但不限於各路奢侈品和名貴首飾,

就連何炅口中的筆和杯子,基本都是prada這類級別的。

最誇張的,要數有家藝人的粉絲直接給他們送了金條。

要跟不太了解粉圈文化的朋友們科普一下所謂的「應援文化」。這種「應援文化」最早起源於日韓,但近年來在國內也非常盛行。過生日可以應援,出道紀念可以應援,上節目可以應援,電視劇進組和殺青都可以應援。總得來說,就是只要有個由頭,粉絲都可以應援。

粉絲應援可以分為廣宣、禮物和公益應援。大一點的廣宣包括各地人氣商圈的大屏、牆體燈光和無人機等等。小一點的廣宣就包括公交站牌、地鐵廣告牌、地鐵牆貼以及快遞櫃等等。禮物應援主要是禮物,大多都是奢侈品,甚至有些是定製奢侈品。從藝人本人的吃穿用度到藝人的工作人員和家人,粉絲事無巨細基本都會照顧到。比如給工作人員買護手霜這樣小但是貼心的禮物,給家人送上養生營養品和護膚品等東西。

但是這種應援因為過於高調和鋪張,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一些人氣很高的藝人,可能一年就能收到一輩子都用不完的禮物。有些公司已經明令禁止送藝人禮物。所以很多粉絲轉而進行公益應援,幫助貧困學生、捐贈愛心早餐、幫助流浪動物、捐贈樹苗等等,這也是最值得稱讚的一種應援方式。

在「應援文化」中,粉絲還會給一些比較大牌的節目主持團隊送禮物,希望主持人可以多照顧一下自己喜歡的藝人。就比如各路粉絲給快樂家族送的禮物,咖位大一些的主持人,他們會送一些奢侈品小禮物。雖然說起來可能只是保溫杯、鋼筆、鑰匙扣、圍巾手套這樣的小東西,但是保溫杯是Prada的、鋼筆是萬寶龍的、鑰匙扣是LV的、圍巾手套也是Burberry和Gucci這樣的品牌的。而對於工作人員,粉絲也會準備甜品和咖啡奶茶等小禮物。

對於這個話題,不同的網友也有不同的意見。有些人認為這已經是一年前的節目了,斷章取義沒必要,何老師人品值得相信。而且何炅多次在節目中強調過,希望粉絲不要送禮物,截圖要截全。

但是也有人表示,不管怎麼說不還是收了嗎?也沒人逼他們收啊。這些東西積少成多,這麼多年下來也不少錢呢。還有人說搞不懂這種飯圈風氣,但是更多人反駁說,現在送禮不是哪個圈子的問題,是整個風氣都有問題。

對於這件事,何炅在凌晨發微博進行了回應。表示自己本意是引導不要浪費,但是掐頭去尾變成了另一種意思,成了不好的引導,並且表示以後不再收任何禮物。

當天下午,何炅實名投訴論壇網友侵犯名譽權,相關帖子都被刪除。

其實,這並非快樂家族第一次因為禮物而引起爭議,之前吳昕就把鍾漢良送自己的熊貓玩偶掛在閒魚上轉賣,最後專門道歉。

說到禮物,聖誕節也到了,大家有收到或送了什麼禮物嗎?一般說「禮物」,我們能想到「gift」和「present」兩種表達,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這兩個詞來自不同的語系。「gift」來自古日耳曼語,是「給予」的意思,後來就演變為「所給的東西」。

a birthday/wedding gift

生日/結婚禮物

The guests all arrived bearing (= bringing) gifts.

客人們都帶著禮物到了。

「gift」還可以指「極容易完成的事;極便宜的東西」。

That goal was a gift!

那個球進得不費吹灰之力!

此外,「gift」也有「天賦;才能」的意思,也是比較常用的說法,可以指代無形的東西。

a gift from the gods

天賜之物(或人);走運的機會;天上掉下的餡餅

而「present」來源於法語,是「遞交、獻上、贈送」的意思,它可以指代更具象的東西,(尤指表示友誼或致謝的)禮物,贈品。

a birthday/Christmas/wedding present

生日/聖誕/結婚禮物

They gave me theatre tickets as a present.

他們送給我戲票作為禮物。

如果在前面加上「the」變成「the present」,就是「現在,目前」的意思,還可以表示現在時態。

The play is set in the present.

這齣戲以當代為背景。

The verb in this sentence is in the present.

這個句子中的動詞是現在時。

同理,「at present」也是表示「現在,目前」。

"Are you busy?" "Not at present."

「你忙嗎?」「這會兒不忙。」

作為形容詞,「present」的意思是「出席的,在場的,存在的」。

The whole family was present.

全家人都在場。

對於這種送禮現象,也有人說這是「人情世故」,英語要怎麼表達呢?

sophistication/səˌfɪstɪˈkeɪʃn/

the quality of being sophisticated

世故,老練;精密化

Her sophistication is evident from the way she dresses.

從衣著打扮明顯可以看出她精明老練。

The sophistication of computers is increasing.

計算機的精密程度越來越高。

很多時候,我們很難理解粉絲的一些行為,把錢花給自己不好嗎?但是哈佛商學院市場營銷部的工商管理教授Michael Norton分享了一項有趣的研究,研究的主題是:當你不把錢花在自己身上時,錢是如何買來幸福的?一起來看看這個TED演講,你可能會有新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