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一生 只為那縷茶香

2019-10-09   中華合作時報

浙江天台縣供銷社發展的黃茶基地。

浙江省天台縣內群山環繞,海拔1000多米的華頂山、蒼山頂、大雷山、天柱山,一個挨著一個。在連綿不斷的群山里,天台縣供銷合作社的老供銷合作社人一直致力於促進天台茶農增收,並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

章偉燦,今年79歲,身材高大,聲音洪亮,退休前是天台縣供銷合作社主任。1965年,章偉燦從浙江農林大學茶葉系畢業,1971年來到天台縣社。之後,他就一直投身在天台茶產業的發展上。

「那個年代,農民的日子很艱難,我們供銷合作社的茶葉收購直接關係著他們一年的收成。但是,我看到當地的茶葉技術和茶葉收購還遠遠不能滿足農民的需求。那時,我就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真正為農民做一點事情。」談起過往的點滴,有著近50年供銷從業經歷的章偉燦異常激動。

章偉燦在查看茶葉。

供銷合作社系統有專門的茶葉部門,縣裡加上基層社的茶葉收購員有40多人。這些茶葉收購員都是高素質拔尖人才,個個都有技術職稱,最低的是技術員,最高的是工程師,將這些人員有效組織起來,就是發展供銷合作事業的可靠力量。章偉燦和供銷合作社的茶葉收購員們靠著自己所學的專業,為農民提供了很多茶葉種植和加工的小知識;靠著為農服務的決心,不管颳風下雨,他們總是第一時間把農民種植加工的茶葉收購到縣社。一年四季,章偉燦基本都在農村行走,與茶農同吃同住同勞動。春茶種植前他到村裡給茶農召開培訓大會,傳授最新的茶葉栽培技術;茶葉種植時,他走訪茶園對茶葉的生長進行管理;茶葉收購以後還會召開茶葉收購總結大會,總結今年的茶葉收購情況;秋冬的時候,還要分地區進行茶葉生產大檢查。

天台山雲霧茶得雲霧滋潤,其香氣高銳持久、滋味鮮爽回甘,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高山雲霧茶優良品質,被譽為「佛天雨露、帝苑仙漿」,相關品牌還榮獲「中華老字號」稱號。華頂林場附近的茶葉是天台山雲霧茶中的精品,但是當時華頂大隊經濟實力較差,一時湊不起錢來辦茶廠。為了幫助茶農解決這個問題,天台縣社在下轄北山供銷合作社裡面辦了一個茶廠,配備了完整的機器設備,專門收購北山茶農的鮮葉,並在茶廠里給茶農炒茶。那時候,供銷合作社的員工個個都會炒茶。每年4月底5月初,省里的茶葉收購員專門到北山茶廠收購茶葉,促進了北山茶農增收。

從茶葉的栽培、施肥、管理、採摘到炒茶、收購,章偉燦全程跟進,一直在茶農身邊。這一切的付出和努力,讓他很快贏得了當地農民的認可。有一年春節,他帶領供銷合作社成員到萬年山里平生產大隊發展茶葉生產,幫助村民辦茶廠,把機器設備搬運上去,受到了村民的熱烈歡迎。村民為了感激章偉燦特地搗了當地特產麻糍送給他,但是章偉燦因為是紹興上虞人吃不慣麻糍還鬧了笑話,這事之後一直為萬年山村民津津樂道。

天台縣是個山區縣,縣內的山平均海拔都是一千多米,為了發展好茶葉產業,章偉燦和茶葉收購員們腳蹬布鞋,手拿柴刀,徒步翻山越嶺,每次都要耗費好幾小時在山路上。冬天的時候因為道路冰凍,在路上消耗的時間就更久,天台的每一座大山都留下了他們辛勤的汗水。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章偉燦和茶葉收購員們用自己的技術幫助天台茶農生產和增加收入,一年下來能收購茶葉一萬多擔,茶園面積擴展到3萬畝,茶葉成為當時天台縣的稅收主要來源之一,對縣裡的稅收貢獻大於三分之一。

在章偉燦退休後,他還一心撲在茶產業發展上。2012年10月,他牽頭成立了由離退休黨員幹部中的技術骨幹組成的茶葉幫扶團,對口幫扶北山供銷合作社茶廠,每年2月—9月不定期到該廠開展理論培訓、技術指導、茶葉審評等活動。目前,已經累計幫扶20餘次,參與人數150餘人次。

在章偉燦這樣的老供銷合作社人的身上,體現的是幾十年來供銷合作社發展壯大過程中與廣大農民保持血肉聯繫的生動寫照,它是供銷合作社文化的精髓,更是應該繼承和弘揚的寶貴財富。在他們的身上,我們學到了堅守的力量,這種精神的力量會支撐著新一代供銷合作社人一路前行。

本期編輯/陸璐

監製/張帆

合作電話:010-63702668

投稿郵箱:gxwtg@126.com

2020年征訂開始啦!

歡迎訂閱《中華合作時報》,

供銷合作社自己的媒體,

不一樣的深度、不一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