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陸 璐
來源|交通運輸部網站、柯橋區供銷合作社
近日,交通運輸部公布了首批25個農村物流服務品牌,浙江紹興市柯橋「 交郵供銷融合發展」服務品牌成功入選,這 是浙江省入選的兩個服務品牌項目之一。
典型介紹
浙江紹興市柯橋區「交郵供銷融合發展」
柯橋區通過設施設備資源共享,構建新供銷城鄉商貿流通服務體系。
政府搭台,創設「最優化」環境。制定《農村物流網點建設三年計劃(2018—2020)》,按照每個網點2萬元的標準加大對農村物流網點投資補助。
部門推動,共建「新物流」體系。區供銷合作社成立全資公司「益統物流」,並整合多家民營企業,成立「民升物流」,實現快遞配送統一運營、統一管理。
企業唱戲,理順「建管運」機制。由「新供銷」負責三級配送體系建設和村級網點管理運營;「益統物流」負責快遞資源整合和倉儲建設;「民升物流」負責具體快遞配送業務,物流「建管運」機制進一步理順。
紹興柯橋區以農村物流為載體,推動快遞、電商與農村商貿融合發展,實現同倉、同車、同網、同配,資源集合程度提高了3倍以上,人員成本節省40%以上,配送效率提升2倍,利潤增加35%左右。
「交郵+供銷模式」是一種集約化的農村物流配送模式,通過整合商貿、物流、快遞和農產品經營生產線,打造集倉儲、物流為一體的共建共享平台,實現「區級中轉、鎮級分撥、村級配送」的三級農村物流配送體系,是近年來交通運輸部提出的一項全國性農村物流品牌創建活動。「在降低農村物流運營成本的同時,也讓村民享受到了良好的快遞服務。」柯橋區供銷合作社副主任全小鋒說, 目前,通過區供銷合作社旗下的物流品牌和其他快遞企業共同參與,憑藉散布於各村的「新供銷」服務網點,柯橋區不少鎮街的農村物流已實現同倉、同車、同網、同配。
「市場存在局限、產銷信息不對稱、物流運輸困難……不少別具特色的農特產品,往往因為這些因素,成了制約農民增收的瓶頸、鄉村振興的絆腳石,『交郵+供銷模式』農村物流服務體系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柯橋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政府牽頭、行業引導,加大財政投入,整合區域內8家主流快遞企業資源,利用建制村、社區廣泛遍布的供銷超市為基層網點,規劃統一的班線,徹底解決了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難題,實現「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上行」的雙向流通。
截至4月底,「區級中轉、鎮級分撥、村級配送」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初步形成,柯橋全區已建成村級物流網點233個,南部區塊率先實現農村物流網點全覆蓋,物流運維成本較原先下降30%以上,配送人員收入增長近40%。去年6月份建成並啟用的新農村電商配送中心,引進快遞直線自動分揀系統,目前該配送中心日均派件量達1.2萬件。在此基礎上,該項目不斷拓展外延,提高柯橋「物流+」品牌附加值,充分利用全區村級全覆蓋的512個「供銷·淘實惠」電商網點,推動農村物流與農村商貿融合發展。
目前,柯橋區的大多數街道快遞物流都能直接到村,但平水、王壇、稽東、夏履、湖塘等幾個山區鎮(街道)快遞物流服務僅僅只是輻射集鎮周邊行政村,一些偏遠行政村還無法直接收發快遞,當地群眾深感不便,要求快遞到村的呼聲比較強烈。
於是,今年柯橋區供銷合作社將與郵管局等其他有關局辦、區內各鎮街合作,建設柯橋區山區電商物流服務 「村村通」工程,該項目已列入2020年柯橋區政府民生實事工程。項目計劃2020年底前在平水、王壇、稽東、夏履、湖塘等5個鎮街,按照「一村一點」,區域中轉共配的模式,建設村級電商物流網點(村級綜合服務站)和區域物流中轉站,實現山區物流網絡全覆蓋、快遞服務全覆蓋。在漓渚、福全、蘭亭已基本實現「村村通」的3個鎮街,通過郵管局加強監督管理,督促快遞企業規範經營,來鞏固提升電商物流服務水平。同時,在平水配套建設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形成完整的區域物流網絡,暢通山區農產品上行通道,實現「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方便山區農民生產生活。
責編 |王勇
監製|於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