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粉≠潮汕粿條!再把潮汕粿條說成河粉,我跟你急!

2019-07-08     潮汕說

在廣東的大街小巷,「粉」幾乎可以算得上最常見的食物了,而且從不起眼的早餐檔再到高檔餐廳,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這麼說吧,粉的地位,在北方就和「面」的地位是一樣的。

當然,在廣東一眾多粉中,主要分為河粉和粿條兩大派系。雖然同屬於粉,但是無論是原料、口感、還是做法還是有區別。

在廣東也經常容易鬧誤會,當我在一家號稱正宗潮汕菜館裡點了一碗潮汕粿條,而端上來的卻是一碗河粉的時候。excuse me?今天我們就來縷一縷他兩的區別!!!

1. 原料不同

河粉豐富,粿條單一

河粉

1860年左右源自廣州沙河,所以又稱為沙河粉。河粉的原料是大米。將大米磨成米漿,再加入其它的粉。例如薯粉和生粉。

上蒸籠蒸成片狀,涼後切成條狀。

由於加入了其它粉,河粉的味道比較大。顏色偏向透明

粿條

潮汕粿條的製作原料和方法與河粉相似。也是用米漿製成。但是其它粉的比重控制在最低。所以米味比較重。顏色不透明呈乳白色

2.口感不同

河粉軟粘,粿條順滑爽口

粿條

粿條通常比河粉厚,寬度比河粉窄。口感順滑爽口,煮過頭容易斷。

粿條前後兩面都是一樣的,直滑亮麗,沒那些凹凸不平整的東西,顏色呈乳色不透明,捏起來稍微有點硬度,沒那麼大彈性。

現在很出名的揭陽粿條,粿條寬度很窄,幾乎就是河粉的二分之一

河粉

河粉的口感偏軟黏,彈性非常好不容易斷。入口彈牙,有韌道~

河粉較寬,邊緣常常有兩條比較高且明顯的線,顯得中間部分凹下去。而且,河粉通常一面光滑,一面粗糙

3.做法不同

粿條以濕為主,河粉偏干

粿條

桐坑粿條

說起桐坑粿條,潮汕三市的小夥伴一定不陌生。粿條出了名的細。鮮嫩的牛肉經師傅精湛的刀工改小,和芥藍番茄一起炒,再加上少許沙茶醬,連湯汁都可以吃~

腸粉

在廣州,潮妹最心心念的就是潮汕的腸粉,粿皮很薄,通透滑口

生蚝、豬肉、豆芽、生菜、豬肉、蝦做餡,再配上兩杯功夫茶,美滋滋~

醬油帶點甜味,加上特質的「菜脯」。吃一口腸粉,粿皮帶著汁水一起滑進喉嚨,實在太美味。

牛肉粿條

對於潮汕人來說,粿條純純的米香味,便是家鄉的安全感。鮮嫩的牛肉加上粿條、生菜,再淋上清亮的湯。這是牛肉粿條最簡易也是最美味的步驟。

撥開牛肉,底下是素淡的粿條。滑口卻有彈性~

粿汁

潮汕的「粿汁」可不是我們平時喝的「果汁」,而是用糯米漿製成,再倒入蒸具蒸熟後放自然冷卻。在倒之前,蒸具的底部還要要用食用油搽均衡。可以說製作考究啦。

晾乾後的粿汁皮晶瑩剔透,米香濃郁。最後將粿汁皮切成小三角形的小塊。放鍋里煮,煮到每一片都熟透,柔中帶韌。再加入「蔥珠」,香氣逼人~

淋上淺棕色的滷汁,加上鹵豬腸、滷蛋、豆乾菜尾等。

粿汁要趁熱吃,非常爽口,米香濃郁,越吃越有味!

河粉

豬肉卷粉

把調製好的米漿平鋪放在蒸櫃中,再放入瘦豬肉,掌握好火候。

蒸熟後把它切成小塊,方便入口。撒上蔥花淋上醬油

卷粉皮較厚,吃起來十分有勁道搭配鮮甜的豬肉,越嚼越香。

炒河粉

把腌制過的牛肉炒至半熟,再加入菜、洋蔥、河粉大火快炒,最後淋上醬汁給河粉上色

夾起來沒有多餘的油和豉油留在碟上,干身又爽口,入口不粘牙也不彈牙,有點韌勁卻又恰到好處。

撈河粉

河粉色白晶瑩,皮薄細嫩,味香軟滑。撈粉醬料一定要加入老抽和菲菜油。

用筷子攪拌一下,白芝麻和蒜香撲面而來。夾一口吃,十分爽滑~

涼拌河粉

河粉,當然還少不了涼拌的吃法。晶瑩剔透的河粉伴著秘制的醬料,一口咬下去,濃郁的醬料味蔓延在口腔。加入青瓜、花生、木耳碎。吃起來十分爽脆!

粿條、河粉這麼多種吃法看得眼花繚亂,

要問小編最喜歡吃哪一款,

我不管 !潮汕粿條搭配牛肉永遠排第一!

粿條和河粉你中意哪款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NSCmwBmyVoG_1Zvr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