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自製定製電源線中級教程

2020-04-02     什麼值得買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SMZDM.COM|作者:神秘消逝

一、前言

作為一個喜歡折騰和熱愛DIY的中年玩家,目前裝機偏愛小而美的ITX機箱。

玩ITX機箱裝機,首選機箱,次選硬體搭配,但由於ITX機箱內部空間比較緊湊,選用定製線同樣是繞不開的門檻。目前本人由量產的ITX機箱到現在玩個性定製ITX機箱;自從將機箱由量產的Ncase M1更換為個性定製的暗能量黑洞S之後,原本賊船SF600的原裝電源線雖然能用在暗能量黑洞S這個機箱上,但是部分線材稍顯太長,再加上線徑比較粗,藏線困難,裝機完成後堆積在一起,影響美觀和散熱,所以自己重新製作了一套藍綠混編的鍍銀定製線,來適配這個機箱。

個性化定製機箱可以隨意增加自己喜歡的logo圖案,我在機箱正面增加了NBA快船球星卡哇伊·里奧納德的名字縮寫K+號碼2,並結合他手掌形成的抽象logo。

自製定製線搭配定製機箱裝機成品圖一覽。

機箱頂蓋採用磁吸固定,揭開後可以看到頂部的走線示意。

ITX機箱基本沒有多餘空間可以藏線,只能儘量把線型理順和彎好。

對於適配不同的機箱裝機走線和藏線,經過不斷的錘鍊,自吹自擂小聲說一句,個人感覺現在的技術尚算過得去。

二、前期準備工作

俗話說得好,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製作定製線,必須準備齊全工具和線材。

上圖的物品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分別是,退針器、半鍍金端子(高低腳公用端子/高低腳SATA端子)、萬用表、壓線鉗、剝線鉗、膠殼(公)、皮尺、18awg草綠鍍銀線、18awg透藍鍍銀線、18awg紫色矽膠線和線序表。

部分配件貓寶入手,購買價格如上。

找相對靠譜的人製作一套定製線目前貓寶大概300元上下,這個價錢完全可以自己把工具線材買全,視乎機箱大小,熟練的話完全可以自行完成三到四次左右的定製線。

以下是必備工具展示:

退針器,把壓好端子的線材錯塞進膠殼弄錯線序可以反向操作將線材取出,屬於必備工具;生手不備用這件工具那就得多準備幾套線材、端子和膠殼來容錯。

退針器針頭操作不好及其容易彎曲,建議入手兩把。

萬用表,作線前後用來測試定製線和原裝線線序是否一致,以防自己粗心大意塞錯埠弄錯線序。

同樣屬於必備工具,只做測試的話挑價格合適的購買即可,無需在意品牌。

壓線鉗,型號SN-28B,沒有這把工具就壓不了端子,一定要準備,購買相同型號即可。

剝線鉗兼剪線鉗。

手法好的話可以用剪刀和介紙刀替代,不過有剝線鉗可以大大提升效率,建議還是準備一把,能剝18awg以下的線材即可,無需在意品牌。

以下是必備線材膠殼端子展示:

半鍍金高低腳sata端子,那個是高腳那個是低腳一對比很容易辨別,低腳壓單線,高腳壓雙線串聯。

用途:硬碟供電線端子。

半鍍金高低腳公用母端子,同樣是低腳壓單線高腳壓雙線。

除硬碟供電線不需要採用這種端子外,其他主板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線均需要這種端子。

10+18的白色膠殼,只適用賊船奇葩的電源接口,需要三串一做成24P,連接主板。

如何購買合適自己電源線的膠殼,經驗不足的話按圖索驥才是正途,可以對照原裝的電源線接頭,逐一細選。

同樣是18AWG的鍍銀線和矽膠線,兩者線芯一致,但是矽膠線皮厚度大,明顯粗一圈。

材料和工具展示完畢。

關於端子(母)的選擇,基本是通用的無需在意品牌,選擇半鍍金即可,一套定製線約需要100個端子(母),牢記宜多不宜少,還需記得高腳端子壓雙線串聯,低腳端子壓單線,按照自己的需求合理搭配高低腳端子。

關於sata端子的選擇,捷仕美的半鍍金最佳,一般一個3.5/2.5硬碟供電五線需要5個,視自己硬碟多少合理準備多兩到三套端子。

關於線材選擇,鍍銀線還是矽膠線看個人喜好,兩種線材各有優點,矽膠線走線方便,鍍銀線顏值高;但是按照個人的實踐經驗鍍銀線線徑最好選擇18awg,矽膠線線徑最好選擇20awg的;線徑太粗的話走線占空間多,太細的話壓線裝膠殼比較困難。

關於膠殼的選擇,無需在意品牌,由於各大電源品牌的電源接口不是通用的,按圖索驥選擇適合自己電源接口的即可;主板、CPU、顯卡端則是通用的。

三、進階製作流程

在製作定製線之前,部分硬體如主板、電源可以先裝上機箱,自己思考如何走線,利用什麼位置藏線,並仔細用皮尺丈量長度,皮尺的丈量的時候適當預留2-3cm長度,不要過於緊湊;要不然到最後辛苦做出來的線差一點長度駁接不上,相信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是崩潰的。

至於如何走線藏線才美觀好看,這屬於個人經驗累積或者喜好,其他人教不了的,只能是自己多做線和多裝機錘鍊累積。

這份是賊船SF600的線序表,本人多方考證金牌和白金均是一致,SF450、SF600和SF750線序均一致的。

需要注意的是線序表上羅列出來的字母編號代表意義:

1:MB是主板接口,CPU是處理器接口,PCIE是顯卡接口,SATA是硬碟接口,大4P一般接風扇。

2:PSU side指的是電源側。

3:線序圖圖標上下凸起處,指代膠殼的卡扣方向,實際要一一對應。

常用的電源,如賊船經典的SFX電源SF600或者SF450,RM系列電源,或者銀欣的SFX或者SFX-L系列電源等等,搜尋引擎相關電源型號,應該有很大幾率會找到相應的電源線線序表,直接下載保存即可,不過以防萬一最好還是複測原裝線對比一下是否準確。

非常用電源就要自己先對電源線的相序,做好線序表。

本人已經製作完成的成品線一覽。

對於適配暗能量黑洞S這個機箱的定製線個人選擇了藍綠混色的鍍銀線,配合白色的膠殼,方顯中年玩家的悶騷本色。

注1:銀色的鍍銀線剝皮後線芯和外皮顏色過於接近,新手壓端子的時候很難辨別,所以不建議選擇銀色鍍銀線上手做線。

注2:SF600的主板電源線線數比較多,混色分層(上排埠一種顏色下排埠一種顏色,或者單數埠一種顏色雙數埠一種顏色)會比較容易記憶,塞壓端子時沒有那麼容易失誤。

先按自己事先量好的長度剪裁線材。剪裁長度一定要一致,長短差太多的話,製作完成後的定製線不容易捋直。

用剝線鉗把鍍銀線剝出3mm到5mm左右的線芯。

需要注意的是,線芯和端子的連接如上圖所示,牢記不要錯。

所有線剪裁併剝好線芯之後就可以壓線了,也可以剝一條壓一條,反正怎麼舒服怎麼來。

對比之前的的初級教程,在壓端子這一步我總結了一下稍微更有技巧的經驗。

端子先放進壓線鉗對應的凹槽,壓線鉗握持到半緊,使端子不會從壓線鉗的凹槽掉出。

這裡要注意的重點是端子不壓線的凸起不要誤觸進壓線鉗。

鍍銀線從壓線鉗半緊的端子口塞進去,到達端子不壓的凸起處即可壓緊。壓製成型後,不壓的卡扣剛好外露在壓線鉗外。

細心操作,即可製作出相對完美的定製線。

這根串聯的線是用在硬碟sata接口供電的,兩塊距離很近的硬碟掛載在一起使用,只適宜本人的暗能量黑洞機箱。

定製線塞壓進膠殼後即可根據線序表使用萬用表複測線序,以防自己出錯。


四、裝機走線演示

以下是暗能量黑洞S的機箱裝機走線演示。

剛剛演示製作那條硬碟供電線,就是用在此處前面板掛載的這兩塊硬碟上。

先把前面板的硬碟掛載好(需要拆開側板),SATA供電線從開關機鍵和USB接口的空隙穿越固定,主板的供電線先放置在邊角固定好。

裝好側板之後放置好主板,接好USB接口和開關按鈕的線,理順相關線材。

固定好主板,連接CPU供電線、硬碟的數據線、開關機按鈕和USB接口,並把背部的風扇裝好(背部的兩個8025風扇用膠釘鎖緊安裝,需要先拆開背板安裝好風扇之後再裝回背板,用螺絲的話倒是可以直接擰緊安裝)。

顯卡接入主板,走線示意圖,需要先拆掉顯卡供電接口前的機箱固定支架安裝好顯卡之後裝回固定。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自製定製電源線中級教程

安裝電源和固態,並彎好線材的弧度。

安裝好散熱器。貓頭鷹U9S,ITX機箱適配的小塔散熱首選。

值得注意的是,散熱器的風扇需要稍微往上提才不會和幻光戟的馬甲衝突,側面看始終會把幻光戟的RGB燈擋掉一部分。

開機正常運行,大功告成,可以把機箱剩餘的頂蓋、側板組裝好。

正式裝機之前不要忽略對定製線的線序複測,切記不要忘記。

正式裝機之前不要忽略對定製線的線序複測,切記不要忘記。

正式裝機之前不要忽略對定製線的線序複測,切記不要忘記。


金牌裝機單:8.7L的小鋼炮--我心中半完美的ITX機箱暗能量黑洞S裝機#大男孩的快樂#徵稿活動火熱進行中。只要投稿就有50金幣等你拿,更有三千元樂高大獎與達人Z計劃專屬權益等待優秀的你~>活動詳情戳這裡神秘消逝|贊96評論153收藏433查看詳情

更加具體的裝機流程和硬體搭配可以查看我之前的原創文章。

五、個人心得匯總

1、為什麼DIY裝機要使用自製定製電源線?

itx機箱內部空間緊湊,使用定製線裝機時走線藏線容易,完成之後線型美觀;並且可以充分發揚DIY的折騰精神。

2、自製定製線對初學者來說困難嗎?

只要膽大心細,準備工作做好,工具齊全,稍作實踐練習和總結經驗,其實比較簡單。

雖然製作定製線看似難度不大,但是以下幾點還是需要牢記並注意:

1、對比電源線複測相序表,一定要準確,不放心就多測幾次,相序錯了硬體可能會boom。

2、線芯的剝線長度為3~5mm。

3、壓端子時注意三個凸起的針腳和線芯的連接部位要一一對應。

4、塞端子時注意按照相序表的順序。

5、製作完成之後定製線要和相序表進行複測比對。

6、作為一個過來人,個人建議多備幾套膠殼和端子。萬一端子塞錯了或連線交叉較多,對退針器使用不太不熟練的話,退端子的操作,你會發現這是個很痛苦的流程;塞端子的時候怕不緊,退端子的時候你會後悔塞得太緊。

六、結束語

定製線的製作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多練習兩三次,自己總結一下經驗,實操的時候膽大心細,都可以自己製作出符合自己在用機箱長度要求的定製線。但是要更進一步,如使用熱縮套和線梳製作出更加統一美觀的定製線,則需多加實操,從實踐中得真知。

作為一個DIY玩家,我覺得無論裝機、製作定製線、極限超頻,追求的都是在反覆折騰過程中的不斷探索和研究的愉悅,克服種種難題之後成功的快感。

本文發布於:色魔張大媽(www.smzdm.com),原創作者:神秘消逝!

全文over,謝謝觀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oTeQXEBrZ4kL1Vic3l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