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位於南陽市方城縣清河鎮王營村的產業孵化園內,一度按下「暫停鍵」的沉寂車間又傳出機器的轟鳴。華聯製衣廠扶貧車間裡,每天有四五十名工人爭分奪秒地加緊生產。
崔花青是王營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兩年,村裡推薦她到扶貧車間務工,每個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2019年,崔花青一家光榮地脫了貧。由於前段時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扶貧車間一度停產。接到車間復工的通知後,崔花青第一時間就返崗上班了。「目前華聯製衣廠的員工返崗率達90%以上,工人們每天加班加點生產,爭取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造成的損失補回來。」華聯製衣廠負責人李新志說道。
連日來,方城縣的扶貧車間和扶貧基地已全面復工復產。田野里春意盎然,車間內生產正酣。為了實現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增收,方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成立了扶貧車間、扶貧基地復工復產工作專班,著力解決扶貧企業復工難題、摸清貧困勞動力就業需求、搭建用工對接平台,以崗位帶動扶貧,建立穩定增收長效機制,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方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馬金強介紹:「截至目前,全縣50個扶貧車間、300多個扶貧基地已全部復工,今年,全縣利用農業綜合保險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3777人,開發公益崗位2777個,為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開闢了源頭活水。」
通訊員張棟察 王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