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攀比有著「檸檬酸」般的心,父母需要正確的引導

2019-11-02     BaBa很忙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一次朋友聚會上,媽媽帶著2歲多的女兒參加。朋友也帶了自己的孩子過來,2歲多的女兒在旁邊和哥哥姐姐一起玩得很心。媽媽看到朋友1歲多的寶寶很可愛,伸手把寶寶抱過來,逗寶寶開心。

女兒看到,馬上扔掉玩具,跑到媽媽面前大哭起來,伸手要媽媽抱她。媽媽只好把寶寶還給朋友,抱起女兒。女兒才停止哭泣,緊緊地抱著媽媽不放手。

像女兒的這種攀比和嫉妒的心理情感是天生,剛剛出身不久的寶寶也會存在這種心理。孩子的攀比和嫉妒情感比大人的要複雜多。它包含著很多不開心的情緒,有傷心、害怕、擔心、敵意、焦慮、猜疑、消沉……等一系列,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加複雜。

剛開始孩子在一些相處上的細節顯得愛吃醋、愛攀比、愛生氣、沒有氣度。但慢慢的在孩子內心積累,孩子會浙浙的產生出比如怨恨、討厭等不良的心理,孩子的性格變得內向、古怪,對身邊的人態度以、舉止很不友善,很難相處。

孩子攀比和嫉妒心的行為表現

家長在日常中細心去觀察孩子的一些行為舉止,有些時候孩子的攀比和嫉妒被家長忽略掉了。

1、直接的「主觀的推測」

孩子在認識某件事物的時候,會以自己的主觀判斷和揣測出發,以是否滿足自己的意願為準則,一有身邊發生的事情與自己的想像中的一樣。孩子就會產生不開心,不滿和嫉妒等不良情緒。

2、立刻明顯的「辯駁」

孩子不像大人那樣,懂得掩飾自己的情緒,說話有分寸,圓滑。童言無忌,孩子會直接表達自己當時的內心情緒,不會去管當事人的感受和周圍的人看法。孩子有時因為嫉妒而直接去「反駁」他人的行為,容易給他人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3、乾脆對抗「破壞」

孩子因為年齡小,對很多事情的認識還不成熟。對因攀比和嫉妒產生的不良情緒會直接爆發出來,並且將責任歸罪於自己所攀比和嫉妒的人,有時還會對自己要嫉妒不滿的人做出直對抗的「破壞」。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遠離攀比和嫉妒的危害

每個孩子的性格和情況都有差異,有些行為是可以理解。

著名詩人泰戈爾說過「孤獨的花兒,不要嫉妒繁密的刺兒。」

當攀比和嫉妒影響到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時,家長就要去干幫孩子矯正過來。正確地去引導孩子。

1、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孩子心裡是強烈需要誇讚和表楊,家長要去關注孩子長處和優點。給孩子誠心的讚賞和表揚,它會令孩子產生愉悅和自我肯定的感覺。

能夠幫孩子樹立自信心。家長不要總在孩子面前說:誰家的孩子多好,誰家的孩子多棒,這些是言語上給孩子心裡暗示。讓孩子會不自覺的產生自卑和攀比和嫉妒心。

2、培養孩子的道德修養

現在的孩子應有盡有,各種各樣的玩具堆滿房間。但他們的活動範圍和接觸的人過於狹小。變得以自我為中心,性格比較執著、固執、驕氣,有時候會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情生氣,甚至大吵大鬧。因此,家長應讓孩子多與人交往,接納和理解他人,有一顆寬容之心是在人際活動中培養出來,著重孩子的道德修養很重要。

3、充實孩子的精神生活,塑造孩子健康心理

家長除了照顧孩子的基本生活起居和輔導好孩子的學習。同時也要注重孩子的精神生活。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多帶孩子去郊遊、遠遊、去野炊等等。鼓勵孩子去參加有益身心的社會公益活動、體育鍛鍊、音樂藝術展覽等,培養他們琴、棋、書、畫、音、體、美全面發展,幫助孩子塑造健康的心理。

4、讓孩子學會正確評價他人

孩子有優點和缺點,強烈的自尊心,都要求進步,受到家長和老師的肯定或表揚。當孩子失敗或沒有做好時,家長就要及時去引導孩子。

讓他看到自己的缺點,了解別人的優點。什麼才是正常聽競爭。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積極的面對人生的種種困難,避免產生攀比和嫉妒。

孩子的攀比和嫉妒是人生成長道路上的調味劑,是每個人天生自帶的功能特質,也可以說是孩子提升自我能力的一種動力。家長要給予孩子正確的教導,讓孩子能夠正確的去處理這種情緒,孩子才能健康和快樂的成長。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Eo2M24BMH2_cNUg1t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