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兵馬俑,人們總是會想起《古今大戰秦俑情》、《尋秦記》等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這些作品的靈感都來源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一場觸動香港社會的重要展覽。那隻「蝴蝶」煽動翅膀帶來的是香港文藝界一次持久的秦俑熱,它的深刻影響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1
1986年初,香港回歸之前,一批來自陝西的特殊「客人」趕赴香港,他們肩負的是向香港市民展示中國悠久歷史與文化的重任。經過緊張的準備和布展,1986年2月,「秦始皇兵馬俑展」正式在香港開幕,這是秦始皇兵馬俑自1970年出土後首次踏上香港的土地,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與展覽一同配套的還有多種文化活動,當時發掘秦俑的袁仲一等多名專家也專程前往香港為香港市民開辦講座,在香港當地報紙發表文章介紹秦俑。
當時,由香港亞洲衛視製作,劉永、馮寶寶、米雪、劉松仁等明星主演的歷史大劇《秦始皇》正在熱播,一時間,秦始皇和兵馬俑成為了香港社會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這股「秦俑熱」在當時香港的文化圈影響深遠。
電視劇《秦始皇》海報。圖 | 豆瓣電影
電視劇《秦始皇》劇照。圖 | 豆瓣電影
就在展覽開展之後不久,1986年4月25日,一部由區丁平任導演,關錦鵬任副導演,邱剛健與文雋擔任編劇,張叔平擔任美術指導,當紅明星周潤發、林青霞、楊雪儀主演的電影《夢中人》上映。這部在今天鮮為人知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
電影《夢中人》海報。圖 | 豆瓣電影
留洋的音樂指揮家宋羽(周潤髮飾)回到香港,一次演出時突然產生幻覺,夢到一個相貌和他一模一樣的古代秦俑從水中浮起,還有一個身著古裝的古代女子。而同時,父親是曾參與秦始皇兵馬俑發掘的考古學家的珠寶設計師悅香(林青霞飾)也反覆作著同樣的夢,倆人都不知夢中人是誰。恰好這時,秦兵馬俑展在香港展出,兩人在秦俑展覽會場相遇,記憶得以恢復,方知是前世情緣延續到了今世……
電影《夢中人》劇照。圖 | 豆瓣電影
雖然以今天的眼光看,這部電影中涉及秦代部分的服裝、道具都有欠考究,台詞也因為過分追求詩意化而太過突兀,特別是對兵馬俑展開考古的部分,由於不熟悉,顯得過於兒戲漏洞百出。
但這部電影中宋羽、悅香兩人再會的鏡頭是在香港兵馬俑展的現場取景。電影通過鏡頭,為我們真實保留了當年兵馬俑展在香港舉辦的景象,也通過主角之口,表達了觀眾參觀時震撼的感受。
電影《夢中人》劇照。圖 | 豆瓣電影
而最重要的是,這個簡單的劇情卻打開了此後許多年流行的秦俑穿越題材的大門。
2
1986年的「秦始皇兵馬俑展」雖然只有短短四個月時間,但它在香港人的心中無疑投下了一塊不小的石塊,激起了一圈又一圈漣漪。
那時的香港面對即將回歸祖國,乃至回歸後生活如何等問題,確實有不少擔心與疑惑。秦俑展的到來,讓很多香港人,特別是文藝界人士看到了中國歷史的悠久、文物的興盛。這種文化的力量為他們注入了一針強心針。
1989年,李碧華女士出版了長篇小說《秦俑》,同年即被改編為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這部由程小東導演,張藝謀、鞏俐、于榮光主演的電影講述了一個與《夢中人》頗為相似的三世愛戀的故事。該片於1990年4月在香港上映,之後引入大陸地區,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海報。圖 | 豆瓣電影
鞏俐飾演的韓冬兒一襲紅衣含笑奔向火海的鏡頭也成了影史上的一個經典畫面。張藝謀在劇中眉頭緊鎖成一個篆書的「秦」字也是經典之一。
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劇照。圖 | 豆瓣電影
這部電影也讓內地的觀眾對秦俑千人千面的特點和高超的製作技術這些「未解之謎」有了樸素的答案——大家堅信因為秦始皇真的用了一隻真正的軍隊塑封進泥里,燒成陶俑才能做到如此逼真。
3
關於秦俑的熱潮還在延續。
1994年,香港著名作家黃易開始出版他的名作《尋秦記》。這次的主角終於擺脫了三世宿命的之類的奇情路線,開創了一條後來無數華語寫手前赴後繼的新小說流派——穿越文。小說描寫特種部隊軍官項少龍因為參與時間機器實驗,遭遇意外被送回了戰國晚期的諸侯爭霸時代,在那裡他拜墨家巨子為師,成為趙國大將,然後又扶持嬴政回秦國繼承王位,並最終助嬴政統一六國。
黃易名作《尋秦記》。圖 | 豆瓣
當然黃易最厲害的還是為穿越文創造了類似科幻小說阿西莫夫定律一樣的金科玉律,即穿越不可以改變原來的歷史線索,否則歷史的力量就會讓穿越者消失。在這樣的條框下,他筆下的項少龍成了戴著鐐銬的舞者,在不破壞歷史線索的情況下,為了自己的生存最終成為歷史的創造者與維護者。
2001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以小說《尋秦記》為藍本,經過精心改編與拍攝,製作了電視劇版的《尋秦記》,這部由古天樂、林峰、宣萱等明星主演的大劇一經播出就紅遍兩岸三地,讓人們再次感受到了秦俑的魅力。而古天樂塑造的項少龍也成了港劇古裝片的標杆式形象,為無數影迷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電視劇《尋秦記》海報。圖 | 豆瓣電影
4
此後,秦俑影視熱每隔幾年就要回潮一次。
2005年9月,由香港導演唐季禮執導,成龍、金喜善、梁家輝等主演的今古交錯,神話愛情影片《神話》上映。他延續了從《夢中人》、《尋秦記》以來的三世情緣和穿越傳統,又吸收了《古今大戰秦俑情》里的不老仙藥橋段。只不過,這次吃下不老藥的換成了來自異域的玉漱公主。
電影《神話》海報。圖 | 豆瓣電影
另外,片中設想出在秦始皇陵內使用外太空隕石造成微重力環境的腦洞,還有向《夢中人》致敬,選擇了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實景拍攝部分場景(在一號坑的修復區拍攝捐贈秦劍的情節)都是吸引人的亮點。
電影《神話》中捐贈秦劍的場景就在一號坑修復區完成拍攝。圖 | 豆瓣電影
2010年,由胡歌、白冰主演的電視劇版《神話》播出。2011年由杜淳、安以軒主演的電視劇版《古今大戰秦俑情》播出。
電視劇《古今大戰秦俑情》海報。圖 | 豆瓣電影
可以說,我們的許多文化景觀與記憶都是受到秦俑的啟發與影響而創作形成的,這種影響也一直影響到今天。
5
縱觀這些年的文化歷程,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秦始皇兵馬俑超越了單純的文物考古層面,成為中國文化面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今年10月1日是秦始皇兵馬俑發現45周年,也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前身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成立40周年(1979年10月1日建成開放)。
圖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網
謹以此文,祝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生日快樂,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們受到秦俑藝術魅力的感召,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
- 註:本文中關於李碧華女士《秦俑》一書的初次出版時間來自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跨媒介——港台敘事作品選讀》一書。本文搜集資料過程中感謝張姍姍女士與吳海雲先生的幫助。
作者:白城子下
西安人
版式設計:霹靂
請關注貞觀新浪微博:@貞觀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