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一碼通要先關注個人公眾號?曲江中海某小區的操作讓人看不懂

2020-02-25     貞觀


回西安以後,繼續悶在家中,靜等正式復工消息。這兩日,疫情形勢見緩,小區出入由兩日一次也開始放開。今天收到物業通知,說小區通用的紙質通行證要變,原來就一張簡單的票券樣式,大約許多人都已重溫這種稍顯復古的出場方式。


中海物業的原話是:


「第一,執行紙質通行證和電子碼並行政策,儘快轉換為電子碼。第二,出門條不限制人數和天數,回來時在出門條上寫明第一天的外出日期,第二天使用完成後收回。第三,進出提醒業主啟用電子碼,29日統一轉換。已使用電子碼的,管理員帳號登錄掃碼,點擊進入或者離開後,填寫測溫數字,提交!!!」


紙質通行證換成電子碼,更方便操作,便於疫情雖然放緩但仍不敢太大意的階段,符合現下需要逐漸過渡到正常生活的居民需求。我除了擔心從外地返回西安下高速的二維碼、返回西安後進小區的二維碼、以及正常進出小區的二維碼,復工人員健康二維碼,這幾個「碼」是不是互聯互通,會不會傻傻分不清楚,會不會人多點進去卡殼,再沒有什麼了。近來聽到的「碼」實在太多了。



我們物業很貼心地專門發了一個短視頻教程普及新的操作方式。


視頻加載中...


業主出入小區大門時,首先要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關注一個叫「西安關注」的公眾號,關注以後在對話框輸入關鍵詞「曲江」兩個字,得到曲江新區區民電子通行證的登記入口連結。「區民」這個稱呼倒是少見。


這條連結點進去以後就是西安市個人電子識別碼(簡稱「一碼通」)的登記平台,由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主辦的。


我認真核對了一下,確定這個「一碼通」的平台跟「西安發布」政府公眾號上公布的「一碼通」是一樣的。讓我擔心的是物業提供的這個叫「西安關注」的公眾號,註冊於去年10月份,雖然名稱上聽起來比較官方可靠,但它的帳號主體顯示,是一個廣東人註冊的個人公眾號,名稱先是從「附近快」改成「今日最佳方案」,又在一周前的2月17日改成「西安關注」,這樣的頻繁變更讓人忐忑。


再看公眾號里的內容,這個公眾號是從元旦才開始更新的。最初的兩篇分別是《馬雲2019這一年》和《任正非2019這一年》,餘下的幾篇大多是返程攻略、復工指南、核算檢測等跟疫情相關的信息整合。從成功學跳轉到疫情資訊,這個步子邁的有點大。


作為業主,我忍不住想,假如連結進去的是一個偽造的網站或者什麼釣魚網站,我們小區上千人的信息相當於全部裸奔。退一步想,即使像現在這樣連結的是正規的網站,所有業主必須先關注這個公眾號才能上傳信息,那麼這上千人,相當於變相給這個來路不明的公眾號在增粉。這種稀里糊塗被人當數字賣了的感覺讓人很不舒服。


我查了一下曲江防疫指揮部下發給物業的通知:


「曲江新區小區居民電子通行證登記管理平台已併入西安市個人電子碼(「一碼通」)系統,即日起各小區務必通過該系統管理人員出入,加快居民掃碼註冊。在小區各出入口、各單元門口張貼一碼通或曲江新區小區居民電子通行證管理平台二維碼,並在微信群等平台推送教程。」


我試著問了在曲江另一個小區的朋友,他說他們小區就在群里發了個這:


我再查了一下,今天發布的《西安市全面應用「一碼通」實施疫情精準防控的通告》說,決定在全市範圍內全面應用西安市個人電子識別碼(簡稱「一碼通」),按照不同風險級別分「紅黃綠」三色動態管理,停用西安市域原各社區、單位自行發放的個人通行證明,所有西安市域內人員及返(來)西安人員必須主動註冊申領。


讓人迷惑的是,明明是可以直接發一個統一的二維碼就解決的事情,為什麼要多一道手續呢?除了直接掃碼,也可以通過關注西安大數據局的「西安大數據」或者「西安發布」這種官方渠道登記註冊,為什麼要關注一個個人公眾號呢?


作者 | 曲江區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Pb5gXABgx9BqZZIFm_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