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我家在一年前就經歷過

2020-02-14     貞觀


2019年12月中旬,我跟遠在湖北老家的爸媽商量今年提前到西安來過年,相比於湖北冬天的寒冷潮濕,西安的暖氣對老年人來說要舒服得多,因為不想在人流眾多的春運時期坐火車,再加上想陪我姥姥過完春節再過來,於是老兩口買了大年初四到西安的機票。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寫了。1月23日,武漢市封城,湖北省其他十六個地市也陸續封城,我的老家在25日早上六點開始封城,機動車被禁止上路行駛,各家一周只允許一個人出門買菜,我爸媽只能退了機票,乖乖待在家裡,按照要求,跟所有人一起,靜待病魔退去。


對於這一切,老兩口沒有抱怨,只是心有餘悸,因為早在前年年底,我家就有人經歷過一次不明病毒感染引起重症肺炎。


圖片來自網絡


2018年12月底,我在跟妹妹聊天的時候,她不經意提到妹夫感冒了,咳嗽得很厲害,精神狀態很差,在離家近的門診打了好幾天吊瓶也不見好,我說那要不然去區醫院看看吧,不然人挺受罪的,她說行,然後我倆又聊起了她剛滿兩歲多的孩子和其他話題。畢竟在我們的共同認知里,對於剛滿三十歲的青年男人來說,感冒確實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病。


又過了一周左右,我妹說妹夫這幾天一直在區里最好的醫院打針,但是沒什麼用,已經開始發起了將近四十度的高燒,並且出現了很嚴重的呼吸困難的症狀,醫生建議轉院到市中心醫院去繼續治療。我心裡咯噔一下,看來妹夫的情況應該不太好,不然醫生也不會建議轉院。


當天中午十二點,妹夫插著呼吸機被120急救車轉到了市裡的中心醫院,然而還沒等大伙兒喘口氣,妹夫的身體就急轉直下,醫院CT顯示病人已經是一對「大白肺」,無法自主呼吸也就意味著呼吸機對他來說已經沒用了。當晚7點,他被推進ICU病房搶救,醫生給家屬下了好幾次「病危通知書」,妹夫年邁的父母在醫生辦公桌前哭到崩潰,看似冷靜的妹妹也一直都是懵的,誰都沒想到一場看似普通的感冒會引起這麼嚴重的後果。


醫生跟妹妹介紹說:「醫院剛引進了一種新的技術叫做ECMO,就是體外膜肺氧合,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在體外給病人再造一個人工肺給身體提供必須的氧氣,在此期間,讓病人的肺部得到充分的治療和休息,以此爭取恢復的時間,至於病人最終能不能恢復,得看個人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目前除了這個技術,已經沒有別的治療可以給他做了,但是這個機器的運轉費用很高,開機費用是10萬,每天的運轉費用和耗材加在一起是2—3萬元,這對一般家庭來說是很難承受的,所以你們好好考慮一下。」


ECMO裝置圖 | 圖源:maxhealthcare


妹妹跟勉強冷靜下來的雙方父母一合計,決心無論如何都要把錢湊足來救人,於是包括我爸媽在內的兩大家人兵分三路,一路人馬去籌錢;一路去照顧病人,哪怕是24小時守在ICU門口,醫生出來說需要什麼就能及時給提供什麼。


由於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妹夫是因為不明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擔心會傳染給其他家人,所以還有一路人馬去妹妹家裡做消毒工作並且照顧兩歲多的孩子,戴口罩、噴洒酒精和84消毒水進行消毒,好在家裡並沒有其他人被感染。


湊足錢以後,全家人能做的就只有等,所有人都覺得度日如年卻又毫無辦法,只能靜靜等待病房裡的消息,妹妹說從來沒覺得日子有這麼難熬過,吃不下、睡不著,心裡憋著一股氣又不知道撒給誰,每天感覺都快要倒下。


就這樣,一個禮拜、兩個禮拜、三個禮拜......二十多天過去了,病房裡終於傳來了好消息,在醫生的精心照料下,妹夫的肺部開始重新進行自主呼吸,可以撤下ECMO機器,上普通呼吸機了,人也逐漸清醒過來。


再過了一周左右,呼吸機也被撤下,妹夫被轉到了普通病房等待身體恢復就可以出院了,等我們見到他時,他已經瘦了20多斤,像變了個人一樣的話少、憔悴,終於見到了從死神手裡搶回來的親人,全家人一個個都熱淚盈眶,話里話外都充滿了劫後餘生的慶幸,還好,年邁的父母沒有失去兒子,稚嫩的孩子沒有失去父親。


整個治療總共花費60多萬,需要個人承擔的大約40萬,正好妹夫家有間房子面臨拆遷,三線城市本就不多的拆遷款基本全都花在了這次治病上面。


事後,妹妹心有餘悸地說,如果不是正巧趕上市中心醫院引進了新的ECOMO技術從而成為受益人,或者沒有碰到房屋拆遷一時半會兒拿不出這麼多錢,也就是沒法治、沒有錢兩者二選一,人都是保不住的。這種讓人後背發涼的恐懼感一直到兩年後的今天都時不時會讓妹妹從噩夢中驚醒。


妹夫也留下了後遺症,身體和心理上都有,生病前他的胃口很好,病中長時間的無法進食讓胃變得不太好,吃不下,消化能力也很差,最嚴重的是他的肺部受到的損傷是不可逆的,咳嗽、氣喘這些症狀將伴隨他一生。當然,更嚴重的還是心理上,他變得非常膽小、脆弱和敏感,一點點小感冒就要到中心醫院去住院治療,人多的家庭聚會他也不敢出席,生怕會再來一次,妹妹不經意的話也會被他理解為對他的嫌棄。


雖然已經過去兩年了,但是有些事情留下的痕跡一直都在。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前,家裡老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固執,霧霾天、流感爆發季的時候勸他們戴口罩之類的話說再多他們都會當耳旁風,可是當他們親眼目睹一個身體健康的年輕人被病毒差點打敗的恐怖場景之後,就變得特別謹慎和聽話,人多的公眾場所戴口罩、回家自覺洗手、時不時給家裡消消毒,進嘴裡的東西一定要特別注意......全家人都被這場不明病毒引起的重症肺炎改變了,也許時間可以磨平很多東西,但疾病所帶來的痛苦永遠不會被人忘記。


圖片來自網絡


最近這段時間,我跟所有人一樣閉關在家,每天都會關注新冠肺炎的消息,在宏大的社會環境和輿論主導下,個體的悲歡很容易被裹挾、被埋沒而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人們的情緒從來都不是共通的,陌生小家庭的悲劇都只是增添社會氛圍的數字,唯有相似的經歷才能喚起他人難得的共鳴。


每次看到重症患者的數字,兩年前的一幕幕場景又變得清晰起來,那些數字背後有相似的家庭正在進行場景重現,他們的絕望與期盼我都能體會,除了為他們捐款,我很多時候都有一種無力感,只能默默祈禱這些家庭能早日渡過難關,像兩年前的我家一樣,雖然歷經艱險,結果總還是積極的。


而在面對這種比兩年前妹夫所得的更具傳染性更兇險的疾病時,我對當下所實行的一切限制出行、消毒等措施都是可以理解並積極配合的,只有親眼目睹了身邊人所經歷的一切之後,才會明白生命遠比你想像得脆弱,也只有懂得了生命的珍貴,才會真正和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一起,過好當下的每一份、每一秒,畢竟,生命的真正意義也正是蘊含在這些艱難困頓的日子之中。


作者 | 文西 | 媒體工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o_HQ3ABjYh_GJGVD4V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