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如果被人欺騙是註定的,與其讓別人騙,不如讓漂亮姑娘騙

2019-07-08     私家視角

文人自古多情種,王朔也不其然。

王朔的紅顏知己(紅知)眾多,近些年出名的有「一怒為紅顏」的王子文,早一些的有「范兒正,標準邋遢帥」的徐靜蕾,榜上還有王安憶、池莉、王海鴒、曾子墨等。其中曾子墨還一度被王朔奉為「偶像」,贊她范兒正,「林徽因以後就沒有這麼正的范兒了」,兩人經常互發簡訊,好的不得了。

對於女人,王朔有句名言:

「初次見面無從識別時,我一般傾向相信女的,女的里傾向相信年輕女子,年輕女子中又傾向相信那些漂亮姑娘,漂亮姑娘中又傾向相信生活無憂的。因為這類人群社會壓力比其他人群要小,人性得以保存相對完好,環境允許她們善良,她們也沒理由不善良。再說如果被人欺騙是註定的,與其讓別人騙,不如讓漂亮姑娘騙!」

不過能騙過王朔的人不多,包括女人。王子文說,王朔是她的「精神枕頭」。可以說,王朔是人群當中的最聰明的一小撮。

作家馮唐認為王朔氣質里的精明一直就沒變過,「是一種北京街面上的精明,屬於天資加幼功,過了十來歲,基本學不來。相比劉邦和朱元璋的那種精明,小些,溫柔些,局限些,和韋小寶的類似;相比江浙滬一帶的精明,大些,隱蔽些,明快決斷些。」

他說王朔道行太高,看似放蕩不羈,談笑無忌,其實誰能得罪,誰不該得罪,他是心裡門清。「表面看鋒利狷狂,其實不該得罪的都沒得罪,不該說的一句都沒說。」這是一個從小就不吃眼前虧的聰明人。

中年王朔罵的不是半截入土的就是正在發育的。被罵的半截入土的,念過大學本科都能看出是垃圾;被罵的正在發育的,仔細挑選,想扒拉出來半個二十六歲寫出《妻妾成群》的蘇童,都不可能。

當年王朔在海軍服役,結果接電話時候罵人,被那個老兵找上門來,他一看不是對手,就乾脆利索的道歉認輸:哥哥我錯了!

王朔教訓媒體的時候就說「別給臉不要臉,道歉有那麼難嗎?錯了就是錯了!」2007年,因為復出時候談及楊瀾夫婦的話被媒體登了出來,他指著記者罵了十幾分鐘,後來他說已經發簡訊給楊瀾道歉了,「我樂意給女人道歉!給女人道歉不丟人!」當年郭敬明抄襲風波,王朔就批評小孩子不懂事——死不認錯太丟份兒,你正大光明的去道歉才光榮啊。

1984年,王朔認識了北京舞蹈學院的沈旭佳,他就請「男閨蜜」馬未都去看舞劇《屈原》,票就一張,而他自己作為演員家屬進去的——找了個這麼漂亮的女朋友(王朔說是「國色」,「濃妝佳,淡妝亦佳,蓬頭垢面不掩國色」當時沈旭佳追求者眾多),他心裡得意啊。

王朔是真愛沈旭佳,他曾多次說過,「是沈旭佳成就了王朔」。4年後女兒咪咪出生,但王朔的心太野,加上他名氣太大,身邊多的是文藝女青年,這樣一個情種,哪受得了女妖精柔情蜜意織就的情網啊。

女作家洪晃大概是看不慣,就在微博上這麼說:有一個作家的家庭就是這樣的組合。這位男作家經常在外面有不軌行為,甚至這些事情都是在自己老婆眼皮底下發生的。比如有一次,他的情人公開和他的夫人對峙,說:「我已經在你家大搖大擺出出入入,你就把他讓給我吧。」他夫人非常鎮靜地對這個比她小二十歲的姑娘說:「你不懂,我是他媽,你代替不了我。」

可一個女人和孩子終究是拴不住王朔的心,他在多年後回憶往事,說自己那天走的時候看著女兒慌張害怕的眼神,覺得這輩子也無法以父親的身份面對她。

2013年,女兒結婚,對象是著名畫家的公子,王朔的朋友都去了,馮小剛是證婚人,但王朔躲了——「王朔丫的扛不住這場面,他沒勇氣站在這!」還是陳丹青懂他。

在江湖上張牙舞爪的那個「流氓」畢竟不是他的真面目,發小葉京說:「王朔特麼的本來就是一個好孩子。我才是壞孩子。是你們這些人太傻逼,說王朔是流氓。王朔生生被逼成流氓的。」而王朔對自己看的最清楚:我這前40年完全是演戲,演猴戲給人看。我前些年一直演一個北京流氓王朔,其實我不是。我是一個有美德的人,我內心真的很美,我沒有害過人,沒有對不起人。我沒有欺負過比我弱小的人。

看王朔的《橡皮人》可以不知不覺感到一股子寒氣往外冒,看《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心裡會難受好幾天——那時候還年輕,現在心硬了許多。

「某人死後到天堂報到,上帝看見他渾身像刀架子,詢之,答曰:這都是為朋友插的!」

從某種程度上,馮小剛走紅就是拜王朔所賜,具體馮小剛怎麼捧「王老師」很多人都說過了,不再贅述,反正是挺沒品的,俗人嘛。

王朔這麼驕傲的人,對弱小者其實沒什麼抵抗力,哪怕他知道對方懷著功利的目的。讓王朔更沒抵抗力的是那種聰明又漂亮的女人。

1994年,王朔跟馮小剛合夥開了個「好夢電影公司」,他們的夢想很大,想要在電影圈大有作為。這一年,文藝圈的大神遇到了北京電影學院大二的女學生徐靜蕾,很快,又帥氣又范兒正的小姑娘就迷住了王朔,額,不對,應該是互相迷住了。徐靜蕾這樣的女孩子,對才華橫溢的男人也是沒太高抵抗力,她說,「王朔可以教育我,教會我思維方式!」

多說一句,那時候馮小剛看王朔風流瀟洒,就也想學學,但那時候的大學生都驕傲,馮小剛的形象太對不起觀眾,他當時也沒後來的名氣。正著急的時候,碰巧當時徐帆王志文分手,馮小剛想趁虛而入。但徐帆剛經過王志文那樣男人的歷練哪看得上馮小剛啊,還是王朔幫忙,說請吃飯,徐帆還在猶豫就推脫了,結果泡妞(被泡)高手王朔說必須拿下。他就拉著忐忑的馮小剛直接找上門硬約了出來,後來就便宜了馮小剛。

紅起來的徐靜蕾又跟文學青年韓寒交朋友,有好事者請王朔吃飯,結果把正跟老徐傳緋聞的韓寒也叫來了,王朔什麼人啊,話沒多說,就告訴有點侷促羞澀的韓寒:不就是喜歡姐姐嘛,我小時候也喜歡姐姐。

韓寒的性情應該是跟王朔相近的,他對王朔有個評價:「他說自己沒文化,那是先把自己降到一樓,方便往樓上罵,一有情況,大家一起跳,肯定他傷的輕點,關鍵是有些人不明白,真以為他沒文化。」​

王朔確實是真性情,他批評當紅的作家余秋雨不算作家,「余秋雨在文學界真的不入流,寫點遊記,那叫作家嗎?

余秋雨表示大度,說有一年評獎自己是給王朔投票了——王朔聽到後就樂了,「他這是要收編我嗎?」論出名早,我是他前輩,我作為文藝圈的前輩批評你這個後輩怎麼了。除了余秋雨,王朔還罵過郭敬明、張藝謀、于丹、李敖和金庸。狠起來的時候,王朔連自己都罵:「王朔的優勢也僅在於搶先一步宣布自己是流氓,先卸去道德包袱,還落個坦誠的口碑,接著就對人家大舉揭發,發現一個人小節有虧就指其虛偽,就洋洋得意,就得勝還朝。這基本上是文化大革命貼大字報那一套,搞臭一個算一個。」

他說,「沒有對手,我很寂寞啊!」

「我很難概括自己的個性。我對那些模式化的人格尤為反感,我只是按我喜歡的做事而已。我不願隨大流,我是寫不出那種『啊,我們光榮的大橋』一類的東西的。」

我幾乎看過王朔的全部作品,但數來數去,還能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致女兒書》,我覺得這本書的文字才算最接近他的本心。

我希望她快快樂樂過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這詞兒了。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這些表面的相似。煲湯比寫詩重要,自己手藝比男人重要,頭髮、胸和屁股比臉蛋重要,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麼都重要。

他說,自己這一生就是為女兒打個前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iaEGwBmyVoG_1Z6-X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