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信陽新上榜3個,有2個在新縣

2019-10-21   旅遊看信陽

10月16日,《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印發,公布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計762處,以及與現有國保單位合併的項目50處。

在762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遺址共計167處,古墓葬共計30處,古建築共計280處,石窟寺及石刻共計39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共計234處,其他共計12處。從省級行政區域看,這一批入選較多的省份有山西、河南、浙江、安徽、湖南。

而信陽,也有三個單位入選了群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分別是羅山縣天湖墓地、新縣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司令部舊址和新縣鄂豫皖邊特區蘇維埃政府舊址。那麼,這三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蘊含著怎樣的歷史價值呢

天湖墓地

天湖墓地位於河南信陽天湖村,年代約當公元前13~前11世紀,為中國商代晚期息國的墓地,從1979年開始發掘。

官方資料記載,1979、1980、1985和199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信陽地區文管會和羅山縣文化館先後對該墓地進行了四次發掘,發掘商周時期墓葬72座,其中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墓葬50座,戰國時期墓葬22座,出土大量陶器、石器、玉器和帶"息"字銘文的青銅器等文物。

這些隨葬品中不乏精品,如11號墓的鴟鴞提梁卣,通體布滿繁縟的紋飾,形成兩隻背靠背的鴟鴞,造型比婦好墓的銅鴞更勝一籌。而且"鴟鴞提梁卣"出土時,其中封存的2公斤的液體經北京大學化學系化驗證明是3000多年前的酒,還被載入了吉尼斯世界大全。

天湖墓地出土的眾多帶"息"字銘文的精美青銅器,證實了"息"族方國是商代"南土"重要地方力量之一,代表了信陽地區商代晚期最為強大的政治勢力和最為璀璨的地域文化。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司令部舊址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司令部舊址位於新縣箭廠河鄉黃谷畈村,舊址為三間磚木結構的普通民房,坐西向東,房前有一個長方形小院,占地面積165平方米,中間屋子為軍首長會議室,南屋為軍長許繼慎住室,北屋為軍部飯廳。

1930年春,隨著紅三十一師、三十二師、三十三師的成長壯大和鄂豫邊、豫東南根據地、皖西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鄂豫皖邊區燃起的革命烽火已形成燎原之勢,初步實現了以大別山為中心的工農武裝割據。

鄂豫皖邊特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鄂豫皖特區蘇維埃舊址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新縣箭廠河鄉楊畈村。原是石姓商人的生意用房,座北向南,有磚木結構的房屋共12間,占地面積260平方米,分南北兩排,每排5間,與東西橫屋構成長方形院落,院內地平用河卵石鋪砌,大門開在西側橫屋,門外有一塊空場地。

鄂豫皖特蘇成立後,機關即設在楊畈村。特蘇政府下轄財經、文化、裁判、農民、婦女、總工會、擴大紅軍委員和政治保衛局,石印局等單位。特區政府在此約一年時間,領導了邊區的政權、軍事、經濟、文化建設,為鄂豫皖根據地後來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加上此次入選的三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信陽目前共有14個"國保"單位:分別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番國故城遺址、城陽城址、黃國故城、陳元光祖祠、鄧穎超祖居、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蔣國故城、永濟橋、雞公山近代建築群。有時間了,不妨到這些地方遊覽一番,感受信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想了解更多河南文化、旅遊相關資訊,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