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話好學嗎?

2019-10-14     潮汕說

網上有一個提問:

在深圳華強北,如何才能找到優質的貨源?

點贊數最高的一個回答是:

學!會!潮!汕!話!


沒錯,會潮汕話的,就是華強北的VIP。

對於說普通話的客戶,那是一分錢一分貨,

可對膠己人(家己人)而言,

很有可能是買一送一。


那,那,那,


這,這,這,

潮汕話當然難學啦,

它可是有95個韻母的語言。


普通話韻母是39個,

上海話46個,

粵語53個,

廈門話82個。

統統給我靠邊!



太!復!雜!了!

潮汕話確實複雜,

光一個「浪」字就包含數十種含義。


梁洛施前夫「小超人」他老爸有句名言:

先浪面再浪險。

大概意思就是,

想出人頭地就要先放下臉面。

光一個「浪」字就要學半年,

一般人誰頂得住啊?


事實上,潮汕話有8個音調,

怎麼記住呢?

總結來講就是,

"香港警察年老無力"

一一對應。它呢,

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南語系次方言,

也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

主要分布於廣東省東部沿海的潮汕地區及

海外以東南亞為主的潮人聚集地。




原因很簡單,潮汕地區是著名的僑鄉,

祖先們乘坐紅頭船劈波斬浪去「過番」。

當然,也從南洋或者香港帶回來了一些「舶來語」。

「囉哩」就是lorry,英語原指貨車;

「述球」的動作叫「述」,英語單詞是shoot;

「漚屎」其實是outside,就是出界;

「目頭」,舊時指商標,來自英語mark;

「角畢」,皮箱,借自泰語;

「苦力」,馬來語即稱店員為kuli;

「沙茶」原是印尼的一種風味食品,印尼文為sATE。


當然,文化接觸是雙向的,

「番客「也向東南亞帶去了潮汕話的詞語。

如「交椅」、「井缸」、「當歸」、

「豉油」、「芥藍」、「粿條」、「酒席」等。




俗稱「三里不成調,十里不同音」,

在潮汕地區不同的地方口音上也有分別,

大致可分為:

韓江音(潮州市區、潮安、潮南)、

揭陽音(揭陽市區、揭東)、

揭西音(揭西縣、普寧西北部)、

練江音(潮陽、潮南、惠來、普寧)、

汕頭音(汕頭市區)、饒平音(饒平縣)、

榕練混合音(普寧中部、潮陽西臚鎮)、

閩南音(汕尾市、南澳縣)。


其實,潮汕人是一群來自古代的詩人,

早上叫眠起,中午叫日晝,

下午叫下旰,晚上叫暝昏,

公公叫大官,婆婆叫大家,

媳婦叫新婦,小孩叫阿奴!

很「世說新語」是不是!


不過,不少潮汕人說普通話口音嚴重,

人稱「潮普」,大概是這種感覺:

筒記們,大會開鼠,項在請領導花陽。

女樹鄉紳們,瓦們山逃,轟景買麗,高通荒便(biang),

山雞喊(hang)多,歡迎你來逃豬。

瓦花展,你撞牆。

所以,在潮汕人民心中,

只要是說潮汕話甚至潮普的,都是「膠己人」。

其他人想「造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有人問我,能不能教他幾句浪險的潮汕話,

有這種潮汕話嗎?有的——


最屌的潮汕話就是罵人還不帶髒字的潮汕歇後語。

七除以二,等於三點五,不三不四,

形容為人處世不端正,不倫不類。

癩蛤蟆鼓起墊桌角,假裝自己很堅固,

這就是一種裝逼的行為。

連死人都嫌老鼠吵,

用於表達對熱衷製造噪音的話嘮的鄙視。

是不是瞬間覺得用潮汕歇後語罵人的姿勢很帥,

一點不帶髒字?




是的,真的很帥,

潮汕話因為保留了中原古漢語最正宗的文化因子,

被譽為中國語言文化的「活化石」。


然而,

受到普通話普及和粵方言的影響,

如今很多潮汕孩子說不好潮汕話。

代表著潮人記憶和源流的潮語,

已出現了被弱化的危機。




未來,期望潮汕話可以融入時代特質,

得到年輕一代的接受、吸收,

讓其生生不息地發展、傳承下去。



那就先從「我愛你」學起吧!


簡單直白


熱烈深刻


委婉試探


含蓄甜蜜


*圖片均來自網絡。

# 參考資料

[1]《說潮州話》,劉堯咨

[2]《在深圳,學粵語不如學潮汕話》,深圳微時光

[3]《方言中的外語藉詞:海洋文化的活化石》,林倫倫

[4] 微信公眾號「教你說點潮汕話」

來源:刺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ob7yG0BMH2_cNUgauo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