漵浦梯田 來自網絡
陳世旭 郭紅松繪
兩千多年前,屈原離開楚國郢都,渡長江,過洞庭,溯沅水,不遠千里來到現今的湖南懷化漵浦,在此度過了漫長的光陰。
漵浦之為屈原一生至關重要的一個節點,不僅因為中國文學最為輝煌的篇章之一《楚辭》由此橫空出世,更在於他由此從廟堂走向了民間。
特產資源的富庫
「漵浦」,漵水之濱。大小河流數千里縱橫。天險雪峰山為華夏中原通向大西南的屏障。森林覆蓋的數千公頃主峰腹地,劍峰千仞,群山巍峨,水聲鳴佩,碧綠澄清。
這裡是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天堂。雲豹、黃腹角雉、大鯢、穿山甲、獐、豺、青鼬、草鴞、長耳鴞、短耳鴞、五步蛇、眼鏡蛇、菜花蛇、烏梢蛇、畫眉、斑鳩、大山雀、白頭翁、八哥、啄木鳥……飛揚靈動。
這裡是特產資源的富庫,是全國聞名的水果之鄉和藥材之鄉。
雪峰山,山巒重疊夾溪河,雲霧瀰漫藏古村。立於雪峰山之巔,俯瞰陸水湖如玉盤,遠眺蓴蒲大地,長江茫茫一線。
思蒙山稱小桂林;米糧谷是第二金鞭溪;鬼葬山、懸棺神秘莫測;溶洞群聞名遐邇。三國陸遜試劍石,旁有劍石村;唐建雪峰寺,碑刻尚存;茂林、幽谷、巨瀑、奇峰,青山綠水間,全木結構的吊腳樓、璀璨花瑤的古民俗,山水人文,相得益彰。一山一水都是故事,一草一木皆有傳說。
說漵水裡流出了《楚辭》,持之有據。漵浦方言保留了幾千年的上古楚音。《楚辭》中有的古字讀音同漵浦方言完全吻合。《楚辭》楚韻的槳聲,至今迴蕩在這塊美麗而神奇的土地。
文化的魅力
「龍舟競渡最早始於武陵」(《湖南通志》),漵浦是龍舟的發祥地。龍舟競渡時,兩岸人聲鼎沸,凱旋時,殺豬宰牛以慶;漵浦龍燈起源於唐朝,是中國龍燈的原形,漵浦至今保存著原始的龍燈:牌燈、故事燈、船燈、車馬燈、姑娘燈,伴以粗野的艄公艄婆、涎水寶、陽戲班、蚌殼、小龍、蠶、鵝頸、喔嚯、蝦米、地獅……眼花繚亂,無所不可以成燈。
漵浦的高山號子激昂高亢,山歌爽朗質樸,分唱,對唱,反覆疊唱。男女以山歌定親,信口對答,唱到對方無詞而止。挖山、插田也有歌,一人打鼓,一人敲鑼,眾人隨聲附唱;漁鼓,三棒鼓,蓮花落,說古道今,見景生情;竹扎紙糊泥塑的人物、動物,栩栩如生;古建築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盛讚;由地方巫、儺、道的娛神演化而來的漵浦辰河戲是中國戲劇的「活化石」;最古老的「木腦殼戲」(木偶戲)依舊生動活潑。
漵浦,西漢時為武陵郡郡治所在地,郡遺址附近發掘出土戰國、西漢的古墓千餘座。明清建築的古寺廟、古祠堂、古牌坊、古書院更是隨處可見。
楚文化的魅力,五溪文化的神秘,讓漵浦幾近聖境。
穿岩山雲蒸霞蔚,福壽閣古色古香,星空帳篷基地,為叢林的綠色簇擁。登上奇松嶺玻璃觀景台看過雲海日出,便從玻璃滑道直下南天門。
落雁鵝界在雲端,花瑤梯田遍山背。楓香瑤寨的迎門酒、山頂溫泉的碧水池、木屋寨子的篝火塘,猶存古風,一洗凡塵。
如果說誘惑可拒,則雪峰茶飯必是例外。
山溪鮮魚,山地放雞,與灌木伴生的野茶無需農藥,以新谷留種的水稻與化學無涉,最是陳年臘肉,其製作世代相傳,並無秘法,只需滿足如下條件:天然山泉,天然豬草,天然放養,足夠生長期,保存或艷陽暴曬,或松木燻烤,或茶油浸泡。於是焉,觀之色澤古樸,聞之垂涎三尺,啖之百食不厭。煙黑廚房,松木土灶;露天場院,粗瓷海碗,暢懷擼袖,大呼小叫,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醇厚如讀古書,通透直穿心脾。人間口腹之樂,有甚於此乎?
樸素的生命力
這次湘西之行,是我張家界旅行之後的又一次湖湘驚艷,讓我更加相信:世上最有名的固然不乏最好的,然最好的卻未必是最有名的。
而最大的感動,則是開發者敬畏天地萬物的拳拳赤子之心——其傾盡全力的與其說是「開發」,更準確的莫若說是守護:守護天的湛藍,雲的潔白,山的青蔥,水的清澈;守護歌的粗獷,舞的狂野,衣的鮮艷,裙的爛漫;守護情的濃烈,心的質樸,骨的堅硬,血的熾熱。守護一方凈土,守護人類無可悖逆的自然的神聖,同時,守護人自身的尊嚴。
無數想要遠離喧囂,親近自然,感受原生態的人們,往往發現許多頗有名氣的「原生態」被現代世界的商業繁華侵染。此來漵浦,卻讓我遇到一處果然出塵入雲的山野景觀。可謂有幸。
雪峰山,山有山神,水有水靈,清水高峰,出雲吐霧,飽山嵐之氣,沐日月之精,得煙霞之靄,萬物自生自長,享天地精華,無污染之虞;或榮或謝,怡然自在,混濁的時世因此保有了一份本真,也帶給有幸見識的人一種蕩滌身心的喜悅,一種返璞歸真的衝動。
「雪峰」,是實指,一種湘西之子著名作家蔡測海嘆息的「存世不多、不可複製的風景」,更是一種文明的象徵:天然、自在、 原生態、原住民文化,以及由此表現的原始生命力的強悍、蓬勃、生生不息。
莊子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雪峰山,是一個鮮活的證明。
離開雪峰山,忽然想起當年孤苦的屈原和他悲愴的《涉江》:
……
朝發枉陼兮,夕宿辰陽。
苟余心其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
入漵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
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
大詩人走進了民間,卻沒有走出三閭大夫的困境,奈何?
(陳世旭,當代作家,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主要從事文學寫作;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隨筆集等多種作品出版,其中《小鎮上的將軍》《驚濤》《馬車》《鎮長之死》等曾獲全國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