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哭著對丈夫說:「親愛的,我太累了。」

2019-11-22   閒時花開官方帳號

作者:劉娜

原創:閒時花開

多少女人,

一邊大包大攬,

一邊牢騷抱怨。

昨天,我寫了那篇《離婚前一晚,她端著丈夫做的雞蛋面說:「我們好好過吧」》(點擊可查看)發表後,有幾個讀者找我傾訴,談到一個共性的問題,那就是:

如果你遇見的,是個豬隊友怎麼辦?

意思就是,婚姻中,如果一方一直在努力成長,但另一方壓根兒就不成長,而且越變越差,難道你就要用他偶爾還會做一碗雞蛋面,來安慰自己好好過下去嗎?

答案是:

當然不。

懶惰自私的伴侶和壞到內核的果子一樣,必須扔掉。

但需要看見的是,在這一切發生之前,你有沒有積極努力,並走在一條相對正確的路上。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決定拿自己的婚姻來分析。畢竟,這是我的親身經歷。

01

結婚,首先是選人

我不是一個聰明的女人,由於性格過於倔強,至今都不是一個善經營、會通融的人。但在婚姻問題上,我覺得還算清醒。

我當年決定嫁給我家先生,有兩個原因:

第一,他很善良。第二,他很樸素。

那時,我因常年在外採訪,見過不少八面玲瓏的人,志得意滿的人,所以愈發覺得善良和樸素,才是一個人最珍貴的品質。

儘管,他不怎麼會表達,不怎麼有錢,甚至工作當時還在鄉里,但我想,他有了這兩個品質,我們就能過好。

這個信念,是建立在他無條件愛我的基礎上。

直到今天,我都深信,他愛我。

深愛你,品性好。

這兩點,是所有婚姻的前提。

因為,深愛你,他就會看見你,就會體諒你的酸甜苦辣,進而主動成長去改變自己。

而品性好,不僅是婚姻的基礎,還是做人做事的基礎。

有些婚姻,一開始就選錯了人,就隱藏著很深的矛盾,就沒有走在正路上,結婚後,你再抱怨對方是豬隊友,其實是可悲可笑的:

你找的本身就是一頭豬,它無論如何都不會變成一條龍。

02

分開,是為了求生

我感覺,每個家庭,最糟糕的那段時間,應該是孩子出生的頭兩三年。

我們家也不例外。

因為憑空多出了一個小人兒,一大家子人都比較關注,都拿自己對孩子的那份獨一無二的愛,去要求對方。控制、指責、嫌惡、爭吵,甚至莫名火,就會比較多。

加上我們和父輩的教養方式不同,在焦慮的情況下,難免總愛互相遷怒,爭吵不斷。

我結婚12年,和公婆的兩次激烈衝突,都發生在孩子1歲多的時候。正是這兩次衝突,讓我冷靜下來,意識到這樣兩個問題:

孩子是我生的,我要對他負責。

公婆沒有責任幫我養孩子。我要讓他們帶孩子,就要接受他們不夠好;我要總嫌棄他們不夠好,就要有本事不讓他們幫忙帶娃。

除此之外,沒有捷徑。

如果繼續和公婆住在一起,我家先生成長就會非常慢。

和公婆住在一起,每當我帶動男人去做點什麼時,都會被公婆擋下來。生活中,男人也會想當然地把他父母做的事情,當作自己的功勞,然後葛優躺去偷懶。

何況,老人愛子心切,寧肯把自己累病,也不願讓兒子著涼。

所以,藉助孩子上學的機會,我和先生商量搬出住(之前我們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

那時候,我們還沒有買房子,就在孩子學校旁租了一套不到70平方米的老房子,也開始了真正意義上一家三口的生活。

不和父母同住,不是嫌棄父母,而是減少一代人的介入,明確你的小家你們夫妻做主。

這不管是對夫妻關係,還是親子教育,都有好處。

但是,另一個問題隨即而來,那就是:

工作太忙的我,陷入了焦慮。

03

求助,是為了家庭

那時,我還在報社上班,但因為我寫稿快,工作對我壓力並不大。最大的壓力,是我沒有辭職又開始做公號的那段日子。

那時,紙媒已經開始沒落,我自知根基薄弱,一旦行業出現動盪,出身不硬的人,會最先遭受影響。

孩子上幼兒園時,我開始學心理學,並逐級考證。孩子二年級時,我開始開公號寫文。

這就相當於,我在做好本職工作、家務陪讀的同時,還邊學習邊做著另一份工作。

壓力大,我就焦慮。我焦慮,脾氣就壞。脾氣壞,就會不由自主地遷怒男人和孩子。

我記得,有次我妹來看我,我在焦慮中還和我妹吵了一架。臨走時,我妹提醒我:「姐,你要有所取捨,這樣時間長了會出問題的。」

冷靜下來,我和先生進行了溝通。

我對他說,我想學習,也想寫文章,更想把家照顧好,但因為精力不夠,總是很崩潰,並把這種糟糕氣場傳染給了他和孩子,導致他們兩個每天都很緊張。

我想慢慢改變自己,想把這個家過上更好的生活。

「親愛的,我需要你的幫助。」

我對男人說,我們有兩條路:

第一,找個保姆。主要負責孩子的一日三餐。這個錢,我完全可以負擔。

第二,如果不找保姆,他在做好工作的同時,就要學會做飯,在我忙得站不起來時,讓孩子吃上熱乎營養的飯菜。

當然,只要我有空,我仍會給他們爺倆做拿手菜。

同時,他在我忙時,還要陪伴孩子,這一點,他一直都做得很好,希望今後繼續保持。我一忙完手頭的工作,也會專心陪孩子,這是我身為媽媽的責任。

我還希望,他能承擔部分清掃家務的工作。當然,如果他覺得太累,每周找個保潔阿姨來做都行。

先生想了想說:「不用請保姆了。我來吧。我工作不忙,我可以慢慢做。不管是做飯還是教育,還是我們自己來比較好。」

他愛我,也善良(這就是選人的重要),所以即便他以前沒有做過飯,也不會打掃衛生,但他願意去嘗試。

就這樣,我漸漸放手,從繁重家務中脫身,他慢慢成長,替我分擔的越來越多。

這樣的好處就是,我在投入和放鬆中,效率更高,而他在付出感和獲得感中,更疼惜我和孩子,還有這個家。

這中間,肯定還會有摩擦和問題。但我會給他時間,給他耐心,給他鼓勵,給他肯定,他也在摸索中做的越來越好。

現在,我家先生,不僅會做孩子最愛吃的土豆燉牛肉、木須肉,還會包餃子和餛飩。每天一有空就清掃垃圾,把地板打掃得鋥亮。

我為他的成長感到欣喜,更為他這麼愛我和這個家而自豪。

很多讀者,在家庭和事業中無法兼顧,但他們陷入的怪圈是:

一邊大包大攬,承擔下大小事務,一邊牢騷滿腹,指責愛人懶成豬。

你把什麼事兒都乾了,然後又把最狠的難聽話也說了,伴侶只會繼續懶下去。

因為,你已經在自我感動中,剝奪了愛人成長的權利。你也在怨憎指責中,讓他喪失了成長的動力。

求助,放手,給愛人成長的機會,讓他感覺到成長的動力,在言語和行動中去和他一起分擔,這樣才會好起來。

04

互助,是唯一的路

我從不覺得,一個家庭里,掙錢多的人,就功勞大,掙錢少的人,就功勞小。

家庭不是公司,不應該以量化考核決定一個人價值的大小。

家,是一個需要互助的地方。

你掙錢多,是誰給你時間和精力,讓你安心工作?

是你的愛人,孩子和父母。是他們給你扛下了瑣事,是他們做好了飯菜,是他們永遠給你留一扇回家的門,讓你從人心叵測的職場,回到毫無戒備的港灣。

你掙錢少,也不要自卑。

只要你是勤勞的,善良的,努力的,盡責的,你就是最好的。你知道,很多東西,是錢買不來的。

比如,孩子的陪伴和教育,家庭的溫暖與和諧,父母的照顧和健康。

男人和女人,走到一起,結為夫妻,不是為了展示誰是優秀的,誰是能幹的,誰是掙錢多的。

而是為了在風和日麗的春天,或白雪皚皚的冬季,牽著對方的手去看一場花事,或攙著對方的胳膊去捱過那場寒冷。

我們是獨立的,也是一體的。我們是完整的,也是殘缺的。我們是相愛的,也是相助的。

所以,最好的我和你,應該常常向對方說這樣的話:

我愛你。我很累。我需要你的幫助。我願意和你一起承擔。我們好好地走向前去。

——結束,是另一種開始——

閒時花開:作者劉娜,80後老女孩,心理諮詢師,情感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能寫親情愛情故事,會寫親子教育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