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海運口岸營商環境誰最強?

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周三發布2019年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測評結果顯示,廈門口岸總分位居第一,青島位列第二,廣州、寧波並列第三,天津、上海、珠海、深圳、大連、黃埔分列五至十位。

北京睿庫的通商口岸測評借鑑了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跨境貿易測評框架體系,同時在測評指標設置、測評方法、權重設置等方面作了適應性的調整完善及補充細化。測評指標由口岸通關成本、通關時效,監管環境、商事服務及其他配套等5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構成,通過網絡問卷調查和公開數據收集,匯總計算得出相應分值。

測評顯示,中國主要貨櫃海運口岸的整體營商環境處於良好水平,其中口岸通關時效、通關成本兩項指標總體得分較高,部分口岸的監管環境、配套服務的滿意度有待提高。

在跨境貿易口岸成本方面,各口岸基本都達到了良好水平(1.5分以上),廈門、寧波、青島、天津得分達到2分以上,相對更加突出。

跨境貿易口岸時效方面,十大口岸均達到了良好水平(1.5分以上),其中廈門、廣州(不含黃埔)、青島、寧波得分超過2分,相對更加突出。

監管環境方面,十大口岸均達到了良好水平(1.5分以上),其中青島、廈門、廣州(不含黃埔)、天津、珠海超過2分,表現相對突出。

商事服務方面,十大口岸均達到了良好水平(1.5分以上),但只有青島超過了2分,表現最突出。

其他配套方面,十大口岸均達到了良好水平(1.5分以上),廈門、青島、天津、廣州(不含黃埔)超過2分,表現相對突出。

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主任江小平指出,中國目前的整體口岸營商環境已經接近已開發國家水平,口岸通關成本、邊境機構合作等指標已經處於國際領先位置。於此同時,中國在通關流程、單一窗口、法規制度的商界參與等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不同口岸的營商環境的表現也存在一定差異。

他還稱,中國口岸營商環境得到顯著優化的主要動因源於中央的關檢融合決策部署,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推進以及海關等口岸管理部門這幾年在降費減負、通關一體化、單一窗口、提前申報、壓縮整體通關時間等方面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的有力實施。

來源:上海特普沃德國際物流轉自介面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H2n_G4BMH2_cNUgNl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