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倪妮:逃離張藝謀的日子

2019-12-10   文小咖

最近熱搜戲很多,不是網紅出軌就是明星婚戀。

其中不乏普通群眾喜聞樂見的瓜。

一個是周冬雨

金雞獎開幕式,32位年輕演員合唱主題曲《星辰大海》,她站C位,領頭唱第一句,這場面被網友戲稱為周冬雨的「一姐登基儀式」。

一個是倪妮

某天深夜裡,她去了陳坤家中,網友立即反應這是愛上了,但後來兩人都否認。

不過,相比起周冬雨的事業型熱搜,倪妮更像是去給感情號撒花的。

謀女郎十年,倪妮反倒噓聲了。

差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01


2010年,周冬雨18歲。冬天,她穿著羽絨服,站在南京藝術學院藝考的長隊里。

張藝謀為《山楂樹之戀》選角頭痛,導演助理誤打誤撞選了周冬雨。

初來乍到,她害羞,肩擺不直,說話也不利索。

但老謀子覺得她「不僅長得乾淨、清純,甚至表情、性格,都像山泉一樣。清澈、透明,幾乎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原版靜秋。

《山楂樹之戀》

電影的眼光,並不代表大眾眼光。

憑藉《山楂樹之戀》成名後,周冬雨陷入了漫長的抨擊中,有網友說她飾演的靜秋又瘦又丑,是最丑同時演技最差的謀女郎。

為此,她剪了齊劉海,打算「遮住」自己,避免被人說丑。

採訪時記者要她比動作,東躲西藏之前,她在家練了許久,一上台又縮起來了。

出道兩年,她的存在感仿佛回到了素人。

2013年,又一個壓台的來了。

《金陵十三釵》爆紅,倪妮橫空出世。

熒幕上的倪妮,風塵十足,清純有餘,南京腔與流利英文間快速切換,讓人耳目一新,和當時還在土氣里掙扎的周冬雨對比強烈。

《金陵十三釵》

當然,這也歸功於老謀子。

相比起周冬雨的誤打誤撞,剛好契合的氣質,倪妮靈動的「玉墨」是老謀子自己花三年時間,手把手打磨出來的。

從蘇州評彈到南京話,從舞蹈形體到如何打麻將,抽煙喝酒,就連如何穿旗袍走路,都不放過。

自然還是塑造?

在2012年前後,大概很多人都會選擇後者。

02


拿到張藝謀的提攜,路還是只能自己走。

周冬雨選擇回到了學校,之前她想考南京藝術學院,這次她可以考到北京電影學院去了。

更高的台階,就意味著更高的要求。

為了不再讓自己發出剛入行的「綿羊音」,每到台詞課,她便默默坐到一邊。

後來,為了演戲,實在沒辦法,才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把台詞給喊了個遍。

她一邊上課,一邊拍戲。2013年,她與趙麗穎一起出演了於正的電影版《宮鎖沉香》

《宮鎖沉香》

此電影,畫面美輪美奐,情節卻很扯淡,最關鍵是,周冬雨演了個花瓶。還是不夠美的小鼻小眼花瓶。

演完了之後,輿論很自然倒向了趙麗穎,說她夠狠夠驚艷。

新一代的小花里,周冬雨被比下去了。兩年過去,她還頂著那頂「人丑演技差」的謀女郎帽子。

倪妮這邊,也沒好到哪裡去。

《金陵十三釵》爆紅當口,倪妮還沒怎麼出師就遇到「雙張事件」。

雙張,指的就是張藝謀與張偉平。

張偉平是張藝謀的合伙人,兩人一起合作很多年了,很多佳作問世。2012年,兩個人鬧翻了。

張偉平宣布要收回倪妮、周冬雨、竇驍等12位藝人的管理權,同時還給娛樂圈撂下狠話,不允許他們在自己不允許的情況下拍別的戲。

倪妮沒想太多,直接站隊自己的恩師張藝謀,畢竟是老謀子力挺她做了女主角。

可是,張藝謀並不能給倪妮帶來任何演戲出路,路子和權力還在張偉平那兒。

《金陵十三釵》入圍金球獎要走紅毯,老謀子沒去,張偉平發狠,只帶了佟大為和女三號韓熙庭去了,這不就是擺明了不給臉?

做演員是個特別被動的職業,我也一直說,我還沒有強大到想演什麼戲就演什麼戲的階段,所以我選戲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容易,還是被動地被人家選擇。

那幾年只要有戲拍,倪妮便接了。

《等風來》是這一階段的倪妮最高質量的戲了。

不過,前半段做作得咋舌,後半段搞起了「真實」人設,讓人摸不著頭腦。

《等風來》

而接下來的戲,便是她與馮紹峰的定情之作《我想和你好好的》,以及搭檔影帝劉燁的《殺戒》

光看海報便覺得,這不可能是倪妮會接的戲。

《殺戒》

果不其然,三部作品在豆瓣依次為5.6分5.9分5.3分,無一及格。

一個風情萬種的謀女郎,會演的戲,質量不高不說,更荒廢了當年老謀子對她的辛苦塑造。

而這一年,周冬雨去了北京電影學院,摸不到北一兩年後,她投奔了王京花。

王京花何許人也?

年輕觀眾知道她是董子健的媽媽,稍微對娛樂幕後感興趣一點的老觀眾就會知道,2000年,華誼兄弟剛成立,是王京花一口氣簽下40個藝人入駐華誼,穩了國內第一經紀人的江湖地位。

03


三年,對於上升期年輕演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宮鎖沉香》之後,周冬雨心急,想要打破靜秋的籠罩。

還沒等和工作室商量,她便開著車,一路奔到了寧浩導演的《心花路放》試戲現場。

「不知道為什麼,我必須演。」

一個用力過猛的周冬雨出現了,枯黃爆頭,骷髏耳釘,夜總會女郎的眼妝,以及一臉的斑點。

《心花路放》

路子倒是闖出去了,可沒怎麼鋪平,觀眾在倒吸一口氣後,很快遺忘了這次兇猛的嘗試。

不過,這次嘗試也讓周冬雨的團隊看到了改變的出口。

如果想把靜秋與「謀女郎」三個字連體嬰兒一般打包出售的標籤去掉,就必須減慢速度,讓觀眾去適應她的古靈精怪。

王京花的帶動,穩准狠,很快就讓周冬雨搭上了《七月與安生》的快車,要求出演安靜的七月。

這部戲,沒拍之前有原作者安妮寶貝十幾年的粉絲基礎,開拍之後,是陳可辛做監製的宣傳效應。

這樣的機會,楞誰都會一口答應。周冬雨和團隊想了想,要麼演安生,要麼放棄。

那就試試。導演讓她試了一段安生的戲,果然成了。

《七月與安生》

2016年初秋,9月14日,《七月與安生》上映,預告片里明打著就要撕的旗號卻讓人悟出了不一樣的體會。

票房一片飄紅,演技得到認可,一舉拿下雙料金馬影后的頭銜。

這一年,周冬雨的戲路算是定了。

周冬雨風頭正勁時,倪妮正在為電影《28歲未成年》到處跑宣傳,記者問她,如果回到十年前,你會對自己說什麼?

她低著頭,說了一句:「多吃點苦,別談戀愛。」

《28歲未成年》

把事業跌宕怪在戀愛上,也不盡然。

老謀子沒法時,副導演蒲綸撈了倪妮一把,先是把她推給華誼,後來又幫著她成立工作室。

工作室對於藝人有什麼樣的影響?

給周冬雨的,是事業上的叫板,給倪妮的,則是從被動的角色選擇上退下來,一頭扎進時尚圈裡。

這一選擇,並沒有錯,倪妮長相大氣,身姿靈動,換句話說,美得紮實。

《金陵十三釵》上映才12天,她拿到了首張個人雜誌封面《BQ》,三個月後同時登上《ELLE》和《時尚COSMO》。

不到一年,橫掃《嘉人》《伊周》《紅秀》以及《時尚芭莎》各類一線雜誌,這不就是冥冥中的指路嗎?

所以,那幾年一邊是倪妮的少年糖水片,一邊是她成熟美艷,風情萬種的時尚大片。

比如,她的弔帶裙熱搜大賞。

比如,她在Tiffanny活動上的紫紅亮片裙。

手握奢侈品代言還不算,各種街拍柔光大片,也是亂花人眼。

觀眾也覺得,倪妮不太像是電影圈裡的演員了,更像是時尚圈裡的女郎。

接下來,各種街拍、美照不斷出爐,只要影視資源受到吐槽,便有新一批照片激戰熱搜,讓人流連忘返。

娛樂圈的時間總是走得比平常要快一些。

一轉眼,2017年,袁和平用最新特技翻拍經典作品《奇門遁甲》

這次,倪妮與周冬雨都在,一個是攻氣十足的師妹,一個是精靈變身的救世主。

《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

五年時間,讓這兩個「謀女郎」命里註定般,終於在電影里重逢。

更有意思的是戲外。

在一張電影映後的合照上,老怪徐克站中間,袁和平是導演,站在左手邊,而周冬雨就在徐老怪的右手邊。倪妮戲份最多,卻只能與柳岩一起靠邊站。

04


近年來,銀幕大腕下凡演電視劇已成潮流。

憑藉《喜歡你》再一次鞏固人設的周冬雨,出演並監製了電視劇《春風十里,不如你》,搭檔張一山,全網播放量58億。

《春風十里,不如你》

不過除此之外,她的電視劇沒少撲。

《遇見愛情的利先生》,壓箱作品,當年拍了沒敢發,趁著周冬雨金馬得獎,趕緊拿出來火一把。結果火沒燒起來,豆瓣評分才3.7。

今年初和羅晉一起出演《幕後之王》,網友評論,不如改名「尷尬之王」,評分不過5.9。

好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她與羅晉演過電視劇。

《幕後之王》

周冬雨小熒幕發展受阻,倪妮是否能開出一條新路呢?

從2018年開始,倪妮也下了「凡」。首當其衝的一部電視劇,就是《天盛長歌》

故事線也很完美,王子復仇,權謀大戲以及愛而不得的愛情。可就算如此,夾在《延禧攻略》和《如懿傳》之間,平靜得好似沒有播出。

《天盛長歌》

如果說《天盛長歌》的撲街算是意外,那接下來的《宸汐緣》更讓人難受。

先導片像網遊,倪妮站在桃花林里仙發飄飄,像是在宣傳洗髮水廣告。

《宸汐緣》

如此光景,比起大熒幕上高歌猛進的周冬雨,倪妮選擇電視劇,更像是無路可退之選。

入行多年,除了《金陵十三釵》里的玉墨,她還沒有拿過任何重磅電影大獎。

好在,她依然清醒。

上個月在金雞獎頒獎典禮後台,倪妮婉拒了記者採訪。

「我真沒有作品,沒底氣,其他人都是(帶著)作品(來的),見到我就是『你穿的真好看』。」

最後她說,「你們等我哪天提名了給你們做」。

05


今年,憑著電影《少年的你》,周冬雨演技進步飛速,已成事實。

演員早不是她唯一的身份了,借著另一部電影《陽台上》,她已經晉身為出品人。

連張藝謀都說,我對她的評價已經得到了時間的驗證。

《少年的你》

都是同時起步,到目前為止,差距怎能這麼大?

有人說是因為周冬雨一開始不太行,不敢鬆懈,倪妮一開始就很行,太過放鬆了,沒有好好把握鍛鍊演技的機會。

於是總結道:還是要有事業心的好。

真說起來,還是倪妮自己說對了,演員是被動的,只有戲挑她,沒有她挑戲的時候。

周冬雨個子小,臉也小,27歲演15歲的高中生,一點痕跡也看不出。

而這幾年,也一直流行著這樣那樣的高中生少年臉。因為這樣很乖,很安全。

《陽台上》

前不久,同為「謀女郎」的章子怡發文說懷二胎,祝福歸祝福,可如果回頭看她,十幾年前的她,一張發狠爭氣臉,一股子要往上串的氣焰。

哪想得到,她也會懷孕做媽媽,也會在直播中只吃四口泡麵呢?

這樣做,也是乖。

時代已經不同往日了。

父母給了明星一張不同於常人的臉,而真正塑造這張臉的,是時代。

2011年,《金陵十三釵》剛出來時,便給了倪妮最完美的特寫。

她煙視媚行,她八面玲瓏,她要風情有風情,要志氣有志氣。

當這樣成熟的美呈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除了讚嘆,便是服氣了。

這種美,是一種無法抓住的氣韻,是危險,是敢作敢為又值得信任,是想靠近又收回手。

這種美,太過豐腴,太過張揚,一股子志氣,於九年之後的我們而言,或許只有在迪士尼里笑意朦朧的倪妮,才是最讓我們驚艷的女王。

《金陵十三釵》

可是,一邊對比一邊惋惜的同時,其實也是新的思考。

有人感嘆倪妮「曇花一現」,其實為時尚早。

倪妮天生一張婀娜多姿的早熟臉,玉墨曾是她的最佳定位,現在也是。

這張臉,能登上這麼多雜誌封面,怎麼就不能「活」在銀幕上呢?

調教後的標籤,與其隨著時代轉變,不如確定一個方向風風火火走下去。

而風情萬種,是周冬雨靠演技都得不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