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小鎮發生一場小戰,卻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上都大放異彩

2019-12-03   且行且聽風

南陽下轄方城縣的博望鎮,現在屬於鄉鎮一級行政單位,卻在中國歷史上鼎鼎大名。

博望鎮,至少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西漢時,著名外交家、探險家張騫,先後兩次出使西域,功勳卓著,被漢武帝於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封為「博望侯」於此,取其「廣博瞻望」之意。「博望」之名,由此而得。而在漢代,這裡還不像現在這樣地勢平坦,而是地勢險要,是南陽北上的重要隘口。

東漢某年,這裡發生過一場主要的戰爭,雖然規模不大,屬於「小戰」,但在惜字如金的《三國志》卻被完整的記載下來,而在廣為流傳的《三國演義》中卻大放異彩,成為諸葛亮初出茅廬的第一功,充分彰顯了諸葛亮的智慧與能力。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出山之後,當時曹操已經平定河北,派遣夏侯惇領兵十萬南征,雖然諸葛亮有退敵之策,然而關羽、張飛卻輕視諸葛亮,諸葛亮不得已之下,乃借劉備令劍威服二人,使其各領一千兵馬,埋伏在豫山、安林之中,等待夏侯惇領軍通過,就以伏兵與火攻擊之。另外派遣趙雲領老弱殘兵,擔任先鋒與夏侯惇交戰,並詐敗撤退,引誘夏侯惇進入山林窄路之中;又遣關平、周倉、劉封等人潛入曹軍後方,焚燒物資,製造曹軍恐慌。交戰後,一切如諸葛亮所安排般發生。在夏侯惇與于禁領軍追擊時,位於後方的李典緊急通報前方的夏侯惇,需防敵軍火攻,然而為時已晚,曹軍受制於道路狹窄,又處於樹木交雜之處,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死傷十分慘重,夏侯惇等將領敗逃回許都。諸葛亮出山後的第一場戰役獲得了成功,此後關羽、張飛等人對諸葛亮也愈加敬重。

在演義小說中,這一段可以說極為精彩,人物的刻畫分明,尤其是關羽張飛對待諸葛亮的前後態度、諸葛亮的運籌帷幄、火攻的細節描述等等,都是人們對這次戰役印象深刻。博望,這個千年古鎮,也成為了三國名鎮,為人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