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超貴的三所幼兒園,本地人上很肉疼,刷新北漂世界觀
幼兒園
幼兒園是幾百年前從普魯士引進的體制,是一種學前教育機構,用於對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幼兒園本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度過童年時光。
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幼兒園變成了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東西,尤其是對一些比較好的幼兒園來說。
一個比較好的幼兒園,一個月的學費可能就是父母一方一個月的工資。
曾經有一位諾貝爾獎得主說過,自己受到的最好的教育是在幼兒園完成的。可以說幼兒園時期的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非常深遠,但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往往是一些遊戲活動,逐步進行有組織的作業,如語言手工音樂等,更加注重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應該有很多知識性的教學,或者是提前學習小學課程。超前教學是被嚴令禁止的。
中國有很多東西,不知怎麼就貴起來了,比如說中國的房價,還有中國的教育和醫療。中國的教育已經貴到幼兒園中了。天價的幼兒園園費是物有所值還是炒作呢?
不僅是一些中小城市有的家庭,承受不起幼兒園免費,到了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幼兒園費更是讓人心驚膽戰。北京市有很多價格非常昂貴的幼兒園,今天介紹的這三所價格也超貴,本地人上都會感覺到很肉疼,一些外來的打工者、北漂更是不敢奢望,甚至能夠刷新這些人的世界觀。
北京市三所超貴的幼兒園
第1所是北京愛迪幼兒園,一年學費17萬。學費中已經包含學費,書本,校服,被褥,餐費等,校車費每年1萬。
北京愛迪幼兒園開設課程有高爾夫,鋼琴,輪滑,武術,音樂話劇表演等。課程體系豐富,兒童活動多姿多彩。
第2所是北京樂城幼兒園,一年學費20.81萬。其課程體系包括IB小學課程。其他費用有校車費1.2萬元每年,報名費2000元,新生入學費5000元,餐費4500元每年。
其課餘活動也非常的豐富多彩,比普通幼兒園要豐富得多。包括舞蹈,西洋棋,書法,游泳,籃球,排球,足球,烹飪,跆拳道,中國功夫,中國大鼓,時裝設計,機器人編程,電影製片等。
第3所是北京哈羅英國學校,一年學費15萬。其開設的課程為英國國家課程。陳凱歌的兒子陳雨昂曾就讀於這所學校。
這樣高昂的幼兒園園費可能不是普通家庭承擔得起的。
當然我介紹的這三所幼兒園並不是最貴的,這樣價格昂貴的幼兒園費只是這類幼兒園的一個簡單的縮影罷了。
教育產業化
教育產業化是朱鎔基任國務院總理時提出的,是1999年6月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後提出的。教育產業化是指教育作為一種產業,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對經濟發展具有長遠推動作用。通過教育投入可拉動教育經濟增長,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功能和特性。
可見其提出的初衷是好的,而且教育產業化是指教育作為一種產業,對於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及對經濟發展的長遠推動作用。通過對教育的投入,推動教育事業本身的發展和國家經濟的發展。
但到了今天,教育產業化成了一個飽受爭議的話題。像上面幼兒園的天價園費,讓普通的家庭望塵莫及。教育產業化在提高教育的生產力的同時,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增加了中國家庭的經濟壓力,降低了很多人的幸福感。
還有在教育產業化大潮之下產生的其他問題,諸如超級名校的產生,名校跨區域招生,掐尖搶生源等等。
教育本身就有通過對受教育者的培育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這是教育本身就具有的功能,但是在今天的教育產業化大潮之下,個人認為它跑錯了方向,用資本去分配教育資源,這或許增加了教育的不公平性因素。
不可逆的潮流
但或許我是錯誤的,教育產業化本身就是一個不可逆的歷史潮流,資本和市場在教育資源的分配當中仍然能起基礎性作用。
那麼作為家庭來講,只能通過努力奮鬥,為孩子爭取更好的教育資源。因為教育不僅能催生更好的教育,而且還能催生更多的資本。
之前有一個矽谷大佬寫過一本書,書中有這樣的描述:在原始社會,人類的階級是靠肌肉和力量決定的,在工業社會,人類的階級是由資本決定的,在不久的將來,人類的階級是由教育決定的。
一些土豪大亨通過花天價的學費,讓孩子進到某國名校,但是一個博士生的父親就可以通過自己的手段、途徑和資源讓自己的孩子獲得大獎。
一個六年級的孩子就能獲得55萬經費,還能研究結腸癌獲獎,但是卻不知道基因是啥。
一些人花重金難以辦到的,一個博士生的父親就可以輕易的通過自己的能力做到。在將來這種情況可能會繼續延伸。
你看到這種趨勢了嗎?教育產業化可能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而教育在未來可能真的能決定一個家庭的階層。
你覺得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Rs99XQBd8y1i3sJ5Pi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