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程車司機砸死乘客母子,本有自救機會,卻不肯認慫

2019-09-01     沛澤媽讀心理

我們先來看一張朋友圈截圖,這是一對母子在世間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2017年3月11日下午4時許,山東的邵女士和不滿5歲的兒子搭乘王志遠駕駛的計程車,在途中,王志遠與邵某因車費的支付問題發生矛盾,遂將母子又拉回起點,並要求兩人下車,邵某拒絕下車,並要求王志遠將兩人送到目的地。

最終王志遠被惹惱了,將母子拉至偏遠地帶,用石塊先後擊打母子的頭部,導致母子兩人死亡。惡人自有惡報,法院判處王志遠死刑。

只是一件小事,卻引發了一場人間悲劇,這對母子原本有兩次逃生的機會,第一次在司機將母子兩人來回原地時,如果邵女士認慫了,下車了,這最多只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第二次在發現司機不對頭時,如果及時通知朋友家人報警,事情應該還有轉機,可邵女士卻選擇了發朋友圈,這麼重要的事情發在朋友圈,很多人都可能會認為只是惡作劇。

當媽後,要學會認慫

前些日子,看到一位網友說,她和朋友抱著孩子乘坐地鐵,不知為何孩子總是哭鬧不止,不管她怎麼哄都沒有用,突然一個男子對這位寶媽怒吼起來,罵這位媽媽沒有公德心,罵孩子太吵。寶媽的朋友看不過去了,想上前理論,卻被寶媽用眼神制止了。

或許你會認為這個寶媽太窩囊了,被別人這麼罵,卻忍氣吞聲,連反駁一句的勇氣都沒有。有些時候我們不得不認慫,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感覺自己的膽子都小多了,之前自己一個人時,反倒是天不怕地不怕,什麼冒險的事情都敢做,自從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冒險的事情一件都不敢做了。

帶著孩子乘坐個纜車,心裡都緊張得不行,緊緊地摟著孩子,腦子裡甚至想過很多種不好的結果;走在路上,看到打著赤膊,凶神惡煞的人,總是抱著孩子躲得遠遠的;和別人發生矛盾了,常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用「吃虧是福」安慰自己。

孩子是我們的軟肋,我們自己受多大的委屈都沒有關係,但我們的孩子不行,半點傷害都不可以,為了孩子,有時忍氣吞聲並不是壞事,逞強出頭最終傷害的是我們和孩子,這個風險我們承擔不起,也不能承擔。

認慫,並不代表人格上比別人矮一截,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不要以卵擊石,自討苦吃。如果邵女士不較真,多一些安全意識,懂得在強者面前,適當示弱,她和孩子就不會有這樣的下場了。

我們是有孩子的人,我們身上背負著養育孩子,照顧孩子,保護孩子的責任,在面對強大的「對手」時,學會理智處理問題,不意氣用事,學會忍辱負重,權衡利弊,顧全大局,所以說,是孩子讓我們學會了成長。

堅守底線,有些事情堅決不認慫

當媽後,學會認慫,並不意味著所有的事情都要認慫,觸碰原則底線的事情,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堅決不退讓。

前些日子,我家孩子被小區里一個騎自行車的男孩撞倒,導致手指受傷,縫了6針,深可見骨,肌腱受損,男孩的家長只支付了當天去醫院的治療費,後期的換藥、拆線等費用拒不支付,並且態度十分強硬,「我家孩子未成年,手裡也沒拿什麼利器,你找律師諮詢一下吧。」就是這一句話,把我徹底激怒了,決定和她死磕到底。

目前孩子還沒有拆線,如果孩子手指功能不受損,其他的都好說,後期的治療費用就幾百塊錢的事情,只要你好好跟我說,態度好一點,我不讓你掏錢都可以,我自己有保險。但是,你這樣的態度我是接受不了的,你也是當媽的人,你孩子受傷了,你的心不疼嗎?

每次我家孩子去換藥,都哭的嗷嗷叫,孩子才3歲啊!那麼細的手指縫了6針,看到孩子的手指,我當媽的心情可想而知,眼淚圍著眼圈轉啊!我沒有找對方要任何額外的賠償,她卻是這個態度。那麼,對不起,咱們法院走起吧!孩子是我的軟肋,你觸碰了我的軟肋,就相當於動了我的逆鱗,我必須要討回公道。

做律師的朋友勸我慎重,因為走法律程序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賠償金額並不會太高,我沒有接受朋友的建議,我要的是一個態度,賠償多少並不重要,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孩子,觸碰原則、底線的事情,一定要學會理智地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在有些事情上不能認慫。

做父母之後,與其說我們是在教育孩子,不如說是我們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孩子帶給我們的是一段嶄新的旅程,讓我們的心理更加成熟,在面對問題時,能夠冷靜、臨危不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DF38WwBJleJMoPMnv2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