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瘋狂打壓中國之際,這條消息振奮人心

2020-07-30   人民日報海外網

原標題:在美國瘋狂打壓中國之際,這條消息振奮人心

來源:參考消息網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不遺餘力地打壓中國,蓬佩奧之流甚至鼓吹對華發動「新冷戰」,中國外部環境面臨複雜變化。在此背景下, 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將於明日(7月31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格外振奮人心。

北斗系統的建成及開通,表明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把握髮展的主動權。

在技術領域對中國「卡脖子」,是美國打壓中國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中國人早已認識到,不掌握核心技術,我們就會被「卡脖子」、「牽鼻子」,不得不看別人臉色行事。而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市場換不到的。只有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把握髮展的主動權。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央視新聞)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和其他許多國家一樣,高度依賴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 GPS),這相當於把自己的「命門」暴露在別人面前。美國CNBC網站認為,「一旦中美發生持續衝突,GPS系統可能會與中國切斷聯絡」。而隨著不依賴於西方、可自我維持的北斗系統的建成,正如俄羅斯《獨立報》所評論的,中國在這方面「今後將不會依賴美國技術」。美國《外交學者》認為,除了具有軍事意義外,「北斗系統使中國能夠進一步鞏固對全球基礎設施和規則制定的影響力,並控制信息技術、移動設備、5G、自動駕駛汽車和無人機以及更廣泛的物聯網的標準」。

近些年來,中國一直在奮起直追,誓要擺脫在核心技術領域受制於人的局面。在突破核心技術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遭遇陣痛,尤其是面臨外部技術封鎖的情況下。北斗系統的建成無疑將極大地鼓舞我們:中國能夠在導航領域趕超美國,也有信心在其他領域突破核心技術瓶頸。

北斗系統的建成及開通,表明美國孤立中國的圖謀不會得逞。

一些美國政客正尋求拼湊對抗中國的國際聯盟,妄圖在中國和其他國家之間豎下一道冷戰式「鐵幕」。但中國近些年不斷向世界提供中國智慧,貢獻中國方案,早已深度融入國際社會。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

中國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北斗是國際上首個混合星座導航衛星系統,首次實現導航定位、短報文通信、差分增強三種服務融為一體,具備對全球每一個角落的用戶提供滿意服務的能力。中國人在數千年前曾發明指南針,如今又開始用北斗系統為人類指明方向。目前,北斗已向上百個國家提供服務,用戶數量達到「億級以上」水平。

然而,北斗系統只不過是中國作出的國際貢獻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中國以「一帶一路」倡議、亞投行等為依託,不斷向人類提供公共產品。中國最近還宣布將把自己研發的新冠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率先提供給非洲等發展中國家。與此同時,面對日益多極化的世界,奉行「美國優先」的美國政府早已無法向世界提供更多、更強、更具吸引力的國際公共產品。在此情況下,美國還妄圖孤立中國,實在是誤判了形勢。

北斗系統的建成及開通,表明中國仍然尋求與美國實現合作共贏。

近段時間以來,面對蠻橫無理的美國,中國作出了堅定而理性的回應,未來也還將如此行事;與此同時,中國仍希望與美國實現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實際上,北斗系統也在尋求與美國GPS等全球導航系統實現合作共贏。

同為導航系統,北斗與其他系統必然存在競爭,但絕不是你死我活的「戰爭」。北斗系統始終提倡與其他系統兼容與互操作,在應用上鼓勵國際交流與合作。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西莫內塔·迪皮波認為,相比全球只有一套導航系統,多種系統的兼容共存實際上提高了可靠性,這意味著不會出現丟失信號的情況。

中國研發北斗系統,並非為了取代GPS,只不過是希望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實際上,GPS等系統可以和北斗一道,攜手為全球用戶提供精度更高、更加可靠的定位導航服務,促進世界互聯互通。

而中國不斷發展壯大,也並非為了取代美國,而是為了提高本國人民福祉、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實際上,美國也完全可以和中國一道,攜手為人類帶來和平、穩定與繁榮!(文/向洋)

來源: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