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讀點故事APP作者:一栗
1
八月的正午,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原野,明晃晃的日光曬得人睜不開眼睛,熾熱的空氣似乎立即要燃起來。地里靜悄悄的,沒有一絲聲音。農人們都回家吃罷午飯,搖著清涼的蒲扇酣然入睡,連聒噪的蟬、好動的雞鴨都躲在陰涼處打盹兒。
突然,遠處的田裡出現了一個小黑影兒,她一直佝僂著腰在地上撿拾著什麼,時不時往旁邊的背簍里放一下又趕緊彎下腰去。在滿是稻茬的空曠田野,顯得格外醒目。
原來是老劉家的媳婦孫婆婆。
老劉和他媳婦都已經年近七旬,體弱多病又沒有子嗣,實在沒有能力種勞動量大的稻穀,孫婆婆這才迫不得已出來撿拾稻穗。
近些年都流行機器收割,這丘陵地區的梯田彎彎扭扭不規則,田埂邊或者角落裡機器有的伐不到,會幾株幾株的倒伏在地里。農人都忙著搬運大袋大袋的穀子回家,無暇顧及這邊邊角角的幾株,剛好給了孫婆婆一個機會。
本來,農人辛辛苦苦種了幾季,也捨不得浪費一絲一毫,一般都會讓家裡的孩童背著小背簍一穗一穗割回去,但孫婆婆實在是個苦命的女人,因此不約而同的都默許了孫婆婆的行為。
但她自己仍然是難為情,清晨或黃昏天氣稍涼的時候,就在離收割機遠遠的田裡,撿拾裝袋時無意撒落的穀子,或者少數幾杆倒伏未割到的谷穗。只有這正午,最酷熱難耐無人看見的時候,才來離收割機所在地近點兒的田裡沉默地撿拾。
2
聽奶奶說,孫婆婆和老劉以前有過一個兒子,長得也挺高大帥氣,只是二十歲左右時不知怎的和人鬧了矛盾,一時想不開就喝農藥死了。
孫婆婆和老劉年紀也大了,加上家裡窮,也就斷了再生一個的念頭。但她很喜歡小孩子,鄰里的小孩路過她家門口時,就算家徒四壁,她也會熱情地去樹上給你摘一捧李子,或者拿出自家曬的紅薯干。即使大家都不願接受,想讓她換點鹽米錢。
孫婆婆還年輕些的時候,除了做農活,還會出去撿些廢品維持家用。前些年的農村,不像如今物質生活這麼豐富,家家戶戶也沒多少廢品可以回收。
那個時候,限塑令還沒有出台,農村還有不少花花綠綠的薄塑料袋子。一斤廢塑料袋可以換三兩塊錢,但由於塑料很輕很輕,所以需要好大一袋。村裡小孩放學的時候,時常可以看見她在村裡的堰塘邊洗洗刷刷。因為不少塑料袋從泥土裡、水溝中、垃圾堆里扒拉出來,髒得不成樣子。
後來,由於髒兮兮的塑料袋中滋生了許多細菌,而她又長期用手直接接觸,被真菌感染,兩隻手掌發癢,浮腫,潰爛,蛻皮,用了很長的時間來治療恢復。在那以後,撿廢品的活計也擱置了。
3
兩個人原本還能抬抬扛扛堅持種農田,侍弄些蔬菜,勉強度日。後來老劉病得越來越嚴重,不能勞動,甚至連走路也困難了。孫婆婆在農忙時怕他悶,就把他扶到樹蔭下坐著,看孫婆婆插秧種田。
孫婆婆搬風車、或者挪收稻子的工具時,一個瘦弱的女人往往力不從心,需要鄰居的幫忙。老劉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臉上掛著渾濁的淚,狠狠地捶打著雙腿恨自己無能為力。
時光晃晃悠悠地緩緩前進,孫婆婆的腰背越來越佝僂,髮絲越來越花白凌亂。終於有一天,她再也扛不動那些壯年男人才搬得動的農用工具了。無奈,她放棄了種稻穀,開始只種一些蔬菜小麥玉米土豆之類,可以一點一點施力施肥收割的莊稼。
按說,她和老伴兒的生活如此艱難,多少享受一點補助。作為失獨家庭,也應該有政策扶助才對。千禧年左右,有的人就把主意打到了她家的戶口本上。
她家的戶頭上有了一個孩子,後來又有了一個孩子。兩戶人家都只是象徵性的給了老兩口幾百塊錢,就保住了兩個毫無關係的小生命的合法地位,能上戶口,能夠上學。善良的老人一點兒都不知道,正是這兩個小孩子,讓他們差點沒飯吃。老兩口好心把別人戶口立自家戶頭上,哪知卻因此吃不上飯。
4
生活很艱難,活著本身就是巨大的勇氣。
又過了幾年,長期悶在家裡無法出門的老劉,漸漸的精神也出了問題。聽他們的鄰居說,有時候,晚上老劉會突然發出尖銳的叫喊聲,拖著哭腔,呼天喚地,也叫他們逝去多年的兒子的名字。
白天的時候,有時撞見老劉發作,只見他四肢亂踢亂動,這個時候倒還有力的緊,還會向門外撲,瘦弱的孫婆婆根本摁不住,估計是無意識想要逃離這365天都禁錮他的黑乎乎的牢籠吧。
多年以前,鄰居家的小女孩無意中進去過一次,整個低矮的平房裡黑魆魆的,一是本身窗子不太明亮,二是堆了許多亂七八糟的廢品、柴火之類的東西,更加凸顯的暗沉。
小女孩是進廚房舀一點水兌東西,孫婆婆好心地拉了拉燈繩,一盞昏暗的渾黃的可能是五瓦的白熾燈,在黑暗中發出營養不良瘦弱無力的光。小女孩再也不願意踏入那間屋子,用她的話說,做飯時應該完全分不清放的是什麼作料吧,不舀在碗的外面就行,實在太黑了。
孫婆婆家是不用作料的,只需要油和鹽就夠了。
老劉家越來越窮,以致於後來做菜放油的時候,也只是用鍋鏟在放油的容器里浸一下然後放到鍋里煮,畢竟油也不便宜。老劉家幾乎吃的都是米飯配白水煮菜。
5
如今,隨著歲數漸長,連吃米飯也成問題了。孫婆婆只好在秋收的季節出去撿拾稻穗,走的地方遠一點,撿拾的時間長一點,酷熱難耐的正午還在地里不停地彎腰,以沉默對抗苦難。不然,這一年兩個人真的是連飯也吃不上了。
聽說,那一年她半背簍半背簍地撿,總共撿拾了幾百斤穀子,那麼瘦弱的兩人,應該夠吃了吧。
聽說,老劉的病是越來越嚴重了,發作的頻率變高了,孫婆婆原本還勉強支撐的身體,也離不開藥了。
聽說,附近的叔叔伯伯們打工回家過年時,也會給老劉家一些錢。生活實在艱難,孫婆婆顫顫巍巍地接受,一無所有還說要去地里拔兩棵青菜。
那年,我離開了村子,不再有他們的消息。
但他們還活著,艱難地,活著。(作品名:《拾穗者》,作者:一栗。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禁止轉載)
點擊螢幕右上【關注】按鈕,第一時間看更多精彩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lVM_XABrZ4kL1ViqW0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