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培雄:敢打硬仗的掃黑鐵漢
40歲出頭的楊培雄,一直奮戰在刑偵工作第一線,是湖南省公安廳刑偵總隊有組織犯罪偵查一支隊支隊長。他作風硬朗,不畏艱辛,敢打硬仗,被戰友稱為「鐵血漢子」。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他組織偵辦涉黑案件14起,其中全國掃黑辦和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2起;參與指導偵辦重大黑惡勢力犯罪案件20餘起。
1
把案子破了,心裡就舒坦
對於楊培雄來說,工作加班加點是常態。他平均每天睡眠時間不超過5個小時,白天查閱案卷,帶領戰友開展走訪、摸排、調查、審訊;晚上召開碰頭會,匯總信息、研究案情、布置工作等。夜深人靜時,他喜歡一個人到院子裡邊散步邊思考,回顧一天的工作有沒有遺漏、工作部署有沒有紕漏、下一步的重點方向有沒有拿準,然後才回去休息。
開展集中抓捕的階段,作為指揮員的楊培雄更加辛苦,每時每刻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每次抓捕犯罪嫌疑人都在數十名以上,針對調查、跟蹤、抓捕等十幾個環節,都要制定詳盡周密的方案,及時彙集信息,並且根據情況變化隨時調度,幾乎徹夜難眠,而每次從啟動集中抓捕方案到實施完成,至少十天半個月。直到任務完成,楊培雄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接下來的審訊工作同樣艱難。這些涉黑案件的『老大』,平時手裡有『票子』、身邊有『馬仔』、背後有『保護傘』,作惡多端,囂張頑固,十分狡猾。審訊工作不僅需要技巧,更要比耐力、比勇氣、比韌性。累點、苦點沒什麼,只要案子破了,心裡就舒坦了。」楊培雄說。
2
總有辦法打開案件缺口
「楊培雄是一名非常優秀的業務尖子,不管犯罪嫌疑人有多狡猾,他總能有辦法打開案件的缺口。」湖南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副總隊長毛志兵說。
王某是石門縣「10·29」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主要犯罪嫌疑人,歸案後拒不交代問題,甚至以自殘方式威脅審訊民警。楊培雄帶領民警認真分析王某拒供的原因,研究王某的性格特點,了解到王某雖然殘暴,但十分孝順長輩。楊培雄緊緊抓住王某「孝」的特點,反覆讓他觀看受害者的慘狀照片,讓王某感受受害人及其家人受到的巨大傷害。面對民警強大的心理攻勢,王某的心理崩潰了,他流著悔恨的淚水交代了犯罪事實。
2017年4月,專案民警在審訊「8·24」文某等人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時,主要犯罪嫌疑人文某歸案後2個多月處於「零口供」狀態。這讓辦了數十起大案要案、有著豐富審訊經驗的楊培雄也一籌莫展,苦苦思索。
楊培雄組織幾名精幹民警,再次提審文某。文某依舊態度傲慢,一言不發。雙方僵持著,突然文某開口說了一句:「我賭博違法,但我沒有犯罪。」在一旁仔細觀察審訊工作的楊培雄心裡一亮,他決定改變審訊思路,尋找新的突破口。他用緩和的語氣與文某聊起了打麻將的事,經過3個小時的「閒聊」,終於發現了文某犯罪的蛛絲馬跡,很快找到了審訊的突破口,文某開始交代他的犯罪事實。
3
有一雙識別黑惡的「火眼金睛」
長期從事有組織犯罪偵查工作的楊培雄,對涉黑犯罪有極強的職業敏感,擁有一雙識別黑惡的「火眼金睛」。
「他心細如絲,洞察能力很強,善於通過案件中的細節發現線索,透過事物的表象看到真相,對問題的分析判斷入木三分,就像有一雙『火眼金睛』。」湖南省公安廳刑偵總隊有組織犯罪偵查一支隊副支隊長周建飛說。
2017年11月30日,常德市漢壽縣發生一起槍擊案,受害人胥某被人從常德市區跟蹤到漢壽縣,在離開吃晚飯的餐館不到40米的地方,被從一輛無牌小車上下來的蒙面人持槍打倒在地。之後,那人再次開槍將胥某兩腿擊傷後逃離現場。正在常德辦案的楊培雄敏銳地意識到,這極有可能是一起有組織、有預謀的涉黑犯罪案件。
楊培雄迅速將情況上報廳領導和總隊領導,並根據省公安廳安排,帶隊對該案進行偵查。他帶領辦案民警以偵辦其他案件為掩護,謹慎施策、抽絲剝繭、步步為營,很快破獲了「11·30」槍擊案,抓獲了實施槍擊的涉案人員,並以此為突破口,挖出了指揮槍擊案的幕後黑手,終於讓盤踞常德城區20餘年、當地群眾談之色變的康氏集團涉黑組織浮出水面。
2018年5月27日,湖南省公安廳成立5·27」專案指揮部,直接組織偵辦康氏集團涉黑案件。經專案組調查,幾年來,以萬某等人為首的康氏集團作案80餘起、致2人死亡、9人輕傷,涉案資產達10億餘元。至此,康氏集團黑社會性質組織終於覆滅。
作為一名掃黑民警,不僅要克服辦案中的困難,還要克服生活上的困難。楊培雄常年出差辦案,2019年出差280天。他的孩子剛上初中,家中還有兩個老人,愛人既要照顧孩子,又要贍養老人。愛人有時候也會發幾句牢騷,但任務一來,她還是支持丈夫的工作,一遍又一遍叮囑楊培雄保重身體、注意安全。
工作亮點
楊培雄作風硬朗,不畏艱辛,敢打硬仗,每次抓捕犯罪嫌疑人,都要針對調查、跟蹤、抓捕等十幾個環節制定詳盡周密的方案,及時彙集信息,並根據情況變化隨時調度。他的洞察能力很強,善於通過案件中的細節發現線索,透過事物的表象看到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