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經營理念上,患者第一,員工第二;醫院管理操作上,員工第一、患者第二。
畢馬威全球醫療保健行業主管合伙人Mark Britnell博士認為:醫療行業人力短缺是全球化問題,預計到2030年,全球醫療衛生人力缺口將達到1800萬,占到全球衛生人力總需求的20%。Mark Britnell博士新作《Human:Solving the global workforce crisis in healthcare》中文版即將出版。醫務人員短缺,必然導致超負荷工作,長此以往,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和不滿意感。
員工滿意是員工對醫院所感知的效果,與他的期望值相比較後所形成的感覺狀態。它是衡量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著員工的流動率和工作績效。在醫院裡,員工便是醫院的內部客戶,員工滿意與患者滿意同等重要,只有兼顧內外,不顧此失彼,醫院才能獲得更健康更長遠的發展。
上海藍生腦科公司和醫院紮實開展員工滿意工程,實現了「三升二降」:醫療業務量上升、病人滿意度上升、員工滿意度上升,病人投訴下降、員工離職率下降,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卓立強董事長講:只有員工滿意了,患者才會滿意。我們要為員工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解煩事,員工滿意了,才會認同醫院戰略和文化,才會認同醫院的價值觀,才會上升到職業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擔當。
滿意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它會隨著醫院各種因素的改變而發生改變,所以醫院要進行員工滿意度基線調查,查找員工不滿意和流失的主要原因,更有針對性開展工作,採取有力措施,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醫院員工基本都是知識分子,他們既重視自身薪酬福利,也非常關注醫院發展前景、醫院形象、醫療環境與設施、醫院管理與制度、醫院文化等;他們既看重個人發展空間、個人自主機會、價值體現、執業風險,也看重工作環境、團隊協調(管理)、整體員工素質、人際關係等。一般來講,基層員工對薪酬福利更敏感,中層員工對職業前景更看重,而高層員工側重於被重用的感覺。
上司認為員工最想得到的順序:好的薪酬待遇、工作保障、升遷機會、良好的工作條件、有趣的工作內容、管理層的支持、完善的訓練、口頭稱讚、主管體恤的態度、對事情的參入感。其實,下屬想獲得的順序:口頭稱讚、對事情的參入感、主管體恤的態度、工作保障、好的薪酬待遇、有趣的工作內容、升遷機會、管理層的支持、良好的工作條件、完善的訓練。
同濟大學附屬天佑醫院,對員工滿意度重要性認識到位,措施得力,成效明顯。緊緊抓住影響員工滿意提升的痛點和關鍵,改革薪酬績效,優化共享機制,建立內生驅動力;重視技能培訓,專項技能練兵,立足崗位成才;出台激勵政策助推人才全面發展;食堂和員工宿舍擴增和改善。
同濟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兌現年初十大承諾,員工滿意度達到94%,比年初提升了16個百分點。選派100餘人參加各類學術會議,8人到長海等三甲醫院短期進修。設立院級科研課題,建立青年人才庫,鼓勵醫務人員立足臨床,開展科學研究。 李楠楠護士長榮獲上海市衛生健康系統三八紅旗手」稱號。
上海萬眾醫院,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獲得市文明單位,員工流失率低於3%。為員工成長成才創造條件,醫院工會主席趙玲卉當選為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團建聯盟輪值主席、趙雅楠任執行副主席、時辰任副秘書長;員工收入得到穩步上升,福利待遇得到改善;為員工辦理居住證19張。
5月24—25日,丁香園主辦的「2019中國醫院發展大會」大會上,丁香園聯合麥肯錫依據基礎設施、醫療質量、工作環境、薪酬福利、文化情感和晉升發展等方面,發布了「2018年度中國醫療機構最佳僱主」榜單。今年由醫務工作者直接評分,評價體系更權威、數據測算更保真、評選模式更公平。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摘得公立醫院最佳僱主桂冠,河南宏力醫院獲評民營醫院最佳僱主第一名。
對醫院管理者而言,要把員工視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真心實意依靠員工運營好醫院,千方百計提升員工素質和技能;對醫院員工而言,要把醫院視為展現自身價值的平台,盡心盡力貢獻自身的聰明才智,與醫院相互成就共同成長。
高品質的醫療服務,要靠高滿意度的員工創造。待遇吸引人,事業發展人,感情凝聚人,平台成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