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收材料費14名家長被騙 大慶警方送上防騙指南

2020-08-19   大慶熱門資訊

原標題:「老師」收材料費14名家長被騙 大慶警方送上防騙指南

核心提示:誰能想到,班級群里看似熟悉的頭像後,或許正隱藏著一個別有用心的陌生人。在家長們就孩子的教育問題各抒己見、相互討論時,這些陌生人也正在費盡心思地尋找和製造著行騙契機。

「語文老師」收費

有人當託兒

8月7日21時許,家住讓胡路區悅園小區的馮女士看到,其兒子所在的班級群里,語文老師通知稱:全體家長,麻煩大家繳納學習資料費等,共計194元。緊接著,該老師又發信息稱:請家長們發紅包到群里,謝謝配合。

由於老師發通知的時間比較晚,大多數家長還沒有看到班級群里老師的收費通知,個別看到通知的學生家長正在猶豫時,有人率先為大家起了「模範帶頭作用」。

老師剛剛發完收費通知後,一名學生家長立即回復「收到」,緊接著在班級群里發了標有「資料費」字樣的紅包。對於老師發在班級群里的各類通知,家長們向來不會怠慢。

看到這種情況,原本還稍有猶豫的家長,也開始紛紛效仿上面的家長向班級群里發紅包。按照老師通知中的要求,每個學生家長發在班級群里的紅包錢數是194元。

沒有人擔心紅包會被別人領取了,因為除了老師之外,其他人也不會領取這些紅包。

很快,已經有十幾名學生家長在班級群里,以紅包的形式向老師支付了孩子們的資料費,其餘還沒有發紅包的,大多是因為那段時間裡還沒有看到老師的通知。

細心家長發現

「老師」微信號不對

隨後,有細心的學生家長發現,接收大家紅包的老師雖然從頭像和暱稱上看不出異樣,但點開這位老師的微信號卻發現,與此前語文老師一直使用的微信號並不一致。

發現這一情況的家長,立即感覺不對勁兒,並在第一時間在班級群里制止其他家長繼續發紅包,此時大家才意識到上當受騙了。

到該家長在班級群里發信息時,已經有14名學生家長在群里轉帳,並且已經被「老師」成功接收。

接下來,有家長在班群里@收了大家紅包的老師時發現,這位收了大家錢的老師已經退群了,就連第一位在群里向老師發紅包交資料費的學生家長,也一起消失了。最終,大家向龍南公安分局報了警。

接到家長報警信息後,為了防止其他班級群也發生類似情況,龍南公安分局立即向轄區各學校通報了這一情況,家長們也很快收到了老師在班級群里轉發的防騙信息。

班級群未設置驗證

騙子有機可乘

據了解,不久前也有冒充老師的騙子通過班級群行騙。

為何騙子總能成功進入老師與家長們用於溝通的班級群?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騙子之所以能夠輕易進群,是因為一些班級群沒有設置驗證,或者因為群主驗證身份時不夠嚴格,最終導致騙子進入班級群伺機行騙。

據龍南公安分局民警介紹,一般情況下,騙子為了順利行騙,會同時操作兩個微信帳號進入班級群。將其中一個微信帳號的頭像和備註名字,換成和老師一模一樣的,找準時機冒充老師在班級群內發布收費信息。如果有家長質疑,假老師或直接回應,或使用另外一個帳號冒充學生家長,配合假老師帳號演雙簧欺騙學生家長。

另外,為了不會在第一時間被老師發現揭穿,騙子大多會選擇非工作時間,老師查看群內信息頻率相關低的時間段。

多數家長對老師發的信息,基本不會多問什麼,等到有人識破時,騙子已經直接退群走人了。

民警送上

防騙方法

為了防止騙子輕易進入班級群行騙,龍南公安分局民警還為大家總結了防騙方法:

1.家長不輕易向他人推送班級群二維碼,如發現微信被盜用,請立即與群主取得聯繫,以免不法分子混入班級群;

2.廣大教師要加強對班級群帳號的管理,嚴格班級群管理機制,強化入群驗證功能的使用,謹防陌生人隨意加入;

3.注意查看可疑人員的微信ID號,高仿號一般會複製頭像和暱稱,但ID無法頻繁修改,以此可核驗對方身份;

4.如遇老師在群內有收費情況時,家長可以先核查群內是否有兩個老師頭像,如果有,基本可以確定是騙子,還可以通過電話或視頻方式與學生、老師多方確認核實,切不可貿然轉帳、匯款。

另外,也請群主對本班級的QQ群、微信群開啟「群聊邀請驗證」功能,並對現有成員進行核查,將身份存疑者儘快清除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