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市場的新變局
國內的電商市場,在2018年之前基本只看京東和淘寶這兩大平台,究其原因還是歸根於體量問題上,彼時的京東和淘寶是國內月活用戶體量最大的電商平台,沒有之一,再加上兩家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所以基本形成了兩虎相爭的局面。
京東方面,由於創始人劉強東對假貨零容忍的態度,再加上京東覆蓋全國大中小城市的自建物流網絡,促使京東成為了國內電商市場高端品牌的象徵,因此也是圈粉無數。
淘寶方面,由於馬雲專注於運營平台的電商打法在2005年之後大獲成功,最終在2008年淘寶一躍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電商平台,再加上多年的經營布局,淘寶雖然沒有向京東一樣打造出高端的品牌形象,但是淘寶卻一躍成為了國內月活用戶體量最大的電商平台。
兩大平台之間雖然多有競爭,但是一直處於誰也干不掉誰的狀態,本來大眾都以為這種狀態將長久的持續下去,可是,隨著2015年拼多多平台的橫空出世,一切的局面都在迅速地發生改變,電商市場也出現了全新的變局。
阿里失去「第一」
如果說早期大眾對於拼多多的印象僅僅是「地攤貨」、「low」的話,那麼自從2019年618期間,拼多多引入「百億補貼」和「假一賠十」的平台運營模式之後,拼多多平台的映像在大眾的認知中悄然發生了變化。
畢竟在百億補貼的產品中動輒就是類似於iPhone這類高價商品,再加上不斷有用戶用親身經歷告訴大眾,在拼多多平台的確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正品行貨,最終拼多多扭轉了其在大眾心中的形象,雖然無法達到京東那樣的高端品牌效果,但是距離淘寶也不會差太遠了。
再加上其「社交電商」的玩法,不斷吸納新用戶進入拼多多平台,並通過百億補貼的強大優惠留住用戶,促使拼多多平台的用戶體量在過去的兩年里進入了瘋狂增長的狀態。
最終,根據5月26日拼多多發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截止到3月31日,拼多多平台的活躍買家數量已經達到了8.238億,伴隨著這份數據的出爐,也意味著阿里正式失去了電商平台活躍買家數量「第一」的位置,畢竟,根據阿里2021財年Q4數據來看,截止到3月31日,阿里國內零售市場活躍消費者僅為8.11億。
劉強東輸了嗎?
而在拼多多發布活躍買家數量的同時,有一個數據值得關注,這個數據源於京東,根據京東2021年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截止到3月31日,京東平台活躍買家用戶達到4.998億。
這個數字相比於拼多多和阿里都是要遠遠落後,特別是拼多多,不過是一個誕生僅僅5年多的新平台,居然實現了完美的逆襲超越,走的同樣是輕電商模式,因此,有評論質疑,劉強東所專注的倉儲電商模式是輸了嗎?
總結
其實,拼多多在活躍買家上的超越並不意味著劉強東所走的電商模式就輸了,因為劉強東所專注的是高端、高效的電商發展模式,這一點京東完美實現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京東在用戶心中的形象要遠高於拼多多和淘寶,至少更多的消費者在購買貴重物品的時候,第一選擇就是京東,這一點優勢是阿里和拼多多所無法比擬的。
而拼多多的成功更多的則是依靠低價模式,這種模式自然更容易吸引人,再加上社交電商的屬性,拼多多買家數量的高速增長就變得正常了。
你平時都在哪個平台購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