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本文為本頭條號作者李躍峰原創首發作品
大荔西安牛羊肉泡饃研發的「泡饃西施宴」獲獎啦,獲得了2019年度,渭南市烹飪協會授予的「中國陝菜之都—美食名宴」。沒有現場見過「泡饃西施宴」,我是不會相信泡饃能成宴的,但當現場看過之後,我就被驚艷到了。
泡饃西施宴是由大荔西安牛羊肉泡饃根據現代人注重養生,注重健康而開發的一款主要以泡饃為主的宴席。宴席主要圍繞牛、羊肉、西紅柿等素菜及菌類泡饃,搭配其他以泡饃食材為主的茶點、涼菜,既營養,又時尚,還健康。
泡饃是陝西省著名小吃,歷史悠久,料重味重,肉爛湯濃,香氣誘人,食後餘味無窮,又有暖胃之功能。牛羊肉泡饃,最早為西周禮饌,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牛羊肉泡饃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古代許多文獻,如《禮記》以及先秦諸子,都曾提及牛羊肉羹。最初多用於祭祀及宮廷御筵。西周時曾將牛羊肉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戰國策》記載中山國君,由於一杯羊羹而激怒了司馬子期,怒而走楚,說楚王伐中山,招致亡國的命運。據《宋書》記載:南北朝時,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獻出羊羹,味美,武帝竟封俘虜修之為太官史,後又高升為尚書光祿大夫。到了隋朝,出現了"細供沒忽羊羹"(謝諷《食經》)。此當為最初牛羊肉羹和麵食混作的烹調形式。據文獻記載,唐代宮廷御膳和市肆都擅長制羹湯。"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羊羹者,羊肉烹制的羹湯,即當今牛羊肉泡饃的雛形。經過唐、五代、宋、元等朝,各族人民陸續遷入內地,"漸變舊俗"。加上西安地處西北要衝,接近牧區,是牛羊交易的好市場。西安的西羊市、東羊市等古老歷史街巷名稱,就是當時的羊市。這些都為牛羊肉泡饃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西安牛羊肉泡饃董事長王棉,善於學習,不斷鑽研,結合傳統牛羊肉泡饃的特點以及西紅柿等素食材及菌類的營養價值,結合營養均衡的傳統養生理念,結合傳統宴席的禮儀及程序,開發了這款泡饃西施宴,一經問世,就得到了有關專家和美食家的讚譽。
編輯:李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