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周末薦詩丨邵燕祥:中國的道路呼喚著汽車

2019-10-13   詩詞茶座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慶大閱兵的壯舉,固然令人熱血沸騰。然而,羅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在70年來坎坷而壯麗的征程中,有老詩人邵燕祥兩首反映現代化建設的詩,堪稱國家發展的活化石。

中國的道路呼喚著汽車/邵燕祥

你可知道祖國的遼闊?

你可曾用腳量過道路?

==

你數沒數過中國有多少條道路——

穿行高山,橫渡大河,

聯結著千家村莊和萬家燈火的城市,

聯結著車站和碼頭,

聯結著工廠、倉庫、合作社,

繞過牧民的帳篷、農民的門口,

又從你腳下伸過;

==

你可認得這些道路——

像樹幹生出枝椏,

像胳膊挽著胳膊,

像頭髮,像蛛網,

交織在山谷,在平原,

在又像山谷又像平原的高原上;

==

在那窮年累月沒見過好車馬的山野,

你可看見有一條新的道路通過——

它馱著農具、肥料和紙張,

還有糧食、棉麻、甜菜和山貨;

==

在那環海的公路旁邊,

海浪潑濺著陡峭的岩岸;

你可看見海防的戰士

等待著糧秣([mò]喂牲口)和子彈!

==

你可曾走過這些道路?

你可曾聽到道路在呼喚?

它們都通到第一汽車製造廠,

對我們建設者大聲地說

——我們需要汽車!

==

我們滿懷著熱情,

大聲地告訴負重的道路:

——我們要讓中國用自己的汽車走路,

我們要把中國架上汽車,

開足馬力,掌穩方向盤,

一日千里、一日千里地飛奔……

1954年8月5日

(選自《獻給歷史的情歌》,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

【詩歌賞析】

《中國的汽車呼喚著高速公路》是當代詩人邵燕祥,反映建國後百廢待舉的一首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政治抒情詩。在詩中,詩人用充沛的感情,強烈的抒情意味,對祖國的汽車工業乃至現代化建設給予了強烈的呼聲。

然而,縱所周知,此後的人民中國陷入了革命再革命的歷史怪圈,國民經濟建設陷於停滯的邊緣。直到1978年,在那個著名的三中全會召開後,詩人難掩內心激動,再次寫下對現代化征程的瑰麗願景:

中國的汽車呼喚著高速公路/邵燕祥

五十年代

我曾聽到過

中國的道路呼喚著汽車……

==

渴望著插上風的翅膀

飛馳過家鄉、祖國的熱土,

飛馳過道旁人家,

飛馳過道旁樹,

還有那樹頭架線的土電桿,

一段段土牆,一間間茅屋,

甩到後邊去,

通通甩到後邊去——

田野像扇面甩開,

又像扇面收束……

==

不要牧歌,

不要講古,

要的是速度!速度!速度!

在加速轉動的地球上

有我們新的征途。

再不能僅僅靠小米加步槍,

再不能靠木船打軍艦,

再不能靠兩條腿,

去追趕十輪卡的軲轆!

==

在泥濘的路上渥過車,

在崎嶇的山道,急轉的險彎,

幾乎翻車跌下深谷。

但是要前進,

前進是唯一的路。

再不能只是誇耀方向盤,

而安於老牛破車的速度!

==

高速度!

高速度!

這就是國家的安全,

民族的富強,

人民的幸福!

==

高速度,高速度;

盼了十年、二十年,

但是直到一九七八年,

中國還沒有高速公路!

==

原野雖然遼闊,

狹窄的公路上

攤曬著三家兩戶的糧食,

還有緩緩行進的

掛著風帆的架車,

造成多少次磨蹭,停滯,梗阻!

==

就是在我們心愛的首都,

汽車也往往擁塞於途,

不得不龜行慢步——

紅燈,又是紅燈!

障礙物,又是障礙物!

==

太陽有自己的軌道,

行星也有自己的軌道,

不許流星擋路,

在宇宙間運轉自如。

==

啊,我的家鄉,

我的祖國,

我的寸金的時間,

我的寸金的熱土!

==

空話不能起動汽車,

豪言壯語也不能鋪路。

但我們難道還不能鋪一條

高速公路——

有這麼多的痛苦,

有這麼多的憤怒,

甚至有這麼多的血肉

化為我們特有的混凝土!

我的

難以割捨的

親愛的同志們:

聽,中國的汽車

呼喚著

高速公路!

1978年12月26日(選自《人民文學》1979年第1期)

【詩歌賞析】

寫於30年前的謳歌年輕的共和國的詩篇,已經成為經典,進入了文學的聖殿;今日重讀,不僅僅是回顧,更在於以史為鑑,溫故而知新。

蹉跎三十年,時不我待。作者那份迫切的心情溢於言表。

「我的/難以割捨的/親愛的同志們:/聽,中國的汽車/呼喚著/高速公路!」(邵燕祥:《中國的汽車呼喚著高速公路》)。

這首詩寫於1978年12月,斯時大多數國人尚不知高速公路為何物。而今呢?中國的汽車產、銷量雙雙名列世界第一,高速公路總量也躋身世界前茅。我從不懷疑中國詩人的想像力,但如此準確乃至契合,還是令人嘆為觀止。(中國作家網陳德宏)

邵燕祥發表這些詩文的時候,正是劃時代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前後,表達了群眾對新時期光臨的歡呼和期盼。作為經過檢驗而公認的當代重要作家,他們的著作不僅有各自的藝術魅力和獨特風格,同時也具有文獻價值。(人民日報何頻)

四十年過去,中國高速公里的總里程已於2018年突破14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中國的高鐵也正在走向世界。用句網紅話說就是:這盛世,如你所願!

【作者簡介】

邵燕祥(1933-),浙江蕭山人。當代詩人。1948年北平中法大學肄業。1946年開始發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任《詩刊》副主編,現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委會名譽委員。出版詩文集七十餘部。詩集《在遠方》、《遲開的花》分獲第一、二屆全國優秀新詩(詩集)獎,雜文集《憂樂百篇》、《邵燕祥隨筆》分獲第一屆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第一屆魯迅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