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羅隱故里
蔣立波
時隔十年,你的故居已憑空消失不見
仿佛你根本就不需要故鄉
你樂於被從這片土地上抹去蹤跡
即便石虎還在,也不足以嚇退咆哮的挖掘機
和假冒的現代鄉賢。你樂於效忠那些
看不見的、消逝的事物,比如
河灘上的白鷺,孤零零一隻,反對偶,拒絕押韻
當然你傾心的也許是飛走的那一隻
這是否意味著,現實主義詩人也可能反現實
就像馬路拐彎處的鏡子裡,我們的肖像
在一個凸面上忍受變形,扭曲
(肖像或許就是「反肖像」帶來的一種戲仿?)
山羊也是一隻,枯草埋住它晚唐的臉
偶爾抬起頭,也只是惘然的一瞥
像無人繼承的「惡作劇般的嘲弄」
枯草上的霜和世俗句法里佯狂的部分
你也在忍受變形,在傳說中,在悖謬的時代
在羅隱路8號酷似鵝籠的別墅群
任憑危崖上如削的片石削出你陡峭生平
而方言中的那個「吾」仍固執於你古奧的發音 *
* 新登方言中,「我」仍然讀作「吾」。
| 蔣立波,當代詩人、獨立出版人。著有詩集《另一種砍伐》《摺疊的月亮》。
題圖: Alexander Brook | Twentieth Century Ruin (1932)
*本詩選自《詩光年·飛地詩歌歷》1月13日 詩
/點擊圖片或「閱讀原文」購買飛地2023年詩歌日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ab588c1c147c7c0ab3f7e63e01916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