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級風景區------洣水風光帶,故鄉的小河

2019-06-29   心好懶人

作為湘江三大支流之一,洣水發源於羅霄山脈西麓的炎陵縣枝山。穿行於崇山峻岭之中,她源自炎陵,繞茶陵,穿攸縣,在我的家門口蜿蜒北上,于衡東新塘鎮洣水河口流入湘江。

故鄉的洣水河,是一條古老的河。

炎陵縣城西17公里的鹿原鎮(又名白鹿原)的洣水之畔,肅立著「神州第一陵」,這裡洣水環流,古樹參天,景色秀麗。 鹿原坡之上,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安寢於此。 炎帝神農氏是華夏遠古時代部落首領、中華農耕文化的創始人。整個陵區處於群山環圍之中,洣水就在山下緩緩流淌,林蔭濃郁,氛圍靜謐,景色幽中透雅。在這裡,那流淌而去陪伴炎帝的洣水,是深綠的水潭,從高處望去,你簡直感覺不到她的流動,那是一種安靜的鑲嵌。

不必說茶陵縣城洣水河畔的南宋古城,不必說與古城城牆百年相伴的傳說中以鎮河妖的「南浦鐵犀」。也不必說始建於唐代的攸洲八景之一,與洣水遙相呼應的以山奇、水秀、洲平、林幽、寺深而勝名的靈龜峰。單說說我們我家沿河上下幾十公里的河畔勝景,歷代文人墨客就留下了美妙的描述。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曾在洣水楊林段的太平寺慈氏閣留下了遊歷洣河後的詩句:「青玻璃盆插千岑,江湘水清無古今。何處拭目窮表里?太平飛閣暫登臨。朝陽不聞皂蓋下,愚溪但見古木陰。誰與洗滌懷古恨?坐有佳客非孤斟!」明朝常默留有一首《洣水舟行》「千峰夾水一舟行,風景南荒感客情。花發不知春早暮,岩深時見日陰晴。奔流激石篙難抵,怪樹蟠江纜亦橫。獨喜農皇遺教在,梯田山上有人耕。」真實的寫照了沿途風光。明末大地理學家、文學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遊記》中對洣河也有詳細的旅遊記載。而清代詩人劉振武作詩《靈山攬勝》一首:「七二名峰外,靈山別有天。古楠寒日色,怪石咽流泉,林密藏精舍,雲深隱漢仙,夜來鍾欲靜,風月滿川穹。」有感於靈山風光如畫。

故鄉的小河又是一條「紅色」的河。

洣水源頭是中華民族先祖的安息之地炎帝陵,也是中國革命的搖藍井岡山,所以洣河有「歷史長河」、「紅河」的美稱。其流域的炎陵(原酃縣)、茶陵、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洣水之岸,留下了無數革命先烈的腳印。洣水之上,還迴蕩過革命先烈的槍聲。在炎陵縣的十都,紅軍第一次把黨支部建在連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是井岡山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 而在衡東,洣水哺育出了共和國的元帥------羅榮桓。

故鄉的小河又是一條充滿現代氣息,一條與時俱進的河。

從1968年開始到改革開放的今天,為了造福與洣水流域的父老鄉親,洣水河上先後建起了甘溪、洋塘和榮桓三座攔河大壩。而距我家門口5公里遠的甘溪河壩是湖南境內誕生的第一座融灌溉、發電、通航、旅遊觀光於一體的攔河大壩。看氣勢雄偉的攔河大壩,我們感到歷史的變遷和人民的力量。站在攔河大壩上,順河遠眺,一條大河為壩所鎖,在兩山之間變得寬闊而溫順,可謂「高峽」出平湖。

於今,我故鄉的這條洣水河,成為了衡東乃至衡陽的一景——省級風景名勝區的洣水風光帶。而從甘溪大壩到我家鄉上游兩公里的潭江口、晏公廟一帶,卻是洣水風光帶的精華景區。為了滿足日趨增多遊客需要,為了提升旅遊檔次,衡東縣旅遊局專門成立了一個旅遊公司,添置了漂亮、先進的遊艇和快艇。

從甘溪河壩乘船溯江而上,快艇在寬闊平靜的水河上划過一道道水浪,習習涼風撲面而來,兩岸青山倒影入綠水,實在是令人心曠神怡。那身旁飛濺的浪花,耳邊呼嘯而過的河風,那風馳電掣般的速度,讓人油然而生一種衝鋒陷陣的英雄氣概。或者邀上幾個親朋好友,乘坐遊船,悠然地飄蕩與平靜如鏡的河面,則有另外一種輕鬆、愜意的感受。,尤其是到了每年的六七月份,沿河幾十里的荷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處處花團錦簇,時時滿河飄香。采一把湘蓮籽,喜上眉梢,喝一口洣水,甜透心脾!棄船登陸,岸上純樸厚道的群眾早已是笑臉相迎。來到多情島,考證一下同根而生的姊妹樹,或圍抱一下百歲高齡的大楓樹,感受一下它的風桑。洗一把帶甘甜味的清泉臉,或喝一杯苦盡甘來的藤茶,大自然的誘惑實在無法抵擋。置身連綿不斷的青山,滿目是碧波蕩漾的河水,河岸鑲嵌的是美侖美奐的水上芙蓉。心中即使有些許不快,也會馬上被這人間勝景沖刷得一乾二淨。靜坐岸邊,把一根釣杆,牽掛一個希望,同樣樂在其中。

遊船歸來,餘味未盡,快艇悄然停靠在我故鄉名叫「羅家灣」的小山村。這裡清山綠水,河水湯湯。春天裡有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有碧綠的藤茶,有鮮嫩的野蕨。夏天,河岸有競相開放的蓮花,有肥碩的蓮子,有美味的田螺。秋天有金黃的野菊。有脆嫩多汁、清香鮮甜的河藕。簡直就是一幅色彩斑斕韻味無窮的立體山水畫。要是在冬天,走進一家農戶,就著滿園碧綠的青菜,圍著通紅的木炭火,喝一碗農家自釀的米酒,簡直是在愜意地享受一處難得的人間天堂。

備註:洣水漂游從甘溪河壩上游開始,推舟逆流而上直達草市鎮,沿河五十里。主要景點有:甘溪河壩、元寶大觀、水上街市夏浦、龍岩洞、二龍戲珠、蕭家老屋、雄獅戲球、潭江口漁村、秀才看榜、酈道元的酈公釣魚台、晏光雙廟、錫岩仙洞、靈山老廟等20多個景點。一些美麗的傳說為風光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淵遠的歷史更讓人神思遐想、流連忘返。

發源於井岡山麓炎陵縣的枝山腦,在衡東境內流經6鎮3鄉,長達72.5公里,河上建有榮桓、甘溪、洋塘三座河壩,沿途風光旎旖,景觀豐富,有廣柑基地白茅洲、靈山勝景、太平寺、晏光廟、秀才看榜、雄師戲金蟾、筆架峰、將軍廟、楊山祠、雷溪雙月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