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沅江瓊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通過驗收,正式獲批成為國家濕地公園。這是沅江市持之以恆推進濕地保護工作、建設生態家園取得的可喜成效。
沅江瓊湖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沅江市城區中心,由洞庭湖濱互為連通的浩江湖、蓼葉湖、上瓊湖、下瓊湖、石磯湖及胭脂湖等湖泊群,以及一定的陸地區域構成,位於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國際重要濕地的交匯地,處於資江、沅江與澧水「三水」的交匯地帶,總面積1760.4公頃。濕地公園內生物多樣性豐富,具有珍稀、瀕危和較大種群數量特有物種分布,有野生種子植物486種,野生脊椎動物19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4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7種。具有悠久深厚的洞庭湖漁耕文化、漁樵文化、堤垸文化,是湘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自2011年12月獲得試點建設以來,沅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濕地公園建設,始終堅持「保護優先、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把濕地公園打造成示範工程、精品工程和惠民工程,累計投入資金20億元,在城區開挖、改建4條運河,新建8座橋樑、6處涵閘,將五湖全部連通,並引沅水入資江,使兩江與五湖形成循環水系,確保了水系調控協調、生態環境協調和城市布局協調。經過6年的試點建設,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退化濕地得到大力恢復,濕地用水得到充分保障,濕地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