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黃易雋坐在中考宣講會現場,這是他第一次聽說「男生班」。
當講台上的宣講人、時任上海市第八中學(下文簡稱:市八中學)校長盧起升提到「生存體驗」「編程」「拆機」這些詞時,黃易雋的興趣值達到了頂峰。當天回家,他和爸媽開了一個家庭會議——決定報考市八中學的男生班。
2012年的這場宣講會,影響了小黃後來的人生走向,這是當時全上海乃至全國的第一個男生實驗班,包括小黃在內的60名學生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今年6月底,上海首推的男生班學生大學畢業,有男孩感言「慶幸來過」。
美國男校麥卡利中學校長Mr. Burns在滬時說,男孩問題已經不是某一個城市正在面臨的。是什麼造就了今天的男孩危機?男校、男生班,是破解之道嗎?
男孩危機引爭論,上海誕生第一個男生班
上海的學生,從小學三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在每一個科目上幾乎都是女生的成績高於男生。這是2012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的調查數據。
5年後,2017年,該所又進行了每5年一次的調查。昨天(18日),副所長周海旺向記者展示了這份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在學生性別維度的成績差異上,5年前的結論依舊成立。「女生各科平均分數皆高於男生,平均分相差3分左右,尤其在英語方面,女生高出男生7分……針對不同年級,男生僅在六年級和七年級的數學裡高於女生,且差距不十分明顯。」儘管下一次調查要到2022年,但是周海旺表示,近幾年男女生個別方面差距有所縮小,但女生成績更優秀的現實,直到今天也沒有改變。
女生的優勢不僅在初中小學,而且體現在高中。中考裸考難度不高,拼仔細,不少男孩在中考這一關就被攔在了市重點之外。有高中四校的校長表示,因為裸考進學校的女生較多,為平衡男女生比例,自主招生時,學校招的男生會更多一些。不少市重點高中的家長們感受是,不僅學習成績女生在前列,學校里的班幹部也是女生多,甚至體育運動也是女生表現更優秀……
原市八中學校長盧起升最早關注男生教育問題是在2010年。2009年的PISA測試,男生在OECD(經合組織)的成績與女生相差分數平均達到40分。「40分意味著差出一個學年水平,是顯著性的差別。這已經不是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問題,從那個時候我就開始思考男生教育的規律。」
正如盧起升的感受,男孩問題已經不是某一個城市正在面臨的。「在美國,男生在校園裡的表現往往沒有女孩那麼好,美國的大學裡只有40%的大學生是男生,這種現象我相信不止在美國出現。」美國知名寄宿制男校麥卡利中學校長Mr. Burns在上海說,男孩危機的存在不是某一個城市面臨的,而是全球很多城市面臨的。
盧起升認為男孩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兩方面:男孩特質造成的對傳統課堂的不適應,需要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男孩成長中,從家庭到學校環境男性角色影響的缺位,造成部分男孩不夠有男子氣概。Mr. Burns則表示,美國男孩大腦實驗中心研究發現,女孩大腦的發育早於男孩,男孩很難安靜和集中注意力,而一般的學校教育更適合女孩子,大多也都是女老師授課,會造成一些男孩子誤以為自己不適合在課堂讀書。
盧起升決心做些實質性改變,經過兩年的論證與籌備,2012年,在市八中學首次推出男生班。2017年,盧起升調任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大境中學校長時,市八中學的男生班已經占全校一半,加上混合班的學生,校園裡80%奔跑著的都是男孩子。
缺啥補啥,學生慶幸來到這個班
「用上海話講,我以前是個有點『沖不出的』男生。」黃易雋說,他衝著鍛鍊自己的決心進了男生班以後,再「出爐」,整個人的狀態改變了許多。
高中期間,黃易雋參加了辯論隊,這是當時全上海唯一一支全部由男生組成的隊伍。就是這樣一個自我評價為「沖不出」的男生,作為隊里的一辯,和隊友們一起拿下了黃浦區中學生法制辯論賽第三名。
「兩年的參賽經驗,讓我從懼怕演講台,變成享受舞台。讀了大學以後繼續參加辯論,也當上了學生會主席。」黃易雋給記者看了一張他在大學時的辯論賽照片,他作為唯一一個男辯手在一群女生中起立辯論,毫不怯場。
「數字達人」「差異理解」「偶像生成」「生存體驗」……曾在宣講會上吸引了黃易雋的男生培養模式,也成為參加男生班的學生們集體難忘的人生經歷。
在一次為期兩天的軍營體驗中,一位學生寫下這樣的感悟:「我慶幸,我來到了男生班,在其他學校我可能會有更好的學習成績,但是我相信,是男生班這樣的課程,讓我能在火災來臨之時,不會絕望悲哀、只能目睹生命白白地逝去。」
像這樣的社會實踐,在市八中學的男生班還有很多,學校根據男生髮育的科學規律不斷研究討論男生教學方法,設計男生喜歡的特色課堂,給男孩們的興趣和特長充分釋放的空間。
同樣是第一批男生班畢業的黃鑫華,高中時期選讀理科,今年從大學畢業後進入IT行業。他的朋友圈裡,經常分享和一群好友聚會、活動的照片。
黃鑫華說:「男生班的三年對於未來的影響是深遠的。它培養了我的主見和視野,也讓我成為一個有趣的人,一個人的興趣會慢慢發展成自身最富有魅力的地方。」
黃鑫華告訴記者,高中三年是他最快樂的三年,留下了許多難忘的青春記憶。「忠誠、責任、睿智、獨立」是男生班要給男孩們塑造的品質。
課程針對性強,解決男孩危機見成效
發展男生特長的課程辦得好,文化課成績怎麼樣?在男生班的辦學理念當中,並不提倡「唯分數論「,但成績好不好,是家長和社會繞不開會關注的問題。
「我們做過一個跟蹤統計,以一批考上男生班但最終沒有來這裡讀書的孩子為參照系,發現三年後的高考成績,原本低於參照系學生2~3分平均分的男生班學生,高考平均成績最終高出2~3分,也就是說有5分左右的趕超。」盧起升追蹤了這批學生的成績,得出了一個使家長老師都感到欣慰的結果。
黃易雋說,自己入校時其實成績蠻平庸的,但畢業時考入華東政法大學,自己對於這樣的結果,還是挺滿意的。今年大學畢業後,他又順利考入本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2017年,新校長周政繼任市八中學校長,對於男生教育是否解決了男孩危機,在她的切身感受下,答案是非常肯定的。
「開設男生班,本身就是對男生存在的學習問題、行為問題,進行策略性的矯正,比如男生思想集中時間短,不喜歡聽表述,那麼在上課的時候,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才會提高。」在研究了以往五年的教學成果,周政完善了男生課程體系,提出「少教多學」的教育思路。
「通過教育情境的訓練,我們把孩子從他律引向自律。」市八中學的男生很多都有早睡早起堅持晨跑的習慣,周政說,這所學校出來的男孩子,是不會看到同行女孩提著重物而不去幫忙的。
這所以男生居多的學校,被評為了「上海市行為規範示範校」。2012年底,白岩松曾在新聞1+1中對盧起升做了專訪,提到過希望將男生班發展成為男校的想法。
「我贊同盧校長的想法。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軟硬體上都還暫時不具備建成一所男校。」周政說,目前來看,男生班在國內還是一個「小眾需求,大眾關注」的存在,學校目前每年只招100名男生班學生,通過這樣的小切口,做大的學問的研究,等到時機成熟,建立獨一無二的一個男校也是有可能的。
與其同時,男生班、男校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有網友認為,開辦男生班同樣是一種不公平。
開辦男生班究竟是好是壞?所謂的「男孩危機」是否真的存在?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綜合自周到上海及網絡
編輯: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