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什麼值得買平台請關注本帳號獲取更多好文,作者:手撕鱸魚
創作立場聲明:本人對健身減脂這事並不專業,只是單純的分享一下個人的經歷和感受,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也歡迎朋友們批評指正。
我應該說是遺傳性的肥胖吧,我的姥爺和媽媽,都是身高不到160,體重200斤左右,所以我從小長得就比較圓潤
初一那會就有160斤了(中間又接受過激素類藥物的治療),直到初三也不過160cm高而已。
到了大學因為學的是軟體工程專業,習慣性的熬夜,窩在宿舍不動彈,加上晚上玩電腦會不停吃各種貓耳朵一類的零食,所以成功突破到了188斤。即便大學四年都沒有女朋友,(當然也沒有男朋友,取向正常)也沒有減肥的念頭,還覺得自己其實是胖壯而已
我第一次減肥是在老婆生完孩子之後那一年,那也是我最成功的的一年,因為那年減掉的重量最大,為啥最大呢?因為那年我最胖……為啥當時最胖呢?
當時老婆一天五頓飯,頓頓不是鯽魚湯就是豬腳湯,反正各種營養,然而老婆不喜歡吃重複的東西,就讓我每次都幫她消滅掉,於是老婆生完孩子日漸消瘦,而我成功的從166斤長到了194斤
到了這個體重真的是走路都廢喘,所以就在春節以後,看到自己都挪不動步了,體檢報告中的輕度脂肪肝也變成了中度的,靜息心率都快到100了,血尿酸更是到了500多,喝點啤酒就有痛風的症狀,
就毅然決然的開始了減肥。
當時是在控制飲食的基礎的進健身房搞力量訓練,因為我發現只有做這個我可以堅持。
每周三次力量訓練,每周差不多減脂一公斤,同時還有明顯的增肌。從元宵節後到五一,差不多是3個月的時間,我從194斤減到了162斤,臂圍從37cm長到了42cm,腰圍從3尺2到了不太到2尺6,從一個圓潤的胖子到了一個強壯的……胖子
這是我現在的狀態,因為氣溫零下幾度,身上都是穿了好幾層厚衣服照的(98一件的大衣,真香!)
這是我穿著之前194斤時買的厚衣服的樣子,可以看到腰圍空出來好幾個拳頭
大腿部分也是瘦了一大圈
上半身更不用說了
由於體脂還很高,光膀子的場面實在有點辣眼睛
,再加上平時也就去健身房才會有拍個照留著做對比的習慣,所以簡單上個現在的狀態圖
本來是喜大普奔的……結果之後連續加班加偷懶,從五一一直到年底都沒再去鍛鍊,好在力量訓練留下的基礎代謝提升幫助我一直維持著體重,直到過年前後……穩不住了,三盆豬頭凍,兩盆狗肉凍,十來斤香腸下去,吹氣一樣的又長到了188斤。
不過年後斷斷續續的鍛鍊了三個月,又回到了166斤左右,以後每年基本都在重複這種20多斤的彈性過程。
所以根據我自己的感受來看,我覺得:
身體是有記憶的,能夠記住你持續了很久的體重狀態,也因此第一次減肥時恐怕是最困難的
(沒有理論依據,只是單純的個人感受,或者是臆斷)
接下來才是進入正題,根據我自己的經歷跟大家分享下減肥的一些方法吧,很多東西都是按照我自己的感受,或者是不靠譜的記憶來的,沒有查資料,肯定不太準確,有錯漏之處,歡迎大佬批評指正。
眾所周知的,減脂都是「三分練七分吃」,也都知道減脂無非就是「管住嘴,邁開腿」,所以大的方面主要就是吃和運動的選擇。
一、吃上,總體原則是「調節飲食」而不是「節食 」
節食的危害其實很多人都知道,但就是擋不住這方法簡單,也往往能在體重秤上最快反饋出效果,所以對很多人來說都比較有吸引力,我雖然沒走過這一步,也看到了身邊太多的例子,因為節食掉頭髮的,弄壞了脾胃的,低血糖暈倒的,還有妹子經期不規律的,停止節食後迅速恢復體重,甚至比之前更胖的……
所以我一直推崇的是調整飲食習慣和食物構成,而不是簡單粗暴的節食。
總的原則大家也都知道,無非是把精糧換成粗糧,多吃蔬菜,多吃瘦肉,比如魚肉,雞胸肉,牛肉這類。
這樣攝入的總熱量低了,還能保證充足的營養,飽腹感還強,也不容易餓,當然也會更容易堅持一些。
但是真的如同那些達人們一樣每天吃健身餐,對很多人來說也不容易堅持,還有我這樣的窮人也有點負擔不起
(還有懶),就只能從身邊的常見食物中來選擇了,堅持幾個方法就能知道日常哪些適合多吃,哪些必須少吃。
第一步、每天記錄一日三餐
第二步、計算攝入的熱量
對普通人來說這個操作性上要差一些,所以推薦「薄荷健康」這款app,簡單的只是記錄一日三餐還有攝入熱量,也可以分析一下哪一頓吃的不太合理,以及碳水化合物啊,蛋白質啊分別從哪些食物中攝入的,所以記錄幾次以後你就知道日常應該避免什麼了。
像我現在平時工作日都是在單位吃,早餐基本都一樣,一點即食燕麥片用熱水沖泡幾分鐘即可,一包牛奶直接倒入燕麥片中,然後來倆雞蛋完活。
午餐也基本都在同一家盒飯店解決,因為這家它便宜……三素一葷的盒飯菜8塊,最近物價上漲,也不過10元,比同品質同數量的那些大牌連鎖盒飯都要便宜一半,口味是一點不差的。
最後形成的相對健康的習慣就是不要米飯……米飯是精糧,而土豆,山藥等菜品都屬於粗糧,並不是沒有碳水攝入,另外米飯會換成一種素菜,肉菜以前我都是吃紅燒肉或者把子肉,現在都變成了辣子雞或者雞腿……
更好的做法當然是把這些菜都過一遍清水,去掉外賣幾乎必然有的高油問題,不過我本人屬於比較佛系的健身減脂,簡單地說就是保持健康的同時不耽誤享受美味,所以就乾脆省了過水這道工序
到了周末又不一樣了,一般周六周日兩天中午都會去外邊吃,目標是把萬達等大型綜合體里的店鋪都嘗一遍,誰讓我是個吃貨呢
這時候我就安慰自己,這些就當是「欺騙餐」了
這樣不論是身體還是自個的心理都沒什麼壓力,一樣可以享受美味,反倒是更容易堅持下來(強行為自己找藉口)
牛蛙
但實際上,因為有了習慣性的調節飲食,即便是吃自助,也並沒有真的那麼放肆……
這算是習慣的力量了吧……
偶爾來點小獎勵當然也是少不了的
具體的可以看我之前的一日三餐打卡系列帖子,還有我的美食帖子
當然薄荷也提供純粹節食的食譜等等,讓你可以只靠著飲食製造熱量差來減肥,內容很廣泛,具體的站內大佬有分享過,我就不再多說了。
關於代餐
還有人分享了通過代餐減肥成功的經歷,但我本人其實是不太認同這種做法的,除非你是那種病理性的,必須快速減肥。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變相的節食。
我媽就被人安利了安利的代餐,那減重速度確實沒得說,三個月功夫從200斤減到了146斤,可是臉色有原來的健康紅潤變成了蠟黃,皮膚鬆弛的問題也是十分明顯,骨質疏鬆等症狀也爆發了出來,幾個姨都覺得我媽一下子老了幾十歲(這也是我覺得減肥不需要太快的原因,記得相對健康的好像是每周減掉1到2個百分點的體重就挺好)……而吃完那兩萬多的產品以後,沒用兩個月,我媽又胖回來了……
這裡面到底減掉了多少水分,多少體脂暫且不說了,但我覺得想要不出現這些負面效果,就要說道了另一個方面,也是我覺得減脂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運動!
二、運動方面
減肥的運動,最好的方式是力量訓練+有氧運動,而且是先力量訓練,再有氧運動,每種最好都再30分鐘或者40分鐘以上,這也是老生常談的套路了,所以這裡我要說的並不是這個,而是我自己的一些切身感受
第一,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
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都不一樣,習慣和喜好也不一樣,所以我覺得不能說哪種運動形式是對所有人都適用的,而是應該先根據自己的情況,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 ,它可以是跑步,可以是游泳,可以是騎車,也可以是hiit,又或者是單純的力量訓練。
對於剛開始減肥的人來說,做什麼運動並沒有那麼重要,堅持下去最重要!
以我自己為例,剛開始聽說跑步減肥效果最好,又擔心把自個兒跑廢了,所以我買了布魯克斯超越和亞瑟士k21兩款頂級跑鞋,買了cw-x的expert支撐壓縮褲,結果發現自己壓根就不想出去跑步,然後這些都變成了偶爾出行時的裝備……
再者我體重比較大,膝蓋還有老傷,很多運動都堅持不下來,倒是純粹的力量訓練於我而言不僅不枯燥,反而很是享受那種鍛鍊後全身酸痛,但卻能夠踏實的感受到自己肌肉增長的感覺,所以最後選擇了力量訓練。
然後這又讓我發現了另一個要素,針對我自身情況而言的
第二、不論什麼運動,至少堅持一周三練
不管你最後發現自己喜歡什麼運動,一周去一次兩次的,多半是不能讓你體會到明顯的減脂效果的,起碼保持一周三練,比較有利於形成一個良好的鍛鍊習慣,比如我一般周一周三周五三天晚上去鍛鍊,周末兩天休息。
另外,我記得一周一練反而對身體不利吧……具體理論忘記了,反正還是堅持比較好。
基本的鍛鍊計劃是這樣的:
周一 練習肩部和肱三頭肌
周三 練習背部和肱二頭肌
周五 練習腿部,極其偶爾的會穿插練習一下胸部
對於胸部的訓練我是進行的最少的,因為我有圓肩的問題(日常伏案工作造成的),加上又比較胖……
(雖然圓肩更應該做的加強是肩部後半部分的肌肉,同時做好上胸和肩前部的拉伸放鬆,而不是削弱胸肌)
第三、更推薦力量訓練
原因我前面已經說過了。對我來說,純力量訓練讓我在減脂的同時還增肌了,這可能也是我一直沒有出新手福利期的緣故,同樣也是我比較推崇力量訓練的原因。
妹子們總是擔心自己一不小心就練成了金剛芭比,實際上,以絕大部分人的天賦和努力程度而言,你們都想多了……能練出一定的線條已經很不錯了,練成蜜桃臀那都得是長時間堅持不懈的努力鍛鍊才行,而且往往是歐美妹子刻意強化訓練的結果
而且即便是在我每年都會有的連續大半年一下也不鍛鍊,還放開了胡吃海塞的情況下,我的體重也維持不增加大半年時間,直到入冬開始貼膘,飯量大漲,才會慢慢的提升。但是開春以後恢復訓練,下降的又很快,還能很快恢復到之前的肌肉量。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力量訓練會刺激身體分泌瘦素,也就是說會讓你的飯量變小,而有氧運動則是反過來的,理論知識忘記了,但我自身感受確實是這樣,我現在的飯量大概不到原來的一半,從一個吃自助餐從開始營業吃到結束營業,而且基本從不虧本的人,變成了一個不到一小時解決戰鬥,從來回不了本的……
如果想要通過力量訓練來減脂,優先選擇復合動作,比如深蹲,硬拉,還有臥推這三大項。
第三、適當進行有氧運動
這裡我想強調的不是有氧運動對於減脂的效果更好,而是用來提高你的心肺功能,尤其是對那些一直宅在家不運動,還沒事就喜歡來個肥宅套餐的朋友,比如我那些網文作者哥們
他們問我該如何減肥的時候,我一般都推薦他們先從遛彎,散步或者慢跑,游泳一類的開始做起,是因為我怕他們上來就搞得太激烈,把自己玩死了……
當然如果在力量訓練後加上有氧運動,效果會更好一些,我最喜歡的就是練習一小時以上的力量訓練,然後再玩一陣划船機
划船機可以說是我玩過的有氧運動器械(踏步機,跑步機,橢圓機等)里最爽的一個,木有之一!而且對大體重人士也比較友好,尤其是對你的膝蓋,因為它不用承受你的體重,而且這個號稱可以鍛鍊到全身9成以上的肌肉,實在是酸爽的很。
划船機動的慢點算有氧運動,快點大概就可以算力量訓練了,這樣交替著來,應該就成了另外一個概念
第四、 HIIT
HIIT是由歐美國家研究發現的一種運動方式,翻譯過來叫做高強度間歇訓練。這種鍛鍊方式最大的特點就是節省時間,也是近些年比較火爆的運動方式。什麼後燃效應,快速提高心率一類的原理就不用我再廢話了吧?
我個人也體驗過HIIT的效果,確實,一周三次,每次20分鐘左右,而且是在完全不控制飲食的狀態下,我那一周也減掉了1公斤的體重。
但是,這種運動方式並不是適合所有人的!
心肺功能不好,或者有運動損傷,又或者是許久不動剛開始鍛鍊的人,其實都不太建議上來就做HIIT
原因就是我前面推薦先從有氧運動開始訓練一樣,怕把自個兒給玩死……
HIIT是快速提升心率的運動,也就意味著心臟的負荷會比較大,所以……你們懂得。
同時因為操作不得法而造成膝蓋,腰部等運動損傷的例子也並不罕見。
總之,HIIT雖好,還是要慎重,更推薦沒有傷病的有一定運動基礎的人來做。
另外,我個人感覺HIIT並不一定需要糾結于波比跳等成套動作,你可以在跑步機上來個變速跑,衝刺幾分鐘,慢跑幾分鐘,這樣交替著來,你也可以在辦公室里來個7分鐘鍛鍊法(
推薦,我日常也會利用簡短的休息時間來做一下),這些也都可以視作是一種高強度間歇運動,也是不需要刻意去做,就能融入平時的生活習慣中的。
第五、推薦keep這款app
推薦這款app首先是因為裡面有無數教程,不論是hiit的還是健身的,甚至還有鄒市明的拳擊課程,內容非常豐富,日常鍛鍊都能找得到適合自己的視頻教程。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這裡會有無數的帥哥美女,大神巨佬分享他們的減肥健身經歷,也在不停的激勵著你不要停下腳步,總有人比你更好,還比你努力(才不是為了去看美女……
)。
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功能,站內也有大神分享過,我就不再獻醜了。
三、形成記錄體重的習慣
這點其實本來不用說,很多人只要開始減脂,就必然會習慣性的上體重秤上去瞅一眼自己今天又輕了沒有,輕了就美滋滋,重了就很不爽,我想說的不過是幾點小細節
第一、建議用體脂稱而不是簡單的體重秤
你要減掉的是脂肪,而不是單純的體重,其中的區別想必也不用我多說,但還是有很多人只是看到自己的體重下降了就沾沾自喜,卻沒確定掉的會不會只是水分,或者是更不應該掉的肌肉……
體脂的概念不用我廢話吧?哪怕是同樣的體重,體脂不同所呈現的外形體態的差異也是很大的。甚至完全可以像是兩個人
而低體脂帶來的好處就數不勝數了(當然一般人,尤其是妹子,並不需要讓體脂太低,不論是國內的主流審美,還是身體健康方面考慮,妹子的體脂太低了可能會對內分泌等方面造成不良影響,雖然只是可能,不是一定……)
儘管家用的體脂秤並不像宣傳的那麼準確,就算是健身房裡的大部頭也不像其表現出的那麼專業和精準,但是作為一個參考來說,顯然是比單純的體重有著更多意義和價值的。
別忘了,你要減掉的是體脂,而不單是體重。
第二、定期記錄,比如以周為單位
你當然要知道自己的努力有沒有成果,但每天都稱體重有時候反而會打擊你的信心,所以其實更推薦一周甚至一個月記錄一次,你需要看到的是總的趨勢,而不是計較每一天的得失。
而前面推薦的薄荷健康和keep兩款app都有記錄體重的功能,看起來也會更直觀一些。
第三、固定時間點,固定狀態做記錄
這點其實很好理解,比如你可以選擇在每個周日早上,在你去過五穀輪迴之地以後,但又空腹沒有進食進水的狀態下來稱重,這時候各種因素的影響要相對小一些,稱出來的體重也更接近於真實的情況,起碼偏差要小一些,這樣對比起來才更有意義。
四、突破平台期
平台期估計是很多人繞不開的一個問題,其實就是體重停在那不動了,但會很影響心情,甚至讓一部分人自暴自棄,堅持不下去,我其實也遇到過,大概持續了兩周,度過的方法也很簡單(對我來說)。
第一、放平心態
對我這種沒心沒肺的樂天派並沒有很大影響,所以只能勸你們別太糾結,這周不掉,下周也會掉,實在不行下個月總會掉的
第二、換種運動方式
身體總是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也會不停的調整你的身體狀態,一直保持一樣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慢慢的鍛鍊效果總會差一些,不論是減脂還是增肌,所以換一種吧,比如原來只是簡單的跑步,現在換成衝刺和慢跑交替,比如原來力量訓練一小時的,你換成力量訓練加有氧運動,又或者原來只是跑步的,你換成HIIT,諸如此類
第三、換飲食
這其實也是身體適應的一個方面,你換點內容,調節一下攝入的總熱量,甚至有時候多吃一點也不失為是一種方法。
畢竟你一直低熱量飲食的話,身體會以為你鬧饑荒的,然後就可能會分解肌肉,保住脂肪,這是保命的本能……這也是「欺騙餐」存在的價值(嗯,不是為周末出去吃大餐強行找藉口)
好了,這次分享就到這吧,基本是想到哪說到哪,很多東西也屬於個人主觀臆斷,或者只是記憶中的已經不那麼準確的粗陋知識,肯定有許多錯漏之處,請大家見諒。
祝各位都能早日練就自己理想中的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