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今晚回歸,有套路有新玩法,猜猜今年誰會火

2020-07-25   北青藝評

原標題:「樂隊的夏天」今晚回歸,有套路有新玩法,猜猜今年誰會火

第二季《樂隊的夏天》終於來了!今晚,樂夏2將迎來首播。

今年,總共有33支樂隊參加全新一季《樂隊的夏天》的錄製。這33組樂隊名單,可以說,從樂隊選擇的審美上來講,也能反推去年《樂隊的夏天》為什麼會獲得成功,因為他們同樣涵蓋了中國樂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基本就是老中青三代樂隊比較有代表性的集結。再加上多元的曲風擴散,以及時尚牌、情懷牌等多維度的涵蓋,《樂隊的夏天》的確是從音樂屬性、商業屬性,甚至歌迷屬性的角度,將中國樂隊的文化全面又精緻地呈現出來。

所以,今年的《樂隊的夏天》,依然值得關注。

新一季名單

按套路出牌

去年的《樂隊的夏天》,帶動了樂隊文化風潮。其中像「新褲子」「盤尼西林」「刺蝟」等樂隊,更是通過節目收穫了大量粉絲,並將人氣直接轉化成了收益,不僅成了商演的寵兒,更是和一些時尚潮牌進行了深度的商業合作。

《樂隊的夏天》火了之後,也帶動了樂隊主題的綜藝節目,但此後的一些節目,雖然也有著不同的定位和走向,但卻都沒有像《樂隊的夏天》那樣獲得成功。也正是因為如此,一直處於傳說中的第二季《樂隊的夏天》,似乎就更成了所有樂隊樂手眼中的希望,甚至救星,並渴望通過這檔節目改變自己的命運。

然而很多綜藝節目,往往會在成功的第一季之後,很快風光不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一季的節目很容易選擇模式的複製。

像《樂隊的夏天》這樣音樂屬性很強的節目,樂隊就是節目的靈魂,所以樂隊陣容的選擇,就是節目成功的關鍵。而對比這一季和上一季的樂隊陣容,我們還是能夠看出一些模式化的端倪,就和《歌手》每一季的選人,多多少少都能看到黃綺珊、韓磊的影子一樣,這一季的《樂隊的夏天》,有一些樂隊顯然也是衝著上一季的樂隊選的。

像「五條人」樂隊就如同上一季的「九連真人」,前者甚至在方言樂隊領域裡,有著更高的知名度。而重型風格的「左右」樂隊,顯然也是「繼承」了上一季的「面孔」樂隊。雖然這種曲風已經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甚至被很多年輕人覺得有些老派,但不要忘了,重型音樂一直是搖滾樂隊最重要的類型分支,也是樂隊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曲種。

去年,來自中國台灣地區的「皇后皮箱」,雖然沒有走到最後,但也給人留下一定的印象。而今年,像「椅子」「康姆士」和「傻子與白痴」,同樣也是來自中國台灣地區的樂隊,也體現出《樂隊的夏天》在地域上的多元和包容。

而今年將會出現的「號外樂團」,則將接過去年「Click15」的放克大旗,由於「號外樂團」的陣容更完整,對於樂器的呈現更全面,放克樂可能因為他們,在這個夏天繼續火起來。

與此同時,去年英式搖滾有「果味VC」和「旅行團」,今年有「達達」,去年有來自西北的搖滾樂隊「痛仰」,今年則有來自西北的民謠樂隊「野孩子」。去年出了一個中生代的爆款樂隊「刺蝟」,今年也會有當年知名度還高過「刺蝟」的「後海大鯊魚」。而去年曾經有組合類的樂隊Mr.Miss,今年同樣會有兩人組的「水木年華」。

既有舊套路

也有新玩法

當然,第二季的《樂隊的夏天》,雖然在基本盤上複製了上一季的套路,但還是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新玩法。

像今年的樂隊陣容中,就有三支非常特別的樂隊:「遺忘俱樂部」「傻子與白痴」和「白日夢症候群」。對於大部分歌迷和觀眾來講,這三支樂隊的名字肯定是陌生的。即使是很多平時關注樂隊文化的,至少對「遺忘俱樂部」和「白日夢症候群」也知之甚少。

但只要提到「遺忘俱樂部」的劉忻,「傻子與白痴」的蔡維澤,以及「白日夢症候群」的白舉綱,知道他們的人就一下子多了,而且多數還是這三人的粉絲,而他們也都是微博的大V級別藝人。

請這三位可以算是人氣藝人的歌手加盟,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拓展樂隊文化,讓原來聽人不聽歌的粉絲,真正了解樂隊文化,尤其是音樂的構成。當然,反過來講,這也是一種很巧妙的引流,將偶像的粉絲引到《樂隊的夏天》這個節目,確實是高招。

與此同時,比起上一季的《樂隊的夏天》,這一季的節目在情懷這條路上也走得更遠。不僅請來了「水木年華」這支當年的民謠天團,還包括了「達達」「木馬」「聲音玩具」這些出道並高光於千禧年左右的樂隊。那個時刻,不僅是中國搖滾樂的寒冬,還是中國音樂產業的寒冬,他們出現在《樂隊的夏天》,其實不僅僅是一種情懷,也是對他們巔峰時期成就的一種彌補。

其他像「福祿壽」這樣由三位孿生姐妹組成的樂隊,無論是組織形態,還是音樂走向上,都很有話題性,也體現出《樂隊的夏天》節目的求新求變。

樂隊的夏天

樂隊的明天

做樂隊類節目,其實很容易陷入情懷怪圈。因為主打情懷,會成為一種收視的保障,畢竟老樂隊有群眾基礎,已經被市場證明成功的樂隊即使表現不出彩,但節目的品質依然是可控可見的。

第二季《樂隊的夏天》我們也看到了很多新面孔。像「達聞西」「號外樂團」「ETA伊塔」等等樂隊,都是近幾年才崛起的樂隊,後兩支樂隊,甚至才出道一兩年,就連常年浸淫於Live House的歌迷,有些對他們都不太了解。

從這一點上來講,也說明了《樂隊的夏天》在樂隊選擇上的眼光。尤其是幕後音樂團隊,對於中國樂隊文化細節的把握,更決定了這個節目除了某些必要的綜藝話題之外,依然不缺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屬性。

通過這樣的節目讓老樂隊再火一把,雖然也有意義,但畢竟對於音樂行業的意義並不大。倒是像「ETA伊塔」這樣新生代的樂隊,如果能夠通過《樂隊的夏天》為更多人所知,才是《樂隊的夏天》這種節目最大的意義。

況且對於一個音樂類型的節目來講,和音樂本身互相成就其實是一種最高境界。在目前國內還欠缺專業音樂推廣平台的環境下,《樂隊的夏天》如果能夠通過平台優勢,成為樂隊領域的伯樂,即使節目會有改頭換面的一天,但那些成就樂隊的美好記憶,一定會留下來。

文|愛地人

編輯|史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