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生活陷入困頓,事業止步不前。
像我這樣的普通女孩,總會借「灰姑娘變女王」的勵志故事,給窮困潦倒的自己,打一打雞血。
或許架空於現實生活之上的職場生涯,太過浮華;
或許浸淫在深宮六院之內的嬪妃爭鬥,不切實際。
可在開掛逆襲的人生面前,什麼時空穿越、量子糾纏,哪怕女主角的行為刷新三觀,那都不是事兒。
只要編劇夠大膽,爽就完了。
要尋找國內大女主影視作品的開山鼻祖,那可能要追溯到1939年的《武則天》。
但坐實「大女主」這個概念的,絕對是2011年的《甄嬛傳》。
更準確一點說,應該是孫儷本嬛。
自打《甄嬛傳》後,孫儷就沒接過非大女主的電視劇,最近又補了幾集《安家》,我總結出了一條刷劇箴言——
孫儷就是你嗑大女主的終點。
千禧年間《情深深雨濛濛》開播,彼時的孫儷還只能以文工團女兵的身份,給不知名的配角當個伴舞的陪襯。
因為部隊分配的工作不理想,2001年孫儷參加了新加坡新傳媒8頻道舉辦的《才華橫溢出新秀》,並獲得亞軍。
回國後,她就與海潤影視簽約,真正以演員的身份,參與了海岩的電視劇《玉觀音》。
作為演員,孫儷的運氣很好。
從《玉觀音》,到《血色浪漫》,再到《甜蜜蜜》。
即便不是科班出身,這個部隊跳了好幾年舞的文藝女兵,轉眼間就在電視劇行業里混到了一線。
2011年,鄧超與已經懷孕的孫儷在上海舉辦婚禮。
當戲路相近的同行們,都在為孫儷演藝事業的擱淺長舒一口氣時——
《後宮·甄嬛傳》問世,孫儷大女主的咖位一直卡到現在。
知乎上,有人專門拿前年的《延禧攻略》和《甄嬛傳》做過比較。
結論大致是:
《延禧》的人物設定和宮斗情節與《甄嬛》整齊劃一,只是前者對於矛盾衝突的構建和處理,更為腦殘。
生產復出之後,偶像都市的、後宮爭權的、秦商逆襲的......
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大女主戲,孫儷都演了個遍。
我不敢說,孫儷是開創大女主戲類型的先行者,但如今大行其道的大女主劇,大都吃的孫儷吃過的那碗飯。
要弄明白孫儷近年來的女性角色,為啥總那麼吸引眼球,我們還得對比著來看。
拋開只會瞪眼假吃的傻白甜女主不談,以往影視作品裡的女性主角,不是恪守三從四德的隱忍形象,就是生來一肚子壞水的撲克臉。
在這兩者之前,很少出現折中的人設。
假如哪天壞人幡然醒悟了,那只可能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而孫儷所做的工作呢,就是把好人演壞。
就像《甄嬛傳》里的甄嬛,《那年花開月正圓》里的周瑩。
她們生性純良,但身處的外部壞境,並不允許善良隱忍的人生存下去。
既然整個故事還要圍繞著女主發展下去,那唯一的出路就是和反派鬥智斡旋,甚至比她們更狠。
因此我們才能看到黑化的甄嬛,以及潑辣的周瑩。
到了最近的《安家》,孫儷已經開始一出場,就把自己演成反角。
她翹同事的單子,
威逼利誘老兩口拿出血汗錢走全款,
幫助上司擠兌中介門店的老店長,
在面對老店長的質問時,還總把自己自利的價值觀,表達地理所當然。
房似錦(孫儷 飾)似乎把購房中介里,那些容易引發爭端的事都干盡了。
但即使沒有日版原版中,那種魔性的漫畫風洗腦。
你對這個人物,卻越來越恨不起來。
為什麼?
因為孫儷不僅在把好人演壞,還把價值觀上的衝突,完整的表達了出來。
購房中介的老店長(羅晉 飾),目光長遠,注重維繫與客戶間的關係,走的是可持續發展,表現為聖母心且懦弱。
房似錦這個新店長,雷厲風行,全力解決客戶當下面臨的問題,開一單算一單,口頭禪是:
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
你看,就算行為沒那麼光明磊落,哪怕性格天生冷漠,可你沒法對這個人物做批判,只能對她的價值觀做評判。
當然了,我這裡並無意給《安家》洗地,畢竟這部劇有關行業的內容不算多,如果是為了原版《賣房子的女人》,特地來追職業劇的朋友,大可以洗洗睡了。
但從職業生涯,到近期作品都一直在逆襲的孫儷,的確是越來越有內味兒了。
毋庸置疑——
孫儷就是你嗑大女主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