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妖魔化蚩尤了!他也是華夏先祖,不少中國人都是他的後裔

2020-07-19   煮酒君

原標題:不要再妖魔化蚩尤了!他也是華夏先祖,不少中國人都是他的後裔

提到蚩尤,相信很多人對他的印象都是一個性格貪婪、殘暴,為了爭奪土地和資源而與炎帝、黃帝交戰的部族首領。

和性格寬仁、舉止文明的炎黃二帝相比,蚩尤儼然就是野蠻的象徵,甚至古人將他直接描繪成了半人半獸的形象,來凸顯他與常人的巨大區別。

然而,在人們心中是妖魔鬼怪的蚩尤從某種程度上說,其實也算是華夏文明的先祖。

中華民族自稱為"炎黃子孫",也就是將炎帝、黃帝這兩位上古時代的部落領袖作為共同的祖先,來紀念他們對華夏文明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傳說中,黃帝推算曆法、教人農桑,炎帝創辦市場、發明陶器,都大大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然而,大多數人印象里的蚩尤則帶來的都是消極影響,在《逸周書》中,就有蚩尤先是擊敗炎帝,又與黃帝交戰的記載,可見他似乎是炎、黃二帝的公敵。

關於蚩尤的身份,不同的史料中有著相異的記載。一種說法認為,蚩尤和炎帝原本屬於同一部族,甚至二者有著直接的血緣關係。這種說法的主要依據,是蚩尤、炎帝都以牛為圖騰。根據這一觀點,還衍生出了蚩尤因得不到重用而起兵,驅趕了同部落的炎帝,並與黃帝戰鬥,和蚩尤在炎帝被黃帝擊敗後為了替其復仇而同黃帝開戰兩種說法。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蚩尤曾經是黃帝的下屬,像春秋時期的名相管仲就把蚩尤稱作是黃帝的"六相"之首。按照這一前提,那麼蚩尤就多半是因為不甘居於黃帝之下才發動叛亂與之交戰的。當然,一種流傳更廣的說法認為蚩尤是部落聯盟"九黎"的首領,據說這是因為蚩尤的母親生了九個兒子,而諸子都姓黎,部落也就以九黎為名。

黎姓九兄弟,再加上七十二個同族的兄弟,一起組成了八十一個支系部落,這些部落組合起來,就形成了由蚩尤擔任首領的部落聯盟,當時,這支聯盟人人驍勇善戰,實力稱得上是非常強大。

後來,出於爭奪土地、資源、人口的需要,蚩尤率領九黎部落與華夏部落展開了大戰,雙方一番較量後黃帝勝出,蚩尤則兵敗身亡,部族也被合併。

上文說的可能更接近現實,而根據《述異記》記載,蚩尤能夠"食鐵石",且外形是"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鬢如劍戟,頭有角"。從這段描述我們可以看出,可能是出於醜化的目的,神話故事中的蚩尤外形完全不像是人,更像是一種妖怪。

對此,我們只能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如果勝利者是蚩尤,那後世的書籍里恐怕也會把黃帝描繪成兇惡的怪物。

總之,神話里的蚩尤不但是造型怪異,還非常勇猛,他善使各種兵器,也擁有銅頭鐵臂、鋼筋鐵骨。

據《山海經》記載,為了能夠擊敗蚩尤,黃帝請來了應龍攻擊蚩尤的軍隊。對此,蚩尤則請來風伯雨師,讓他們颳起大風,下起大雨,將應龍和黃帝之軍圍困於風雨當中。

這時,黃帝由請來了一位身穿青衣,名叫"魃"的天女,此女能夠讓所在的地方乾旱不雨,於是失去了風雨庇佑的蚩尤最終被黃帝所打敗。

不過,對於這個敵人,黃帝不但沒有不尊重,反倒是將其隆重埋葬,並追封他為"兵主"。這之後,黃帝還會在軍旗上繪製蚩尤的圖案,來激勵將士們向他學習,奮勇殺敵。總的來說,黃帝對蚩尤還算是比較尊重的,但將之視為黃帝之敵的後人們要冷漠無情得多,為了突出黃帝的高尚,他們就大肆貶低蚩尤,將其妖魔化。

實際上,我們可以看看蚩尤死後的情況。當時,歸屬於九黎部落的人們有一部分選擇了忠於蚩尤,遠離炎黃的統治區域自尋出路,而另一部分人則選擇了歸順,逐漸成為了華夏部落的一分子。隨著一代代的生長發育,歸順後的蚩尤子民們繁衍生息,與外族融合,成為了華夏文明共同的先祖。

另外,據《漢書》記載,蚩尤後人的一部分逃往了西邊,與當地人結合形成了羌族,一部分向南遷徙,演變成了"三苗",也就是南方的各少數民族。

中華民族包含五十六個民族,而其中的不少族群都和蚩尤及其部族有關,所以說,實際上被描繪成怪物的蚩尤也能夠算是華夏文明的始祖之一,值得後人的尊敬和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