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瀋戰役前,先打錦州的決策是怎麼形成的?原來是這麼回事

2023-11-24     郝傑

原標題:遼瀋戰役前,先打錦州的決策是怎麼形成的?原來是這麼回事

大家都知道遼瀋戰役對解放戰爭的進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這場戰略決戰中,東北野戰軍主力最先攻占了錦州,這一個神來之筆,徹底切斷了東北國民黨軍隊和關內的聯繫,儼然成為了瓮中之鱉,難逃全軍覆沒的悲慘命運。其實,先打錦州的軍事方案是在多次爭論中才制定的,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遼瀋戰役爆發之前,對於國民黨軍隊而言,戰場形勢已經非常被動和不利。當時國民黨軍隊被迫分別駐守在長春、瀋陽和錦州等大型城市,隨時都有被分割包圍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東北剿總司令衛立煌仍然堅持採取固守的策略,將主力部隊部署在瀋陽,向北可以支援長春,向南可以與錦州呼應,三點之間互為倚角。

當時,東北野戰軍的主力部隊還在北滿地區,呈現出大軍南壓之勢,先要攻打長春、瀋陽和錦州中的哪一個,林彪原本計劃先對距離最近的長春發動攻勢,然後逐次南下,解放東北全境。但是,毛主席卻和林彪的想法不一樣,他想到的是最南邊的錦州,因為只有先行解放錦州,才能截斷東北國民黨軍隊撤回關內的退路,才能實現在東北全殲國民黨軍隊的戰略目標。

起初,林彪對先攻打錦州並不熱心,他認為雖然必須將國民黨軍隊全殲於東北,但目前攻打錦州的條件還不成熟,捨近求遠起碼在物資供應上有難度,也有一定的風險。同時,林彪還表示,只需要十到十五天左右,就一定能結束長春的戰事。在這樣的情況下,毛主席最終同意了東北野戰軍先攻打長春的軍事計劃,但也重申了錦州的重要性。

此後,因為國民黨長春守軍負隅頑抗,十幾天過去之後,東北野戰軍並沒有實現「十到十五天結束長春戰事」的目標,只是將長春重重圍困。此時,毛主席的心情凝重,他知道如果再拖下去,那麼國民黨軍隊完全有時間也有可能撤出東北龜縮到關內,這將對解放戰爭的形勢產生重大影響。

後來,又過了一個多月,在經過多次爭論研究之後,在長春戰事遲遲沒有進展的情況下,林彪最終才下確定了南下錦州的決心。至此,遼瀋戰役的總體戰略——「關門打狗,全殲國民黨軍」正式確立,推動了遼瀋戰役的進程,並為日後的偉大勝利奠定前提和基礎。事實也證明,東北野戰軍先打錦州的決策是正確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9741a4615e9317615d7193a24f4da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