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定期存單,最好不要超過多少錢?很多人不幸中招

2023-12-29     平說財經張平

原標題:一張定期存單,最好不要超過多少錢?很多人不幸中招

最近這兩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存錢,以應對失業、疾情等突發事件。同時,現在股市、樓市等資本市場都不景氣,一些厭惡投資風險的人,也都把錢存入銀行定期,至少存款的本金和利息是有保障的。

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存款總額就增加了22.48萬億,住戶存款增加14.42萬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儲戶在銀行存定期時,更喜歡存定期存單,覺得這樣要比把錢存在存摺上更加安全一些。

不過,也有不少儲戶提出:在一張定期存單上面,究竟存多少錢,才算比較科學合理呢?而面對儲戶們的提問,就有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儲戶在存定期存單時,一張定期存單最好不要超過50萬。

主要原因有兩個:1、存款超過50萬,一旦銀行破產倒閉,那超出部分就很難獲得銀行的全額賠付;2、如果儲戶把50萬以上定期,都存到一張存單,那萬一中途有急需要用錢,提前支取這筆存款的情況,就有可能都算活期利率。先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一,定期存單的金額不要超過50萬

我國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存款保險條例》,該條例就規定了儲戶存款+利息只要低於50萬,就可以獲得全額的賠付。而在事隔8年之後,這個賠付標準至今沒有上調。所以,儲戶現在不僅要把定期存單的金額控制在50萬以內,還要把存款分開存入多家銀行,每家銀行的存款不得超過50萬。

這樣一來,即使是碰到銀行出現破產倒閉的情況,也可以獲得全額的賠償。當然,《存款保險條例》只是規定了50萬以內的存款+利息可以獲得全額賠償,超過50萬的這部分存款,則要等到破產銀行進行清算之後,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對儲戶進行賠償。這樣一來,儲戶的本金還是有可能會受到一些損失的。

第二,存款超過50萬,也要考慮流動性

一些儲戶喜歡把所有積蓄都集中在一張存單上,這樣可以省時省力,不過如此做法是極不妥當的。因為如果要提前支取這筆存款,那這張存單上的錢,只能都算活期存款利率了,這樣儲戶就會蒙受重大損失。

我們的建議是,如果你有50萬以上的資金,可以分成幾張定期存單,那麼即使中途急需要用錢時,只要拿出其中一張,提取這張存單上的資金就可以了,就不會影響到其他存單的利息收益。

當然,儲戶在存款時,也要儘量實現存款收益的最大化。比如有機會可以購買一些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國債等無風險的品種。因為,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國債的收益率雖然也無法跑贏通貨膨脹,但利息收入要比定期存款的利率更高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結構性存款雖然能夠確保儲戶的本金不失。但是一旦投資失敗,儲戶的存款收益就會不如預期那麼高,甚至還有可能歸零。所以,儲戶在購買結構性存款的同時,還是要承受一些利息損失風險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795f041051182a52c343fd6d2efb524.html